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和孝莊是否做過名正言順的夫妻?

珠峰玉鶴


近年來很多以清朝歷史為題材的古裝劇都將“太后下嫁”作為必要情節,但是在真正的歷史中攝政王多爾袞是沒有可能與當時已經身為太后的大玉兒成為夫妻的,更沒有名正言順之說。

睿親王多爾袞(1612-1650)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14子,清太宗皇太極的同父異母的兄弟。也是清世祖順治帝的皇叔。在後金天聰二年(1628年)跟隨皇太極討伐察哈爾立下軍功,抓住察哈爾林丹汗之子額哲,並得到了傳國玉璽,因此被封為睿親王。

作為正白旗的旗主,努爾哈赤晚年最疼愛的兒子,一位能力不下於皇太極的政治家、軍事家。多爾袞卻錯失了兩次幾位的機會

。在第二次與當時皇太極長子豪格得競爭中,顧全大局,為了避免八旗內部內訌爭鬥,多爾袞接受了代善、和濟爾哈朗的提議,另立皇子福臨為帝,而自己擔任攝政王。從此不僅開始了有實無名的7年攝政王生涯,更是就此傳開了與福臨生母的緋聞。

福臨的生母,也就是這段“愛情”故事的女主角——博爾濟吉特氏,也就是後來的孝莊皇太后。她在13歲時就已經通過滿蒙和親嫁給了當時還是皇子的皇太極,之後一年,皇太極登基為天聰大汗,博爾濟吉特氏被冊封為莊妃。

可好景不長,清崇德8年(1643年)9月21日,皇太極猝死,還不到30歲的莊妃就成了寡婦,但不久她也因禍得福,她的兒子福臨,成為了以多爾袞和豪格為首的兩大政治勢力鬥爭的獲利者,成為了新的皇帝,自己則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母后皇太后。莊妃自己可能也沒想到隨著自己成為皇太后,她與“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的關係就成了千古疑案。

由於此事的性質敏感,在清朝正史《清史稿》中,是絕對不可能有相關記載的。所以我們可以參考歷史上相似事件的分析方法(比如:嬴政是否為呂不韋私生子),運通邏輯推理,看看野史記載是否可信。

首先:坊間傳聞多爾袞在莊妃嫁給皇太極前早就相識,兩人是青梅竹馬,情投意合。這是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開頭,但是必須指出,博爾濟吉特氏出生在蒙古科爾沁草原,從小學習蒙古語,而多爾袞則生長來遼東赫圖阿拉老城,說的是滿洲話,也沒有到過蒙古。兩個人怎麼可能從小就跨越空間語言的障礙產生感情呢?

接著我們再看《清朝野史大觀》的記載,文中說莊妃在皇太極死後,為了福臨能夠當上皇帝,主動犧牲色相,對多爾袞投懷送抱,來換取多爾袞對自己兒子的支持。這種帶有汙衊性質的歷史獵奇本來是不值一駁的,但是我們還是來分析一下。

首先,從多爾袞的角度上講,自己已經經歷過一次爭奪皇位的失敗,此時自己正值盛年,而對手又已經不是當年的皇太極。自己固然好色,但在此時政治利益高於一切,全力爭位尚且力有不逮,又怎麼會為他人作嫁衣裳?

再者,順治能成為皇帝,是兩黃旗和兩白旗在相持不下的態勢下,由宗親中資格最老的代善和濟爾哈朗提出的,豪格和多爾袞為了大局考慮避免內訌,而各退一步。這其中身在後宮而且並不是皇后的莊妃是沒有任何能力對這些事情產生推動影響的,更沒有任何可靠的歷史依據作為旁證。

再者說多爾袞出入皇宮內院,就是與母后皇太后有私情,更是無稽之談。多爾袞多次進入皇宮與皇太后見面這種事情是可能發生的,更是可以發生的。可是因此就說二人發生了夫妻關係,也太藐視皇宮管理制度了,難道皇宮中數百太監、宮女、侍衛都是瞎子聾子?難道這些人看到的事情就不會傳到其他人的耳朵裡?孝莊、多爾袞就如此明目張膽不怕順治帝長大清算?

