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會遇上垃圾分類,從討論落到實踐

樓門前擺放著四色垃圾桶、宣傳引導標識隨處可見、一次性用品“消失”……在全國兩會駐地,一個個這樣的新變化提示著大家,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經實施,兩會駐地正帶頭踐行,引領垃圾分類和減量新風。(5月20日《北京日報》)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各地的代表委員陸續來京參會。今年兩會必將成為“特殊”的兩會,這種特殊不僅體現在正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防疫工作擺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也體現在方方面面。

比如垃圾分類。今年5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除了加強引導管理北京市四類垃圾的分類工作之外,還明確規定,應當減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用品,酒店賓館也停止主動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因此都將給兩會帶來新變化。

北京會議中心作為兩會的駐地,今年在會議區設置了分類垃圾桶,張貼垃圾分類宣傳海報,並減少一次性垃圾袋、紙杯、杯墊的使用;客房內也不再提供一次性的牙刷、拖鞋、牙膏、香皂、浴液、梳子等一次性用品;對於廚餘垃圾,從“減量”開始做起,並探索將廚餘垃圾處理後的殘渣製成土壤改良劑,作為底肥用以養花、種草。


當兩會遇上垃圾分類,從討論落到實踐


當兩會遇上垃圾分類,顯而易見的變化是,“垃圾分類”這次不僅是兩會的議題,也是參會的代表委員切身參與的實踐行動。其實關於“垃圾分類”的話題,近些年兩會上也都討論過,然而在今年的北京,這一話題從紙面上落實到現實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參與討論決策的代表委員們示範執行,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代表委員們在參加兩會期間,以身作則,主動配合參與北京垃圾分類的行動,也能夠給他們帶來新的思考和認知,甚至有時候他們還會實地現場調研,體現並完善在所提交的議案和提案上。

北京新版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開始實施還不到一個月,加上防疫局勢的嚴峻,因此也面臨很多挑戰。趕上兩會,也是對北京已經實施20天垃圾分類工作的一次檢驗、一次提高、一次完善的過程。一些比北京提前實行垃圾分類的城市(比如上海)的代表委員來到北京後,體驗北京的垃圾分類工作,也會提出一些意見建議,把他們遇到的經驗和教訓與北京分享,更有助於推進北京垃圾分類工作的有效執行。


當兩會遇上垃圾分類,從討論落到實踐


其實“垃圾分類”在中國提出了好多年,但過去只是引導倡議性質的推進,效果並不明顯。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對於鋪張浪費、垃圾圍城等現象越來越關注,近一年來帶有強制性、處罰性的垃圾分類條例在各地紛紛出臺,有效推進了垃圾分類走向深入。

北京率先啟動強有力的垃圾分類工作,今年兩會駐地開始正式實施垃圾分類,帶頭踐行,這種自上而下的分類工作,必將促進垃圾分類在全國推廣,引領垃圾分類新風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