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在文物中發現波斯國書上有10個漢字, 難道伊朗曾屬於中國

法國發現波斯國書,上面有10個漢字,專家:難道伊朗曾屬於中國?


在法國巴黎博物館中,有一件歷史文物備受人們關注,這件文物是一封特殊的國書,但是人們更關注的還是這封國書的落款。國書上面落款10個漢字,即“真命皇帝天順萬事之寶”,讓專家們疑惑的是為何一個遠在兩河流域的伊爾汗國,會出現帶有漢字的落款?當時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在位期間,曾有一位波斯使者來訪,而當時的波斯地區屬於伊爾汗國,他來此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和法國結盟,然後一起打擊馬穆魯克王國。今天要跟大家聊聊這件國書的傳奇歷史。

這件事情還要從伊爾汗國誕生說起,公元1251年,蒙古大汗的弟弟旭烈兀率軍進行第三次西征,在他的帶領下先後佔領了波斯、兩河流域以及敘利亞地區。然而,當旭烈兀準備繼續進軍的時候,大汗蒙哥在四川攻打釣魚城時去世,此時蒙古王公們開始爭奪大汗的位置。在爭奪的過程中,忽必烈獲得了優勢,但是作為一個信奉漢文化的他,並不被大多數蒙古貴族支持,而忽必烈為了拉攏人心,就將波斯和兩河流域等地區封賞給了旭烈兀。並且忽必烈允許其建國,這就是伊爾汗國的由來,伊爾汗國乃是蒙古的四大汗國之一。

建立起來的伊爾汗國和當時的元朝是一種藩屬國的關係,元朝的皇帝是宗主國國君,伊爾汗國的君主則要臣服於元朝皇帝。基於這樣的原因,元朝皇帝在給伊爾汗國君主頒佈詔書時,不僅在詔書上使用了漢字,在行文上也是上下級關係。而對於伊爾汗國來說,他們也承認這樣的宗藩關係,比如第7貸伊爾汗國君主合贊在給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國書,用的印章就是“王府定國理民之寶”,而這也說明這位伊爾汗國君主清楚自己是元朝的一個藩屬國。所以,有專家認為難道曾經的伊朗地區相當於元朝的一個行省。

我們都知道蒙古帝國進行過三次西征,第三次西征是有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發動,經過5年的戰爭,最終蒙古大軍消滅了阿拔斯王朝,建立起了伊爾汗國,都城設在了伊朗境內。當時的伊爾汗國是西亞一個強大的國家,疆域囊括了伊朗、伊拉克和小亞細亞等地區,伊爾汗國一直視元朝為宗主國,接受元朝的冊封,其最高統治者自稱“伊兒汗”。


法國人在文物中發現波斯國書上有10個漢字, 難道伊朗曾屬於中國


法國人在文物中發現波斯國書上有10個漢字, 難道伊朗曾屬於中國


法國人在文物中發現波斯國書上有10個漢字, 難道伊朗曾屬於中國


法國人在文物中發現波斯國書上有10個漢字, 難道伊朗曾屬於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