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者到諮詢師,我是怎麼實現中年轉型的?(1)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37歲了。


1、

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們一家人都呆在家裡。


老公為兒子調試在線學習軟件,我吃完公婆準備的長壽麵,坐在桌前開始一天的抗疫諮詢援助工作。


今天的案主是一位自主經營小企業的女性,疫情的發生對她的經營狀況造成不小的衝擊。


同時,令她始料不及的是,她和家人在年前出遊時曾和確診病例呆在同一輛大巴車上,被要求集中隔離。


雖然已經平安度過了14天觀察期,檢測結果也一切正常,但不安的情緒仍然不時攪擾著她。


工作的壓力,生活模式的變化,穩定感被突如其來的動盪碾得四分五裂,這是疫情帶給人最大的恐慌。


她說:“我這個人心態還是蠻穩定的,除非發生什麼特別難以接受的事。現在我真的不知道接下來事業要怎麼轉型,我已經中年了,一切還來得及嗎?”


2、
作為諮詢師,我用中正和尊重的態度接納她的觀點;但作為諮詢師,我也用啟發的視角陪她梳理這句話裡的矛盾。


這是內在穩定和外在穩定之間的因果關係。


一個內在真正穩定的人,是很少有“特別難以接受的事”的。或者說,一個內在真正穩定的人,很少對外在的環境是否穩定有要求。


就像鳥兒倚靠在纖細的樹枝上,不是信任樹枝不會斷,而是信任自己有飛翔的能力。只是,這份飛翔的能力,和這份信任,要如何塑造?


我想起了一路踐行職業轉型的自己。


3、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從小的夢想是記者。小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不做記者,會做什麼。同學們在畢業留言冊上寫滿了希望我實現記者夢的祝福,我也很幸運地把夢想照進了現實,在一家省級新聞單位從事了14年的新聞工作。


十幾年來,我從一名實習生到具備高級職稱,從生澀的新人到為一批又一批宣傳工作者培訓的“老師”,從傳統媒體轉戰到新媒體領域,從策劃採訪到牽頭調研省級新聞理論課題……我真誠地對待每一天的工作,她也熱烈地回應我:取得了一點成績,獲了一些獎。


從記者到諮詢師,我是怎麼實現中年轉型的?(1)

這個熟悉的工作單位裡有已經變成朋友的同事,嫻熟的工作內容,也有我對自己完成夢想的滿足感。


那我為什麼還要轉型?


4、

一些的緣起都要從生命的早期講起。


小時候,我生長在兩個大家庭之間,姥姥家和奶奶家。白天我媽媽去上班的時候會帶我去姥姥家,晚上跟她一起回到奶奶家。


姥姥家中有四代人共十幾口,奶奶家中也有多位的親人。在熱鬧的成長環境中,或許是因為從小就與各種性格的人深入接觸,我對人有著天生的興趣,也養成了一個愛好,喜歡默默地觀察人、分析人。


除了觀察家人、同學、鄰居、傳記中的名人,我也分析自己:長大後,我要從事什麼工作呢?


我發現,自己是個坐不住的人,對世界和人性充滿好奇,也有許多自己的感受。我對文字有興趣,當能走走看看接觸更大的世界,並把看到的人事物,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傳播給更多人的時候,會帶給我成就感。


同時,我的自主性自律性都比較強,喜歡相對自由地安排工作節奏,又不脫離社會。我慢慢地探索,哪些工作可以實現這些需求呢?


少年的我發現記者這個職業能實現我的價值感,就在心裡種下了“要當一名記者”的心願。因為愛觀察分析人,嚮往有成就感的生活。從小,我也愛看一些和成功學、歷史人物的書,比如《人性的弱點》、少年版的《史記》等。現在回過頭看,那時就喜歡心理學,但沒有認真的思考過。


那時,同學們知道我想當記者,在畢業留言上祝福我夢想成真。


5、

我幻想著自己成年後的職業生活是這樣一幅畫面:我在一個離家不遠不近的大一點的城市做著記者,工作生活圈是在城市的最中心,工作方式很自由,我常常在工作日的間隙時間到那裡最漂亮的有手扶梯的商場裡,找一間咖啡店,坐在裡面喝著咖啡構思著我的新聞作品。


一參加工作,我就把畫面中的細節活成了現實。現在回過頭去看,發現年少時自己描繪的這幅畫裡其實隱含著幾個能夠透露職業價值觀的細節:


離家不遠不近的大城市——我是獨生子女不想離父母太遠,但我又想離開家,到一個更大的地方去過自己的生活;城市的中心——我希望自己的工作生活是在一個城市的核心,能夠時刻感受到一個城市發展的脈搏;有手扶梯的商場——對於那個年代的少年的女生來說,這樣的場所意味著時尚;工作間隙的咖啡和構思——我有自由的工作時間,和可以自己決定的一部分工作內容的自由度。


由此可以見,和原生家庭有鏈接,又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參與見證區域發展的時代感;有點時尚,有很多的自由,這些是我早期擇業非常看重的元素。


但是這個畫面的實現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0

1

趙忻老師

從記者到諮詢師,我是怎麼實現中年轉型的?(1)

社工專業本科,心理學專業研究生。


高級主任記者、職業生涯規劃師、心理諮詢師、高級情感教練、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14年省級新聞媒體工作經歷、8年省級政府部門培訓授課經驗。

天生對人感興趣,認為人類是一體的,世界是相連的,每個人來到世界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使命和實現使命的天賦,只是很多人沒有找到。

有清晰而堅定的自我意識,從小進行自我職業規劃,跨專業實現少年時夢想,收穫滿滿工作成就感的同時也遇到很多迷思。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迴歸本專業支持他人成長,在中年進入事業發展甜蜜區。

有豐富的個案諮詢和團體教學經驗,擅長解決情感問題、支持年輕人找到職業方向、中年人職業轉型、職場人際困擾和女性個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