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怎麼描寫春天的?

呂是噶


我將根據蘇軾寫這兩首詩時所處人生階段、心理變化以及詩的內容來分析這兩首詩中描寫春天的內涵。

這兩首詩寫於蘇軾經歷了“烏臺詩案”後,正值東山再起之時

據考,這兩首詩是蘇軾于于1085年在京都,為惠崇所畫的兩幅畫題的詩。

蘇軾此時是48歲,而蘇軾42歲時(1079年)經歷了“烏臺詩案”,這對他的詩詞作品風格有較大的影響。

此後,他的詩詞風格由年輕時的奔放豪壯,逐漸轉變為淡泊豁達,內容也從抒發政治意見逐步轉變為寫景抒情為主。

但1085年,蘇軾處於東山再起階段,人生從谷底觸底反彈,到達了另一個高峰。因此,蘇軾這時候的的心態必然是比較輕鬆愉悅的。

蘇軾此時對佛教有較為深厚的興趣,他的詩裡應該藏有禪機

受到“烏臺詩案”的影響,蘇軾曾被貶到黃州。在這裡蘇軾經常上金山寺尋師問禪,對佛教產生了較為濃厚的興趣。

惠崇是北宋高僧,擅長詩畫,但他早與蘇軾出生前就已坐化了。

從蘇軾主動為惠崇的畫題詩來看,他必定是從惠崇的這兩幅畫中領悟到了什麼禪理。

所以,蘇軾這兩首詩看似為畫題詞,實則應該是暗帶禪機的,也是他自己內心的寫照。

我們再來看看詩的內容

這兩首詩的內容如下:

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首詩前面三句均是寫景,最後一句寫的是作者的想象。整首詩的感情非常的輕鬆寫意,符合作者當時的心理狀態。

其二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北歸的鴻雁,後兩句卻是借大雁的依依不捨表達了對這裡春天的嚮往和留戀。

這兩首詩的內容很簡單,然而裡面卻充滿了蘇軾的情感、人生閱歷、對禪的領悟和哲理。

如:“正是河豚欲上時”、“遙知朔漠多風雪”這都是蘇軾的人生閱歷豐富,才能聯想到的事情。

如:“依依還似北歸人”、“更待江南半月春”其實是表達了蘇軾自己對美好春天的嚮往與珍惜。

如:“春江水暖鴨先知”則是體現了“只有親自體驗,才能知其奧妙”的哲理與禪意。而“正是河豚欲上時”卻是寫出了春天萬物萌動的天道恆常。

綜上所述,蘇軾在寫這兩首詩時,人生經歷了“中年危機”,心境趨於淡泊,而且又是鹹魚翻身階段,心情還算愜意。

在遇到了惠崇禪師的畫後,心中又有所感悟,於是借為畫題詩,通過對春天的描寫,寫出了他自己這時的心理感受——

春天之所以美好,是因為自己經歷過寒冬的考驗。而此時,自己的內心經過寒冬的蟄伏,在春天裡,也如其他萬物那般開始萌動,準備要有所作為了。到底行不行得通,必須自己嘗試過才知道。


獨到文化


眼中有美景,想象裡有美食;觀察細緻入微,以人之情度雁之意,豪放的蘇軾,竟有如此細密的心思

問題是《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怎樣描寫春天的?我們先來看看這兩首詩原文:

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吹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其二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其實,這是兩首題圖詩,第一首詩題為《鴨戲圖》,桃花、江水、戲水的鴨子,蔞蒿、蘆芽,嚮往中美味的河豚。這是通過畫上的美景和畫上沒有的美食 ,來描繪春天,給人以無盡的想象空間。其二是《飛雁圖》,則是寓情於景,通過北歸的大雁這一春天特有的景象,從側面映襯出春天。

蘇軾和惠崇什麼關係?這首詩寫於怎樣的背景之下?

