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當“爬藤”和名校申請,成為越來越多家庭和學生的奮鬥指揮棒,這位被美國“大藤”普林斯頓和英國劍橋大學工程專業同時錄取的女孩,馮依茗卻說,“不喜歡做的事,我從不勉強自己”。在老師眼中,她很有天賦,卻又不依賴於天賦;在同學眼中,她喜歡給自己“找麻煩”,但都出於內心的興趣。這位愛好廣泛的學霸女孩,究竟是如何成長的?迴歸家庭視角,父母的言傳身教,給了她最好的榜樣。


經歷了一個艱難的冬天和春天,溫暖逐漸靠近。今天,我們將走近一位安靜中蘊藏著巨大能量的女孩。


眼前這個羞澀而謙遜的女孩,叫馮依茗,就讀北京市鼎石學校。在春天即將到來的時候,她同時收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工程專業的錄取通知書。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同時被兩所頂尖名校錄取,對熟悉馮依茗的老師和同學來說,並不令人意外。


正如馮依茗的升學指導老師蔣小波說的那樣,“馮依茗所取得的成績,不是一蹴而就,是她平時一點點積累、一步步成長而水到渠成的結果。她既是卓越的學生,同樣也是出色的申請人。”


一路走來,馮依茗並不是站在高處的耀眼力量。


她喜歡安靜,保持著謙和的態度,習慣將自己隱沒於人群之中,用溫柔的態度對待時間和周圍的一切。而內心,卻無比堅定。


馮依茗的好友鄭樂儀說,她就像一顆恆星,發光的時候,內心其實已積蓄了很久的能量。


一個喜歡和自己“較勁”的姑娘


在2020的錄取季中,北京鼎石學校收穫頗豐,學生們陸續收到了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西北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等心儀大學的通知書。


作為斬獲其中兩枚Offer的學神級人物,馮依茗回看自己在鼎石的四年高中時光,忍不住感嘆時間的飛逝。


在她看來,高中四年給了自己一片全新的學習天地。無論是文學、藝術、科學,還是體育、設計……每一個領域,都在激發她心中的好奇心,讓她放開手腳,如飢似渴。


9年級時,馮依茗開始接觸到學校的設計工作室。提到工作室的3D打印機,激光切割機,真空成型機……她的眼中依然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我把所有的機器、材料都‘玩’了一遍。自己的設計作業,我能做多複雜就做多複雜,即使老師並沒有這麼要求。我想抓住機會多鍛鍊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馮依茗和數學俱樂部的同學


與傳統的學習環境相比,因為學校更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很多作業都需要學生自己去提出方案、開展相關研究並寫出報告,對學習主動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馮依茗,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轉變:“以前有問題,我會首先想到問老師或家長,而現在,我會自己去探究並尋找答案。”


在數學老師Cos Fi 看來,馮依茗是個有天賦的孩子,但她不依賴自己的天賦。天賦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她所付出的努力。


大家只看到馮依茗是“別人家的孩子”,卻沒看到:她可以花一下午的時間坐在桌邊,只為了解開一道數學題;為了使自己在學習的時候不分心,她從不在電腦上安裝微信;即使老師不留作業,她也會自己認真地做好練習;為了自己的研究項目,她反覆查閱文獻資料、深夜在宿舍一遍又一遍嘗試實驗的過程······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深夜的宿舍,馮依茗還在參與項目試驗


在學習中,馮依茗是個很“超前”的人,她會提前學習還沒有學過的知識。


走在前面,並不是單純求快

,相反,馮依茗是為了走得更深入、更從容。無論學習什麼,她一定會搞懂知識背後的原理,在沒有完全理解某一個知識點之前,不會盲目前行。


拿理科的幾門功課來說,她一定會先徹底弄懂相關概念和定理背後的原因,即使這些概念和定理在考試中並不會出現。


只要是自己不懂的知識,一遍遍追問老師也好,上網查找資料也好,翻閱相關書籍也好,會一直“較勁”,直到徹底搞明白為止。


11年級選課,馮依茗的物理、數學和化學都選擇了高級課程(Higher Level)。在IB課程體系中,這種三門理科都選高等難度的組合非常少見。


在11年級和12年級巨大的課業壓力下,她還去旁聽了經濟高級課程。


也正因如此,馮依茗在一系列國際大賽中脫穎而出:2018英國物理奧賽(BphO)全球銀獎;2019加拿大物理奧賽(CAP)全球優異獎;2019中蒙國際數學競賽(ACAMIS Math Olympiad)獲得個人第一;連續兩年被選中參加了國際先鋒學術項目(Pioneer Academics)... ...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馮依茗(中)和同學們在國際競賽中


從小時候開始,馮依茗就非常喜歡讀書。


馮依茗喜歡物理學家費曼,也喜歡簡·奧斯汀。她讀書的範圍很廣:古典文學、戰爭、歷史、科技......感興趣的她都會涉獵。


9年級來鼎石以後,她更是為自己制定了一項每年至少讀30本書的讀書計劃。這一計劃一直被履行到現在,也會延續到未來。


一直保持閱讀英文原版書籍的習慣,讓馮依茗的英語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同步增長,這也是她英文閱讀和寫作都比較好的其中一個原因。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馮依茗(後排左二)和同學在圖書館


