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如果“偏要斬”又會怎樣?

古代為什麼會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定?斬了又會怎麼樣?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我國古代戰爭中一條不成文的規則,上學的時候,課文裡有學過晏子使楚的文言文,大家都有所瞭解。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如果“偏要斬”又會怎樣?

在春秋時期,諸國之間的交戰可真是此起彼伏,但是,在春秋時期的仗可不是想打就能馬上派兵去攻打的。

首先得下戰書,交戰的雙方需要通過下戰書來約定時間地點,這跟現在的網絡上跟人約架有點像,約個地方,叫上你的人火拼。

為什麼要下戰書呢,因為春秋時期的戰爭主要是以車戰為主,需要在一個比較開闊的地方來較量。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使者來充當送信的。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如果“偏要斬”又會怎樣?

那麼這個時候“不斬來使”又是因為什麼呢?

一方面是使者一般都是文人,身份地位也不高,沒有威脅性,一方面就是古代的信息不發達,使者就是一個重要的傳播媒介,如果斬殺了,信息中斷了,反而沒有什麼意義。

那如果斬了,又會怎樣呢?

明朝的嘉靖年間就有戰國來使的事情,當時蒙古想要和明朝通商,邊派出了幾名使者來談判商討,由於矛盾一直都在,大明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將這幾名使者斬於馬下。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如果“偏要斬”又會怎樣?

蒙古大汗勃然大怒,直接率領大軍只比邊境,給當時的明朝邊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但是這種不斬來使的規則也只是建立在雙方軍事實力相差不大的基礎之上,如果雙方實力差距比較大的話,這種禮儀就不再具有神聖的意義。

如果由一方斬殺來使,從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使者來商討的這件事情沒有商量的餘地,堅決不會妥協,每當由一方覺得這次一定會血戰到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話,就會毫不猶豫的斬殺來使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如果“偏要斬”又會怎樣?

春秋早期,一群人整天打來打去,一會又合作打別人了,沒有死磕的意義,自然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打到後面剩下的都是硬茬,都想統一天下,斬不斬使者都是死磕到底的,斬了就是壯士氣。

使節是個很悲催的工作,比大頭兵還危險,人家大頭兵還能拼命,你一個“玩嘴皮子”的使節,拼命有用嗎?(無名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