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一個都不寬恕

最近,有人撰文將魯迅與李敖在生命最後階段,對對手的態度做了比較。文中有這樣的表述:中國人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西方人在臨死前,常常會有一個儀式,就是請求別人寬恕自己,同時自己也寬恕別人。但是,魯迅偏偏說不:讓他們怨恨去,我一個都不寬恕。魯迅身為戰士,一直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不願意與那些和他意見不合的人妥協,也不追求雙方和解。他不僅不怕別人怨恨他,也絕不寬恕別人。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一個都不寬恕

同為戰士,李敖一生也樹敵無數,數量甚至要多過魯迅。在人生的最後關頭,李敖選擇了和解、寬恕以及請求寬恕。李敖去世前一年,就曾寫過一封公開信,他說自己想和家人、友人、仇人再做最後一次的告別,李敖給他們發去了邀請信,請他們去臺北他的書房,他們可以放下之前殘酷的鬥爭,一起吃飯,合影,看貓……“滿足我的一點私心,再一次認識不一樣的我”。不論是寬恕還不寬恕,都沒有對錯之分,魯迅的不寬恕讓人感慨——一位戰士至死仍在戰鬥。李敖的寬恕則讓人動容——一位戰士終於卸甲了。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一個都不寬恕

以上兩段描述,說白了就是:魯迅身為戰士,一直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李敖則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放棄了戰鬥。那麼同為戰士,為什麼在生命最後時刻,對對手的態度大為不同?難道魯迅當時所處的環境要比李敖的惡劣,找不到寬恕的契機,或者沒有寬恕的理由,寬恕反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無論倆人是性格上的差異,還是戰鬥功力上的強弱,我都更願意這樣看:魯迅想到的是大多數人的繼續生存,生存的艱難困苦還得追隨大多數人,所以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更應該保持戰鬥的精神,決不妥協,最終以戰鬥到底的姿態,立於天地之間,為後人示範;李敖則更多地從自身生物性的角度出發了,由一名意志力頑強的戰士,迴歸到一個講人情味的常人——終點回到了起點,不再理會當初為什麼而出發。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一個都不寬恕

議論所發,各為觀點。實際上,把李敖與魯迅相提並論,十分欠妥,因為二人不在一個重量級上,沒有可比性。

思緒無界任飄飛。忽一下想到了“結束舊世界”的法國大思想家伏爾泰。這位於1778年5月30日去世的、享年83歲的“以踩死敗類”的豪氣,戰鬥了一生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寫下了這樣的文字:“我將懷著對上帝、對朋友的愛死去。我不再怨恨我的對手……”能不能這樣看,“不再怨恨”是伏爾泰人格中的弱點,所以他只能“結束舊世界”,而“創建新世界”的重任,必須得由他的老對頭,大思想家盧梭的經典思想來成就。下面這段記錄很有意思: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一個都不寬恕

伏爾泰

比伏爾泰晚去世一個月的盧梭(1778年7月2日),當5月30日,有人將他的老對頭伏爾泰去世的消息告訴他時,他非常冷靜地表示:“我很清醒地意識到,我的生命和他的生命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現在,他已經去了,我的日子也不會太遠了。”果然,一個月後,盧梭撒手人寰,去追他的老對頭去了,如不然,盧梭會不會感到這人間極端的寂寞呢?值得咀嚼的是,人們將這對兒老對頭,都葬入先賢祠,棺木也是對著的。這裡有怎樣的意味深長?又包含著那些悖論?恐怕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一個都不寬恕

盧梭

最後:魯迅是冷血的嗎?魯迅不是肉體凡胎嗎?這樣問沒意思。我們應該把精力放到這上——是不是可以這樣來肯定:魯迅的”一個都不寬恕!”,幹得對。因為想被寬恕的人,還要接著往下活。如果這些人能與魯迅先後而去,魯迅或許會寬恕他們,但他們要接著往下活,那就休想。——他們什麼都沒有改變、稟性難移;他們一旦得到他這位鬥士的寬恕,他們就會拿著這份寬恕,變本加厲地為所欲為,貽害四方。魯迅先生是真正看透了——不能給他們乘勢的機會,只能一直給他們匕首和拳頭。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一個都不寬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