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從倒車鏡看後面車距離挺遠,變線時剮蹭了。倒車鏡為何這樣設計?

殘月87638221


倒車鏡設計沒有問題,這牽涉到一個冷門知識,後視鏡盲區。

後視鏡盲區,是指車兩邊後視鏡只能看到車身兩側,並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車身周圍的全部信息,漏掉的區域,被稱為後視鏡盲區。

汽車盲區分車前和車後,車前盲區容易導致追尾,我們細說的是車後。車輛後面的盲區稱後盲區,是指從後車門開始向外側展開有大約30度的區域在後視鏡的視界以外,是指後車車頭在前車的後車門附近時,前車的後視鏡裡觀察不到後面來車極易發生刮蹭和追尾事故。

後視鏡盲區是後盲區在駕駛員眼中的直

接呈現,左右後視鏡盲區事故如何避免已成為新手變老手的必修課。

首先,後視鏡調整是學問,一,車內後視鏡,駕駛員坐在駕駛位上能夠看到內後視鏡中的天和地各佔一半比例,並且能完整看到後擋風玻璃即可。二,左後視鏡,車身佔據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上下天地各半。三,右後視鏡,車身佔五分之一,上下地面佔五分之三到三分之二。

其次,讀懂後視鏡。現在的車的後視鏡上很多都有虛線,叫雙曲率後視鏡,以虛線為界,分為兩部分,虛線位於整塊後視鏡外側三分之一處,內側的區域為正常區域,沒有變形,外側是大麴率,看到的區域更寬,視野更好,減少盲區的面積。有的後視鏡沒有虛線,我們可以用小圓鏡替代,不論是超車或倒車,都能有效減少事故。

第三,超車學會使用後視鏡,超車時要觀察內外後視鏡,注意車距,並提前觀察,用內外後視鏡觀察後車軌跡,留足提前量,在判斷安全的前提下果斷變線,不拖泥帶水,做到不非法變線,因為後車追你尾不是永遠都全責。

開車是學問,懂了是技術,熟了是人車一體。


李廣體育評論


變道時從後視鏡看後車距離很遠,但變道時還是剮蹭了。想必有這種經歷的不止題主一個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有這幾種原因:

1、並沒有準確把握後車距離

汽車後視鏡是用來觀察車輛後方狀況的,為了安全起見後視鏡的視野肯定是越大越好。這樣司機可以看得更寬更廣,更容易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但是汽車後視鏡又不可能做得太大,那小小的一片玻璃鏡並不能容納太寬的視野。所以汽車後視鏡都是用的凸面鏡,這種鏡子比平面鏡視野更寬。但同時又把物體的距離給拉大了。也就是說你從後視鏡裡看後面的車與你的距離比直接觀察要遠的多。

這就導致一些司機變道轉彎時從後視鏡裡一看後車距離很遠,於是就放心大膽地打方向了。而實際上距離已經很近了。結果發生了碰撞剮蹭。要想避免這種情況就要去熟悉後視鏡裡看到的距離。方法也很簡單,當你看完後視鏡時順便瞄一眼車內的中央後視鏡,這個鏡子是平面鏡,它裡面看到的距離就是真實的距離。

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這是從外後視鏡看到的視野,那輛白車和我們的距離是不是看起來特別遠呢?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我們做任何動作都比較安全。

現在換個角度,從車內後視鏡再看,是不是距離明顯拉近了?就這個距離在高速行駛中急剎車都得悠著點兒。

所以說行車中瞭解外後視鏡的特性是司機的基本功,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內外後視鏡配合比對來強化距離感,比如行車中可以同時觀察車內後視鏡和車外後視鏡,通過對比兩者的不同來加深對車距的把握能力。至於網上教的根據後車佔據後視鏡幾分之幾面積來判斷距離的方法說實話懸了點兒。因為你首先得判斷後視鏡裡後車佔據的面積,這個判斷過程本來就有誤差了。其次他們所謂的距離對比關係也只是特定車輛的,沒有普遍代表性。

2、只看距離,忽視了速度

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個數據:

時速20公里/小時=5.6米/秒;

時速30公里/小時=8.3米/秒;

時速40公里/小時=11.1米/秒;

時速50公里/小時=13.9米/秒;

