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宦官之後”的曹操,為何痛恨宦官?

風雅商頌


曹操確實是“宦官之後”,他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所以每到陣前,曹操也是經常因此而被人臭罵。

東漢末年的政治亂象——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

東漢和帝之後,皇帝大多年幼繼位,而壽命又都不怎麼長。由於皇帝太小不能親政,於是便由太后掌管朝政,而事實上實際權力就控制在太后的母族也就是外戚的手裡。而隨著皇帝逐漸長大,他們又開始不滿外戚操縱朝政,便依靠身邊的宦官來剷除外戚勢力,宦官又因此掌握大權,從而出現了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亂象。他們為了各自私利,互相爭鬥,使得東漢後期的政治異常腐敗。

曹操對宦官的態度

曹操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他目睹了宦官干政的種種,對於宦官干政的危害是十分清楚的,因此他十分痛恨宦官。在他的手底下,宦官並沒有得到多少進入政壇的機會。213年,曹操被封為“魏國公”,成為諸侯王,有了自己的封國——魏國,但是他剛一建立魏國,就把東漢以來由宦官把持的重要機構中常侍搞掉了,他規定所以宦官都不能當比諸署令更大的官,這樣就把宦官的活動範圍限制在宮廷內部雜務的管理上,從而極大的限制了宦官的權力。

因此,曹操在世的時候,政清人和,宦官沒有掀起什麼風浪。


歷史是杯酒


答,結合《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後漢書》我為大家進行解答,如有不足之處敬請諒解~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曹操的歷史背景,當時處於東漢末年,東漢王朝逐漸走向衰敗的重要原因,就來源於宦官干政和姦黨誤國。尤其是漢桓帝和漢靈帝在位時期,黨人清議所製造的舉動更是遭受到宦官集團的殘酷打壓,並引發兩次黨錮的禍亂。在這樣的情況下,宦官集團自然而然地淪為天下士人口誅筆伐的對象。到了漢靈帝后期,更有“十常侍”亂政,朝綱崩壞,民怨沸騰。

所以嚴格地意義上來說,不僅宦官,甚至於任何和宦官集團沾上關係的人,都會成名士排擠和打壓的對象。直到黃巾軍起義爆發,漢靈帝擔心黨人集團與黃巾軍勾結,這才在皇甫嵩、何進等人的勸說之下解除黨錮,不少名士也再次踏入仕途,他們得勢之後,對宦官的打壓排擠更甚。然而在宦官集團被無數人痛罵之際,有一個宦官後人卻堂而皇之步入了朝堂。令人驚奇的是,這個血氣方剛的青年不僅沒有和黨人集團作對,而且還以激烈鮮明的政治動作,表明自己與宦官集團割裂開來的決心。此人便是曹操。不難發現,儘管曹操頂著宦官後人的身份,但他在仕途之上,可謂是如魚得水,而且很少有人以宦官後人的身份來鄙夷羞辱曹操。

所以我們根據史料記載分析,把結論告訴大家。

1.《三國志·武帝紀》注引孫盛《異同雜語》雲:“太祖嘗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絕人,莫之能害。”曹操確實刺殺過一個名為張讓的奸臣,此人乃是宦官集團的一個頭目。刺殺張讓一事令世人注意到曹操,也令曹操收穫無數好感,至少很多人開始對曹操刮目相看。曹操此舉其實也是向黨人集團表露心跡,自己對於宦官集團十分痛恨。當然,這也很符合曹操為自己樹立起來的“人設”:一位心懷國家的血性青年。所以,史書以及我們所看到的百家講壇對於曹操的評價真的非常正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2.《曹瞞傳》記載:“太祖初入尉廨,繕治四門。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強,皆棒殺之。後數月,靈帝愛幸小黃門蹇碩叔父夜行,即殺之。京師斂跡,莫敢犯者。”黨人集團的代表之一李膺,曾強殺過張讓之弟張強。曹操很佩服這位前輩,於是在他出任洛陽北部尉時,便用自己的行動致敬李膺,通過嚴格執法樹立起赫赫威名。所以說此時的曹操還是不畏強權的。

3.儘管此舉讓曹操遭受到了很多人的痛恨,甚至將他排擠出了洛陽城一段時間,但曹操越是受到奸臣打壓,越會讓不少名士覺得曹操是一個愛國志士。這樣一來,曹操便順利擺脫了自身“閹贅遺醜”的惡名。後來曹操入太學,他所結交的朋友也都是袁紹、張邈、何顒這樣的名士清流。

綜上所述,曹操的時代來了,這是屬於他的政治時代,他也為他的這場政治生涯開始了偉大的序幕!

望採納!


愛歷史的孔漢臣


曹操痛恨所有禍國殃民的貪官,並非僅針對宦官!

先說曹騰,後世爭議其功勞是被重新編纂,且慫恿外戚將軍梁冀誅殺漢質帝,是其難以洗去的汙點,而他推薦陳留虞放,南陽張溫,弘農張奐,潁川趙典等人,初衷是討好漢恆帝,但間接幫助東漢王朝度過艱難時局,曹騰終究只是侷限於時代。

陳琳曾替袁紹寫檄文罵曹操,提到曹騰“饕餮放橫,傷化虐人”,從曹騰任職東漢宮廷三十餘年卻未有過錯,縱然養子曹嵩依靠曹騰關係且耗費巨資捐官,但從曹操能夠秉持公正愛民看,曹騰家教確實值得令人信服,至少在漢末特殊時代算得上好官。


曹操當洛陽令時打造“五色棒”,宣稱不避豪強皆敢棒殺,但曹操也並不傻,皇親國戚不僅根深蒂固,更代表著皇權的尊嚴,遠非曹操所能夠招惹,而宦官逞兇行惡百姓深惡痛絕,曹操即便殺也僅是除其親眷,以宦官而警示所有人,“殺雞儆猴”卻揚名於天下。


曹操真正掌權以後,曹魏親族旺盛充任要職,不需要宦官進行協助,反倒拉攏“黨錮之禍”曾被宦官壓制的世族,順應世族的想法懲治宦官,鞏固曹氏集團穩固地位,這才是曹操作為政治家的高明之處,而“清廉奉公”也是歷代帝王對官員的基本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