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如果“偏要斩”又会怎样?

古代为什么会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定?斩了又会怎么样?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我国古代战争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则,上学的时候,课文里有学过晏子使楚的文言文,大家都有所了解。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如果“偏要斩”又会怎样?

在春秋时期,诸国之间的交战可真是此起彼伏,但是,在春秋时期的仗可不是想打就能马上派兵去攻打的。

首先得下战书,交战的双方需要通过下战书来约定时间地点,这跟现在的网络上跟人约架有点像,约个地方,叫上你的人火拼。

为什么要下战书呢,因为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以车战为主,需要在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来较量。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使者来充当送信的。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如果“偏要斩”又会怎样?

那么这个时候“不斩来使”又是因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使者一般都是文人,身份地位也不高,没有威胁性,一方面就是古代的信息不发达,使者就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如果斩杀了,信息中断了,反而没有什么意义。

那如果斩了,又会怎样呢?

明朝的嘉靖年间就有战国来使的事情,当时蒙古想要和明朝通商,边派出了几名使者来谈判商讨,由于矛盾一直都在,大明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将这几名使者斩于马下。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如果“偏要斩”又会怎样?

蒙古大汗勃然大怒,直接率领大军只比边境,给当时的明朝边境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但是这种不斩来使的规则也只是建立在双方军事实力相差不大的基础之上,如果双方实力差距比较大的话,这种礼仪就不再具有神圣的意义。

如果由一方斩杀来使,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使者来商讨的这件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坚决不会妥协,每当由一方觉得这次一定会血战到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话,就会毫不犹豫的斩杀来使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如果“偏要斩”又会怎样?

春秋早期,一群人整天打来打去,一会又合作打别人了,没有死磕的意义,自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打到后面剩下的都是硬茬,都想统一天下,斩不斩使者都是死磕到底的,斩了就是壮士气。

使节是个很悲催的工作,比大头兵还危险,人家大头兵还能拼命,你一个“玩嘴皮子”的使节,拼命有用吗?(无名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