12年級準備專題論文,繁重課業下,她完全可以選擇一項她最為擅長的數學、物理或者化學項目,節省時間和精力並獲得高分。


但是,因為對剛讀完的英文小說《微物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中的表達手法充滿好奇和疑惑,馮依茗決定借寫專題論文的機會,用英文寫一篇《微物之神》的學術論文,分析作者非常規表述方式背後的原因。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微物之神》英文原版


可想而知,這是一項巨大的挑戰,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但馮依茗卻樂在其中:“我最終分析出了背後的原因,也更深入地理解了這本小說,這讓我覺得特別開心。”


這篇專題論文得到了英文老師Rick Spadafora的極高評價。


“馮依茗在論文中用到了高階的文學分析技巧,這是我在教師生涯中見過的最有深度、最具挑戰性的論文之一。更為重要的是,馮依茗想把這篇論文寫得如此好的初衷,不是為了拿到高分,而是因為她發自內心地喜歡這本書。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有段時間,馮依茗隨身帶著《微物之神》


“不喜歡做的事,我從不勉強自己”


馮依茗並沒有為了學習而犧牲一切,她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自己的生活。


課業之餘,她會去練習壁球、跳芭蕾;在十一年級的時候,她每週一早上6點起床,堅持和老師們一起練了一年的瑜伽······學習並沒有讓她的生活變得灰暗、沉重和痛苦。


“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但我不會拼命,不會逼自己一定要達到某一個目標。


就像我學習芭蕾,我知道自己的舞感不是那麼好,所以我不會勉強自己一定要跳得好到什麼程度。我會努力去跳,然後享受跳舞的過程。”

所有的努力都建立在喜歡的基礎之上,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馮依茗


同樣,在這個紛雜的、功利的時代,馮依茗始終堅守初心。


為了進入一所好大學,馮依茗完全可以去參加很多富有影響力的活動,以豐富自己的經歷,獲得更多招生官的親睞,但馮依茗並沒有這樣做。


馮依茗的簡歷上,她所參加的活動並不耀眼,相反,看上去既樸實又簡單,“但這些活動,都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因為喜歡和擅長數學,有豐富的競賽經驗,馮依茗11年級時,在老師組織的數學俱樂部裡,為那些喜歡數學、期望能夠參加數學競賽的低年級學生開設數學課程。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馮依茗在數學俱樂部為同學們講課


“我們自己寫課件,用有趣的方式為大家講解看似很難的題。當聽到學生們理解了題目而會心地發出‘哦——’,那種感覺真的好溫暖,好開心。”


回憶起講課時的場景,馮依茗依然滿臉的幸福。


馮依茗還和其他3位同學一起成立了科學俱樂部,指導同學們進行相關科學實驗,培養對科學的興趣。


學期末,馮依茗和小夥伴們策劃了學校首屆科學展,每人準備了一項自己感興趣的科學實驗,為老師和同學進行展示,介紹實驗的原理。很多老師、同學和家長都去參觀了這次科學展。


有一位和馮依茗同年級,平時對科學不是很有興趣的女孩兒,在科學展上,認真地看了大家的實驗,還饒有興趣地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馮依茗說,看到那位女孩發亮的眼睛,她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馮依茗和小夥伴策劃學校首屆科學展


“願意幫助別人” “謙遜低調” “總是為別人著想”,幾乎是所有說起馮依茗的老師和同學,都提到的關鍵詞。


疫情期間,早已結束了大學申請的馮依茗,欣然加入志願者組織,為受疫情影響、需要幫助的孩子們錄製網課。


“她不是一個只看眼前、只考慮自己的孩子,始終堅持做有長遠意義、能對別人真正產生影響的事情。她願意跳出自己的小天地去考慮周圍的人,為更多的人創造機會。” 馮依茗的升學指導老師說道。


這不禁讓人想起古羅馬哲學家埃比克泰德曾經說的,真正塑造我們的不是我們的經歷,而是我們對經歷的反應。


大學招生官想看到的,也正是經歷中的反思和成長

,而非活動的名氣和數量。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馮依茗和同學舉辦公益“彩色跑”


早在進入鼎石的第一年,馮依茗就加入了服務委員會,策劃、組織一些公益項目和服務活動:慈善舞會、為做慈善募捐而發起的彩色跑、長期捐助泗水的聖水峪小學……


服務委員會工作不僅非常辛苦,而且參與者更多站在幕後,聽不到讚揚和掌聲,也看不到鮮花。


正是發自內心的喜歡,為了能夠策劃更多有意義的項目,馮依茗通過競選成為了服務委員會的主席之一。


“她那麼謙虛、低調。做了那麼多的事,卻不希望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總是幫助別人發出光芒。”馮依茗的經濟老師Dorothy Mubweka說。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馮依茗去聖水峪小學為孩子們上課


