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孩子最可能逆襲成“學霸”?對比一下就清楚了

無論是我們小時候,還是現在的孩子,父母囑咐最多的是“上課認真聽講,努力學習”。

“努力學習”就能學習好嗎?這或許是最大的誤解。很多時候,恰恰是那些“最會偷懶”但成績一直平平的孩子,才更有可能突然變成“學霸”。

什麼樣的孩子最可能逆襲成“學霸”?對比一下就清楚了

俞敏洪高考考了三次,兩次落榜,最後一次才考上北大;馬雲畢業於杭州師範,如果沒有他,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學校都不太瞭解;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同為哈佛有名的輟學生。

為什麼他們可以實現人生的逆襲,是因為他們“最努力”嗎?

當然,一個人想成功,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比他們更努力的人,比比皆是,為什麼這些“最努力”的人,卻沒有成功逆襲呢?

什麼樣的孩子最可能逆襲成“學霸”?對比一下就清楚了

“最努力”和“會努力”是有差別的。如果你去採訪那些真正優秀的孩子,尤其是各大學的“學霸”,你得到的答案一定不是他們有多努力。

正如俞敏洪在評價他那些優秀的大學同學一樣,他發現自己無論多麼努力,也沒辦法像他們學習那樣好。他的同學可以僅用很少的時間複習,就能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其實,這些優秀的人並非“最努力”的人,往往都是“最會偷懶”的人,又是“最會努力”的人,他們會把自己的努力,用在自己想要努力的地方。

什麼樣的孩子最可能逆襲成“學霸”?對比一下就清楚了

因此,他們絕對不會在所有內容上都死學,如果他們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就會在自己薄弱的地方下功夫,而不是一遍一遍地做無用功。因為不想讓自己太累,所以他們“最會偷懶”,把有限的精力用到有用的地方。

或許他們之前成績平平,但如果他們想學,就會很快成為“學霸”。在受到某件事的刺激或激勵時,他們會立刻反省,找準自己努力的突破口,有效率的學。

由此可見,“最努力”和“會努力”之間的差別,關鍵在於學習效率

什麼樣的孩子最可能逆襲成“學霸”?對比一下就清楚了

如果我們回顧人類發展的歷史,會發現,很多科技的進步,都是“偷懶”的結果。比如,由人力到機械,再到今天的人工智能,就是因為我們發現,很多由人力做的事,效率太低,而依靠科技可以讓人“偷懶”,還可以提高效率。

因此,我們很多時候不應該鼓勵孩子成為“最努力”的人,而應該讓他們學會“偷懶”,學會怎樣“努力”。這也是特別優秀的孩子與普通孩子之間最大的不同。

什麼樣的孩子最可能逆襲成“學霸”?對比一下就清楚了

​當然,如果你認為,讓孩子“會努力”就是讓他“不努力”。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會努力”不等同於“懶惰”,懶惰的孩子是沒辦法逆襲的。

比如,有些孩子從小學開始,每天作業都需要老師或家長督促,作業量稍大或稍難,他們就不願意完成;又或者做什麼事都沒有長性,即使是玩,玩一會兒就覺得累,稍遇困難就放棄,這樣是沒有可能逆襲的。

這種狀態,從積極心理學上講,就屬於“習得性無助”,是“懶惰”的表現。久而久之,他們對學習、對其他事都會缺乏興趣,逐漸會缺乏應對能力,甚至長大成人後亦是如此。只要一遇到困難,就想退縮,好讓自己覺得“舒適”。

什麼樣的孩子最可能逆襲成“學霸”?對比一下就清楚了

還有一類孩子,學習很刻苦,父母盯得也很緊,但卻沒有什麼興趣愛好,這類孩子同樣沒辦法逆襲,因為他們不會“偷懶”,不懂“努力”

其實,很多主科的學習與興趣愛好是相通的。許多優秀的孩子,不僅學習好,“玩”也特別擅長,因而能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積極樂觀的心態,他們不會被學習重擔壓得透不氣來。他們懂得如何調節,懂得如何“偷懶”,懂得如何“努力”。所以,學習效率也更高

而過於刻苦,死摳書本的孩子,就如同一根被壓彎的彈簧,長久的壓力已經耗盡了他們的“彈性”。當面臨重大考試,尤其是中高考,他們已經沒辦法再更加努力了,因為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早就被佔滿了。

什麼樣的孩子最可能逆襲成“學霸”?對比一下就清楚了

正因如此,我們不建議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按應試的方式去刷題學習。應該鼓勵他們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鍛鍊和活躍他們的思維,當面臨中高考等重大考試時,他們才能釋放出在興趣愛好中,培養和積累的能力,從而實現逆襲。

同樣,我們也不鼓勵孩子超前學習。除了個別極其優秀的孩子外,絕大多數孩子還是應該打牢基礎,通過課本的知識來提高能力、鍛鍊思維,利用剩餘的時間和精力多玩一些有助於身心健康和益智的遊戲,讓他們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學習能力會自然得到提升。

什麼樣的孩子最可能逆襲成“學霸”?對比一下就清楚了

只要興趣愛好廣泛的孩子,知識面才更寬,思維才更活躍,心態才更積極,學習能力才更強,當面對如中高考等重大考試時,才能更有效率地學習,才能更遊刃有餘地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