希望的曙光

時間的長流不斷流淌向前,破舊逐漸被越來越新的物種所取代。

回看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以來,創新、進步一直是新中國亙古不變的話題,深圳從破爛不堪的小漁村變成了國際化的大都市,這一切都歸功於創新、進步。

不僅深圳在進步、創新。新中國的其他省市也在做著自己的努力,就拿我家來說吧。

我出生於二十世紀末,那時候我的家還住著黃土屋,屋頂用了一些稻草覆蓋著,每逢陰雨天氣家人就會非常的緊張,大盆小盆一大堆,堆滿屋子裡的每一個角落,用來接屋頂滴露下的雨水。

爸爸經常性對我說:“那時的日子真的不好過,一到下雨整夜無法入眠,他和媽媽兩人總是抱著我,害怕大雨造成房屋倒塌。”每當聽到這裡我總是微微一笑,感覺像聽故事一樣,總感覺離自己非常的遙遠,遙遠到無法想象,但是現實就會把遙遠變現,我記得有一年我去到我們宣城下面的鄉鎮,我看見了常常在爸爸話裡出現的土屋,住著這個土屋的是一位非常年長的老人,看到老人我不自覺的上去親切的問候了一番,在老人的話中和老人對土屋的介紹中,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危險。

老人說:“你們這輩孩子應該沒有受過這種苦。”

聽到老人的話我笑了,但是這份笑不是嘲諷,但是確實是有點不贊同,我住過這樣的房子整整六年,我記得那是兩千零年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忍心讓我再過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毅然拿出了全部的積蓄和在姑姑那裡借了一些錢蓋起了我們家的第一間磚房,進入到新房的當晚,媽媽和爸爸很早就睡了,我記得爸爸後來說:“新家的第一晚是他這麼多年來睡的最安穩的一次,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好運氣不會停止,好運氣一直不斷的賦予著生活,我們家磚房住了大概兩年多一點,我們家迎來了一次大拆遷,拆遷自建,我們家又順勢建起了二層小樓,進入樓房之中的父母眼睛當中充滿了開心,因為沒有了擔心、害怕,更多的是前方又多了很多希望的曙光。

隨著時間的的長流不斷往前,不僅是我的家,還有我的家鄉宣城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北門棚戶區被一棟棟高樓所取代,破舊的火車站結束了它長達幾十年的服役期,新的火車站大樓開始了它的運營,高鐵也蓄勢待發開始它在宣城的征程,新中國七十年百姓有了更多的是前進的動力和生活的希望。

希望的曙光

希望的曙光

希望的曙光

希望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