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防治宣傳週|董家鴻院士:探索肝膽胰腫瘤綜合診治新模式

如何提高肝膽胰腫瘤的診療水平,優化診療策略,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一直是醫學界關注的焦點和熱點。

腫瘤防治宣傳週|董家鴻院士:探索肝膽胰腫瘤綜合診治新模式

董家鴻 資料圖

在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下肝膽胰腫瘤多學科診治全程管理直播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帶領肝膽胰中心專家團與醫生、患者進行在線交流,探討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對肝膽胰腫瘤患者提供科學診治及有效管理。

新冠疫情下eMDT打破傳統醫療模式壁

在此次直播活動中多位專家表示,目前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中國處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肝膽胰腫瘤患者的診斷與治療受到不同程度限制,需要及時採取相應策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保證肝膽胰腫瘤患者的科學診治。

eMDT是指遠程多學科團隊(electro-multidisciplinary team),這個團隊由多學科專家圍繞某一疾病組成,並且在綜合各學科意見的基礎上做出明確診斷、制定精準治療方案。在綜合各學科意見的基礎上做出明確診斷、制定精準治療方案。

這種治療方法通過整合運用多個學科、多種方法,為患者提供系統化診療,而且不受專家所在地域的限制,已經成為腫瘤治療的趨勢。

一直致力於在國內業界推行eMDT模式的董家鴻院士表示:“腫瘤的複雜性決定了治療手段的多元化,相關科室、各級醫院要打破傳統醫療模式中‘各自為政’的壁壘,緊密協作起來,才能幫助患者選出最佳治療方法和系統化治療方案,用最小的風險、最低的成本讓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療。在疫情期間,患者的就醫路徑和醫生診療手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如何精準治療,並結合疫情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就顯得尤為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下,通過eMDT多學科的遠程聯合會診,有助於基層醫生、青年醫生接觸學習先進的肝癌治療理念和方法,提高診療水平,加強跨區域的院際合作,整合各級醫療資源,在減少醫生聚集風險的同時,讓患者省去奔波之苦,優化患者治療方法。

不管是在應對疫情時的eMDT多學科的遠程聯合會診,還是平時已經醫院實現的MDT多學科聯合會診,最核心的內容都是以患者為中心,團隊精準施治。

董家鴻院士表示,“所謂精準治療就是針對每一位患者,準確選擇和精確運用適宜的治療辦法,從而以最小的醫源性損害和最低的醫療耗費去獲得最佳的健康效應。”

而實現精準醫療最需要系統性治療,尤其是腫瘤患者需要住院治療和定期複診檢查,疾病的全程管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長生存時間、改善生活質量的必要手段。

為了讓肝膽胰腫瘤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和疾病後期管理,清華長庚醫院積極為患者提供個案管理師的服務。

董家鴻表示,整合式醫療是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的創新醫療模式,可以為患者提供全程、完整醫療服務,提升疾病管理品質,降低醫療成本。尤其在肝膽胰腺腫瘤診治醫療實踐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多學科綜合治療 (MDT)是晚期肝癌治療的新希望

據清華大學長庚醫院肝膽胰中心肝膽內科主任黃緣介紹,肝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我國很多患者往往一發現就是晚期,腫瘤細胞在肝外存在廣泛轉移,腫瘤從早期局部發展為晚期全身的狀態。因此,手術、放療、介入等局部治療手段難以滿足臨床治療的需求。

在應對全身狀態的晚期肝癌診療中,全身的系統治療包括肝外科、介入、腫瘤內科、放療、肝病內科、影像、病理等多學科的協作就是多學科綜合治療(MDT)。

肝癌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等方面近年來發展迅猛,不僅診斷的方法、手段越來越精準,治療手段也日漸成熟,包括精準外科治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在內的多種治療理念也發展迅速。

肝癌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藥物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已在中國獲批的一線治療靶向藥物侖伐替尼,二線治療靶向藥物瑞戈非尼,以及首個且目前唯一在中國獲批治療晚期肝癌的原研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已在臨床推廣和應用,代表著肝癌治療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在這一背景下,多學科綜合治療(MDT)也逐漸成為進一步提高肝癌治療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去年年底正式發佈的《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中,也更加強調系統治療的作用,尤其是對晚期肝癌患者生命延長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