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堅持生態優先 推進“花化、美化、彩化”建設

平潭堅持生態優先,全力推進“花化、美化、彩化”建設

綠島花城,為發展添能蓄勢

東南網4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鳳山 林霞 張哲昊)

15日,走進平潭竹嶼湖公園,道路兩旁高山榕、紅葉石楠、黃槿、木棉樹等多種喬木錯落有致,猶如置身“天然氧吧”。這是大自然的厚愛,更是平潭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的結果。

近年來,平潭全力推進“花化、美化、彩化”建設,森林覆蓋率從實驗區成立前的29%提高到現在的37%,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綠色答卷”。

打好生態底色

15日,天氣晴好,綠植掩映下的平潭蘇平片區友誼村,溪水潺潺,美景如畫。“一到開春季節,聞得到花香,看得見綠草,村子有了新面貌。”村民劉宏惠如此感慨。

村莊奏響“綠色變奏曲”,歸功於平潭大力推進綠島花城建設,打造高顏值生態島。

“2012年,平潭開始實施大綠化工程建設,友誼村被列入全區綠化示範村,政府提供部分樹苗,從道路兩側綠化擴展到農田溝渠等,村民的綠化意識也提高了,開始在自家房前屋後種上苗木。”友誼村支部書記高誠光說。

數據顯示,自2012年起,友誼村累計種植綠化苗木近60畝、景觀片林120多畝,森林覆蓋率達35%。去年,友誼村先後被評為省級森林村莊和國家森林鄉村。

近期,平潭出臺《關於加強鄉村綠化美化的實施意見》,明確力爭到2025年建成10個國家森林鄉村、30個省級森林村莊。今年,4個片區計劃組織53個村莊開展綠化美化,完成綠化面積500畝以上,逐步提升全區鄉村綠化水平。

“光長石頭不長草”曾是平潭的真實寫照。據介紹,早在上世紀60年代,平潭就開始對5大風口實施沙荒治理。實驗區成立以來,通過填平、補齊、加寬、加厚沿海基幹林帶,拓展造林空間,引進適生造林樹種等方式,築起一道道綠色屏障。

位於西北部的長江澳沙荒風口,是平潭最大的風口。當地探索新的治理途徑,在風口最前沿修建擋風沙堤,在沙堤上種植具有固沙效果的濱刺麥,隨後試驗種植巨菌草……長江澳從“抗風沙”轉為“賣風景”,為國際旅遊島建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坐落於君山之北的磹水村,毗鄰長江澳,是遊客來嵐必打卡的網紅村。“長江澳綠意盎然的防護林、水天一色的大海已成為磹水村旅遊的燙金名片。”磹水村村支部書記許起智說,長江澳曾經“一夜沙埋十八村”,如今特色旅遊資源被喚醒,探索出一條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

瞄準綠色新目標,平潭綠島花城建設漸入佳境。2019年,平潭共完成綠島花城建設面積1.2萬畝,今年實驗區綠島花城建設計劃實施47個項目,力爭完成造林綠化面積1.3萬畝以上。

發展增添亮色

綠島花城建設,以綠為底色,以花繪就春色。

驅車駛過平潭金井大道、環島路、壇西大道等主幹道,高大整齊的樹木隨風搖曳,三角梅、黃槿、月季等爭奇鬥豔,路移景異,令人心曠神怡。

新一批花卉種子已播種。這段時間,在漁平互通立交橋附近,工人對道路邊坡播撒草花種子,播種面積約1.8萬平方米,這批草花下月將迎來花期,為道路景觀增色。

相比以往,此次播撒的百日草、硫華菊、波斯菊、油葵等草花,存活率更高,品種更豐富。“我們根據草種的形狀、顏色、特性進行搭配,設計花卉圖案,以期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實驗區森林園林管養有限公司現場管理人員林丹靜說,今後將逐步優化花卉種類,篩選適合在平潭生長的花卉進行長期培育。

平潭堅持因地制宜、樹花相間,將不同品種、花期、色彩的花木相搭配,陸續馴化月季、三角梅、玫瑰花等品種,實現“全年見綠、四季有花”。“平潭造林綠化立地條件差,需要林業園林部門立足海島地理氣候條件,不斷探索,總結經驗,推行適時適地適樹,加強綠化建設質量監管,確保綠島花城建設成效。”實驗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局林業管理處副處長江廷國說。

生態持續向好,為國際旅遊島高質量注入“綠色動能”。

15日,記者來到位於平潭中山大道南側的苗木儲備基地,放眼望去,千畝苗木蔥蔥郁郁。基地分為臨時苗木儲備區、常用園林綠化苗木繁育區、鄉土植物繁育區等5大功能區,工人通過對苗木進行篩選培植,繁育出適生綠化苗木,馴化彩虹楊、楓香等觀賞性強的新品種苗木。

為了培育更多的綠島花城建設適生苗木,實驗區扶持市政園林有限公司建立苗木培育基地,引種馴化綠化樹種。同時,引導個人和私企發展苗圃2000多畝,為綠島花城建設增加本地苗木供應。

綠色發展,開闢鄉村振興新路徑。2013年,平潭當盛村利用20畝村集體灘塗地,種起了黃金榕、紅皮榕等苗木,現在棵棵都有3米高。“村裡有了自己的苗圃,一到植樹季節,男女老少紛紛參與植樹,環村綠化已完成,灘塗地變廢為寶。”當盛村黨支部書記高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