然而,馮依茗卻用自己的行動證明,領導力不一定是站在高高的地方發出耀眼的光芒。領導力也可以是一種安靜的力量。


鼎石高中校長、服務委員會的負責老師Diana Martelly,稱馮依茗為安靜的領導者。


“她為我們展示了出色的工作能力。她邏輯清楚、自信、非常值得信賴,並願意傾聽。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應該展示出最真實的自己。”


高中四年後,馮依茗與媽媽口中那個“上課發言也要先寫好講稿”的女孩兒,已經判若兩人。


在課堂上勇敢發表自己的觀點;去競選學生會年級代表;在數學俱樂部給低年級的學生講課、和同學創建科學俱樂部······


“以前上臺就發抖,現在推廣自己的個人項目,她已經能把全場講得笑起來。在上一屆畢業生的交接儀式上,作為代表發言,臺上的馮依茗已經十分沉穩和鎮靜了。”馮依茗的爸爸笑著說道。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畢業生交接儀式上,馮依茗作為11年級代表發言


家庭的影響,一生的印記


想了解一個人的行為和思想背後的深層原因,應該去了解她的家庭。家庭,是一個人的生命根基所在,家庭教育,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


在馮依茗小時候,爸爸會帶著她在院子觀察植物,或者小動物,陪她一起探索自然。


那時候的馮依茗,會跑遍整個小區去找一個最大的松果,或者把小區裡撿到的石頭磨成粉,假裝是可以止蚊蟲叮咬的痱子粉,拍的滿身都是······父母不會去責怪馮依茗弄髒了衣服,而是鼓勵她去探索。


每天睡前,她都要聽父母讀繪本,遇到喜歡的故事,會纏著父母一晚上讀好幾遍,父母也從不嫌煩。


在馮依茗初期探索世界時,父母的耐心,小心地保護了她這份好奇心。


長大一些,看著曾經是工程師的爸爸,在家裡製作一些小東西,馮依茗覺得很有趣,也跟著搗鼓。


他們居住的寓所有需要維修的地方,也都是爸爸自己動手。後來,馮依茗也會利用自己學習的物理知識和爸爸一起處理因停電而積滿水的冰箱;一起利用家裡的廢舊物品來設計實驗······


書本里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得到了運用,是馮依茗非常開心的時候。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在馮依茗的記憶裡,家裡幾乎沒有發生過爭吵。


遇到觀點和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一家三口會心平氣和地表達各自的觀點,然後一起商議。父母從不會命令她,你一定要幹這個,必須幹那個。


繁忙的工作之餘,他們儘量抽出時間來陪伴馮依茗的成長,更在言傳身教中為女兒樹立最好的榜樣。


6年級的時候,因為馮依茗迷上了《哈利波特》,爸爸陪著一起讀完了7本《哈利波特》系列,這件事給她留下了非常深的影響:“我覺得爸爸特別了不起。我很感謝他對我的這種支持和陪伴,讓我感受到了最大的尊重和關懷 。”


從小到大,父母更沒有為馮依茗報過補習或者備考班。


在他們看來,補習班不僅無法達到家長們預想中的目的,還會製造更多的焦慮。馮依茗的媽媽這樣分享道:


“很多時候,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一些困難,是因為某些環節沒做好,不一定是學不會。


如果只是通過課外班去補,就會造成可能只需要一遍學會的東西,養成必須聽三、四遍才能學會的習慣,這樣實際是降低了效率。
所以,最關鍵的是要找到孩子們學習上遇到困難的真正問題是出在哪裡。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馮依茗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


也正因為如此,馮依茗從小就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利用好每一節課堂的時間;課後先完成今日的學習計劃再去做別的事;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好的學習成績便自然發生。


對於馮依茗的未來,父母也沒有多麼高遠的期翼。


他們希望馮依茗能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探索,過快樂的生活。從開始到現在,他們便懷抱著這樣的目的一步步培養馮依茗。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馮依茗,樂觀、從容、善良、謙遜、真誠,並且,在繁忙的學生生涯,把生活過得多姿多彩:6歲開始學習

芭蕾,一直堅持到現在;親近自然、喜歡游泳、爬山、打壁球、練瑜伽;馮依茗因為爬山的身姿矯健,而被朋友們戲稱為“小山羊”;而壁球,是馮依茗最喜愛的運動,到現在還堅持每週兩次的訓練······


厚積薄發,拿下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錄取

馮依茗


學習工程學,是馮依茗一直以來的心願。


“在社會急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感受到科技帶來進步的同時,也看到了科技所產生的問題:環境汙染、人情淡漠、貧富差距······”


馮依茗說,而我,很想通過自己的力量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做出一些看得見的改變。


眼前的馮依茗,眼神透亮,羞澀的笑容背後,是湧動著的巨大能量。

本文轉載來自公眾號:北京鼎石學校(ID:keystoneacademy)。版權歸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