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軍打仗,是如何知道對方軍力人數的?原來是這些方法!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古代中國經歷過很多次大規模作戰,動輒幾十萬百萬大軍,而在古代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有雷達間諜衛星什麼的高科技手段來獲取對方的信息,那麼面對對方的大軍,交戰雙方是如何獲知對方軍力人數的呢?其實方法很簡單,知道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代行軍打仗,是如何知道對方軍力人數的?原來是這些方法!

第一種方法就是直接寫信告訴對方。在春秋時期,周禮尚未完全崩塌,那時候的人基本都是很守信用的,講究的是光明磊落,雙方大戰的時候也是講究禮數和誠信的,其中一方在攻打對方之前,往往會提前派一名使者帶著自己領導的親筆信出使到對方,主要目的就是去告訴對方:“我們現在準備攻打你們了,你們要做好準備迎戰,另外我們這次派來了多少人馬,如果你們怕了就投降,不然就開打。”當然那時候還沒有爾虞我詐,基本告訴對方的軍力和實際也是相符的,當然那時候使者是不能被斬殺的,“兩軍作戰,不斬來使”就是這麼來的。

古代行軍打仗,是如何知道對方軍力人數的?原來是這些方法!

第二種方法就是向對方派間諜。間諜是一種特殊的角色,執行的也是一種特殊的秘密任務,在古代派往對方國家的稱為細作、探子,派到對方部隊的又叫斥候,間諜在對方國家或者軍隊裡面生活,往往能在第一時間獲知攻打別人的計劃,包括軍力人數,帶軍將領等重要信息,然後通過商旅或其他手段快速送到自己國家和軍隊中。

古代行軍打仗,是如何知道對方軍力人數的?原來是這些方法!

第三種就是派出偵察兵抵近偵察。這種方法是最為直接的方法,直到現在還在被各個國家所使用,比如我國在某海域軍事演習的時候,還有某國軍艦不停的抵近偵察。在古代,偵察兵並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他需要有出眾的視力和分析計算能力,偵察兵在抵近甚至深入敵營後,通過數對方的營帳和灶臺的數量,然後就可以根據每個營帳所住的人數和每個灶臺能夠供給的人數來分析計算出敵方的軍力人數,李世民曾夜渡黃河探敵營差點掛了。

古代行軍打仗,是如何知道對方軍力人數的?原來是這些方法!

第四種就是在兩軍對壘時,看對方的旗手和鼓手。在古代行軍打仗,沒有高科技的通訊工具,在排兵佈陣時,採用的是用旗子和敲鼓進行指揮,而通常一面旗手和一個行軍鼓指揮的人數是有固定人數的,所以在兩軍對壘的時候,只要數一下對方的旗子數和行軍鼓的情況就可以估算出對方的軍力了。

古代行軍打仗,是如何知道對方軍力人數的?原來是這些方法!

不論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聰明的古人基本能夠正確估算出對方的軍力的,在戰國以後,對戰雙方為了震懾或迷惑對方,針對以上方法也採取了很多的對策,比如在派使者的時候往往會多報自己的軍力人數,希望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有的故意布假旗手、鼓手,還有的在行軍時故意在灶臺數量上動手腳來迷惑對方,諸葛亮等很多軍事家都曾用過此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