對於市區路況來說只要車速差不大,在與後車拉開兩個車身的距離的情況下只要提前打轉向燈示意,這時候變道基本上不會發生事故。而出事故的多半是沒有把握好後車的速度,導致輛車速度差過大、安全距離縮短。

最常見的情景舉例:前後兩車都以60公里/小時的速度在中間直行車道接近路口,就在即將進入實線區域時前車突然打算右轉,於是前車準備向右變道,掃了一眼後視鏡發現後車與自己有兩個車身距離,感覺可以變道。但是馬上要進入實線區了,如果進入實線區變道就容易被攝像頭抓拍。於是司機下意識踩剎車減速然後變道。這時危險就來了。因為普通家用車兩個車身的距離大概是8-10米,這段距離時速30-40行駛的話也就是一秒鐘就到跟前了。由於前車減速,導致其與後車的相對速度增加,比如前車減速到30公里/小時,那麼與後車的速度差就是30公里/小時。算上減速打方向的時間基本上就是前車剛跨過來後車就到跟前了,碰撞在所難免。這就是不會把握車速的後果。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到點啟發:

1、變道前儘量別急剎車,否則會導致你與後車的安全距離瞬間縮減。

2、行駛中如果發現前方相鄰車道的車突然減速一定要防著它突然變道。

3、變道拖沓,後車冒險通過

有些司機變道時拖泥帶水,轉向燈老早都打開了,但車身就是遲遲變不過去。這是很危險的操作。一來後車可能以為你不打算變道了,從而放鬆警惕,結果人家剛跟上來你卻變道,導致後車躲閃不及發生碰撞。二來後車嫌你太拖沓,於是不打算讓行而加速迎頭趕上來。這時候出事故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所以說如果你打算變道的話一定要乾脆利落,猶豫不決是容易出問題的。其次當你發現前車打轉向燈了但遲遲不變道也不要貿然強行通過,一定要多加留意。

我認為以上幾點可以解釋為什麼感覺距離足夠但變道時仍然發生碰撞。

安全變道的一些個人經驗

1、別把變道當轉彎

有些司機變道時操作太猛,說變道一把方向打過去瞬間大半個車頭就跨到隔壁車道了,跟急轉彎一樣。一般並不建議這樣做,因為變道時方向打太猛本身就不利於自己車輛的穩定,特別是車速比較高的時候或者雨雪天氣,最容易導致失控。而且你一把方向拉過去直接把對方封死了,後車沒有一點躲避空間,只能撞車。所以說變道時最好穩著打方向,這樣就算疏於觀察發生險情後車也有躲避空間,有一定概率把碰撞降低為“別車”。

2、投石問路

車多排隊時變道最困難,因為車距太近,而且排隊時大家都不會太情願讓行,稍不留神就容易剮蹭。雖然我們提倡提前變道,避免快到路口車輛扎堆兒時才變道。但有時候確實容易疏忽,這時候想要變道就可以先“投石問路”,試探後車。比如你不熟悉路走錯車道想要變道,但車太多怕出危險。這時候就可以先打轉向燈,同時稍微打點方向做出變道的動作,然後觀察後車的反應。如果後車減速了說明人家打算讓行,咱就趕緊變道。如果後車拼命的閃燈按喇叭或者明顯有加速的跡象那咱就老老實實待著吧。畢竟有時候繞道也比冒險好。

3、巧用車內後視鏡

車內後視鏡用好了可以極大地提高行車安全,還可以讓司機更方便快速準確地判斷方位。我平時習慣把車內後視鏡調到稍向右偏的位置,調整原則是從內後視鏡能看到後擋風玻璃和右側車窗。這樣在變道時通過內後視鏡能更準確地判斷與後車的距離,而照到右側車窗則可以在右轉彎時降低右後視鏡的盲區範圍。不過這個操作並不是所有車都適用,因為有些車前排座椅會剛好擋住右後門的車窗。

4、連續變道是大忌

有些車變道非常任性,好像整條路都是他的一樣。方向一打能連著跨越幾個車道。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因為汽車外後視鏡看相鄰車道比較清楚,再跨個車道盲區就大大增加了。這時候貿然連續變道很容易出問題。

以上就是關於變道的一些經驗體會,歡迎大家討論分享自己的經驗,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愛車大家說


最好的變道機會就是加速變道,只要你速度夠快想變哪裡就變哪裡,不要變道磨磨蹭蹭放慢速度影響後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