關於蘇軾,介紹得都爛熟了,此處不贅述。咱們說說惠崇吧,北宋九大名僧之首,善詩畫,郭若虛《圖畫見聞錄》“建陽僧惠崇,工畫鵝雁鷺鷥,尤工小景。善為寒汀遠渚,瀟灑虛曠之象,人所難到也”;明•董其昌把他和巨然相提並論,說他們的化作“皆畫家之神品也”;王安石也對惠崇的畫技讚許有加,在《純甫出僧惠崇畫要予作詩》裡說“畫史紛紛何足數,惠崇晚出吾最許”。可見,這惠崇的畫工著實了得。

要說他和蘇軾的關係,那真是八竿子打不著,根本就沒關係!惠崇,生卒年965至1017,蘇軾是1037至1101,惠崇死後20年,蘇軾才出生。但要說有關係,還真是有關係,蘇軾看到惠崇畫作題了詩,千年以後,畫作早已遺失,畫中的景色卻因蘇詩而得以流傳。從這點看,惠崇該感謝蘇軾,讓他的這兩幅不存在了的畫名垂青史。

關於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大多數認為是宋神宗元豐八年即1085年,哲宗即位,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遭打壓,被謫貶的蘇軾得以復為朝奉郎知登州(現蓬萊),不久以禮部尚書奉召還朝,後升起居舍人,又升中書舍人;再後來,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所以說這兩首詩寫於蘇軾流離輾轉的一生中難得的好時光,讀起來也覺得春光無限好,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這段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四年後又被貶,讓我想到了第二首詩裡的對南方依依不捨不肯輕易離開的大雁。

此兩首詩中“晚景”還是“曉景”也一直存有爭議,《蘇東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錢鍾書《宋詞選注》中用“曉景”,我倒是傾向於“曉景”,晚上,鴨子早回家了,大雁也該休息了。

其一:從美景聯想到美食,一不小心暴露了蘇軾吃貨本質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桃花,早春的象徵,唐•周樸有詩云“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清•袁枚亦有詩曰“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樹下感流年”,說明這桃花二三月就開放了,可以說是報春花。“三兩隻”,言其未繁盛,可見是春之初;春水初生,鴨子嬉戲,首先感到了水裡的暖意。可見畫和詩的作者都有親身體驗,觀察細緻入微,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畫面上有剛長出的蔞蒿和蘆芽,作為美食家的蘇軾就想到了這正是吃河豚的好時候啊!為什麼呢?河豚味道鮮美,鮮嫩無刺,被譽為“菜餚之冠”,民間素有“不吃河,焉知魚味?吃了河豚,百味皆無”的說法,作為老餮的蘇軾,當然亦是此中擁躉,曾留下為吃河豚“值得一死”的感嘆;所以現代大文豪汪曾祺才會有“六十年來餘一恨,不曾拼死吃河豚”的遺憾。蘇軾的學生張耒在《明道雜誌》中記載長江一帶土人吃河豚,“但用蔞蒿、荻筍即蘆芽、崧菜三物烹煮”,梅俞也曾有“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於此時,貴不數魚蝦”的詩句,所以蘇軾一看到畫上的蔞蒿和蘆芽,就想到了河豚,用想象,以虛入實,硬是在春天的清新氣息里加上了煮河豚的香味!而且加得如此自然而然,引人共鳴,彷彿看到了美食在桌,情不自禁,吞嚥一下口水。

其二:從物入手,寓情於物,由物及人,打動人心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這裡的“鴻”就是大雁,春天北去,秋天南往,從不失信。大家知道,為了帶動氣流,讓後面的同伴飛起來省力,大雁飛的時候要麼“一”字形,要麼“之”字形,並且不停地變換隊形。而惠崇的畫上就是雁陣飛行,蘇軾不只從鴻雁北歸中看出這是春天,而且還發現有幾隻依依不捨地差點掉了隊!不能不說他的觀察力驚人。他又想到大雁是不是想到了北方還有些寒冷,想在春天的溫暖南方多待半個月呢?其實雁哪裡會想,人把自己的情感賦予雁身上罷了。

所以說,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第一首是寫景為主,加上合理聯想;第二首是融情於物,有感而發。都是以點帶面,刪繁就簡,簡潔又形象地刻畫出了早春的景色。

這就是我hyg陌上花開,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十分感謝您的閱讀!不足之處,歡迎指正。謝謝!


hyg陌上花開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題寫在畫作上的詩,是北宋文學家蘇軾題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創作的組詩。第一首詩題“鴨戲圖”,再現了畫中的江南春景,融入詩人合理的想象,“正是河豚欲上時”進一步突出了一個“春”字,給整個畫面注入了春天的氣息和生命的活力。

第二首詩題“飛雁圖”,對大雁北飛融入人的感情,從側面表現了江南春美。

兩首詩的切入點都是“候鳥”,把對春天比較敏感的鴨子、河豚、飛雁融入到詩中,比純粹描寫春天景色的詩作更有新意,構思更加新穎,意境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