第三,很多人認為北方少數民族有“兄死,弟娶其嫂”的傳統,就認定莊妃下嫁了多爾袞,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錯誤,我們都知道邏輯關係中有一種必要不充分條件,我們可以通過現象得出結論,但是不能通過有一種結論就概括所有的現象。有改嫁習俗,並不能證明發生了改嫁事實。

第四,有的人認為順治帝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可以認定他的“爸爸”和“媽媽”就一定有夫妻關係。但我看恰恰相反,多爾袞作為一個政治家,通過它能夠有顧全大局捨棄皇帝名位,擔任有實權的攝政王就可以看出,他不是一個得為虛名而處實禍的人。如果真的有某些不可告人的關係發生,多爾袞這種人又怎麼會接受這麼一個敏感的稱呼給自己製造議論呢?而順治帝作為先帝皇太極的兒子,對多爾袞採取這一稱呼也僅僅是表面上的尊敬罷了,由多爾袞死後被掘墳鞭屍可以看出,這種“尊敬”豈能當真?

第五,還有一種說法:孝莊皇太后死後沒有葬在昭陵,而是埋在了清東陵。說明孝莊心中有愧疚,沒臉見皇太極。這一點康熙皇帝有官方解釋:太皇太后是不願意時隔多年再去驚動太宗皇帝亡靈,而更願意和感情很好的孫兒葬在一起。解釋並沒有問題,而且如果不這麼做,按照有愧疚的邏輯,不就更加欲蓋彌彰嗎?一代聖君康熙皇帝豈能如此愚蠢。

第六,這就著名的《建夷宮詞》,這首張煌言的詩詞確是不得不提的。

這首詩收錄在《張蒼水全集》中,詩中描寫的就是太后下嫁的場面,惟妙惟肖,彷彿他本人親臨現場。那麼事實呢?

張蒼水是浙江寧波人,是著名的抗清領袖,此時正在指揮南明的武裝鬥爭。這說明兩個問題,第一他的立場是敵對的,他並不可能站在一個客觀的立場去對當時的歷史進行記錄,而太后下嫁又是一個極好的抹黑對手的素材。這類事件倒也是屢見不鮮,中國人可能一直有這樣的習慣,如果在戰場上打不過對手就去道德上將他搞臭:比如:《史記》記載嬴政是呂不韋(魏國)和趙姬(趙國)的私生子——嬴政是雜種,是屠殺自己祖宗的劊子手;後來的清朝野史傳說以及《書劍恩仇錄》中:乾隆帝是朝臣陳世倌的兒子,是一個漢人——一個屠殺天地會阻止反清復明的忘本漢奸。

而張蒼水既然在南方沒有可能親眼看見事實,所以他的詩歌(這種文體自由發揮餘地極大,可以比喻、可以誇張,進行各種修辭)自然就不能成為證據。

最後我們來總結:莊妃年輕守寡、多爾袞好色之徒,兒子的皇位需要鞏固,滿族有相關習俗等等理由,都只能推測攝政王和皇太后有可能產生情愫,或者政治籠絡關係。而是否有下嫁的事實,沒有任何可靠文獻的記載,目前是一個歷史之謎,只能通過邏輯判斷否定不可信的材料。也許有很多人願意看到美好的愛情故事,但是我們必須要記住——那不等於歷史真相。


塔布里斯


多爾袞(1612.11.17—1650.12.31),即愛新覺羅·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清朝初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完成大清一統基業的關鍵人物,清朝入關初期的實際統治者。

  愛新覺羅·多爾袞是後金(清朝的前身)的開創者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努爾哈赤一共有十五個兒子,他臨終的時候,曾經指定他最疼愛和器重的十四子多爾袞作繼承人。可那時多爾袞才十五歲,年紀太小。八子皇太極依仗自己掌握後金八旗中的正黃旗和鑲黃旗,勢力強大,奪得了繼承權。

  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的關係之迷努爾哈赤在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去世,臨終前曾召見愛妻烏拉氏阿巴亥,似乎要授以遺命。但眾貝勒早就擔心多爾袞三兄弟力量迅速壯大,便在擁戴皇太極繼位為汗之後九個時辰,迫令阿巴亥自盡殉夫,聲稱是太祖的“遺命”。這時候,多爾袞三兄弟的處境最為艱難,他們既失去了政治依靠,又面臨著兄弟們對其所領旗分的攘奪,誰知道今後又會有什麼災禍降臨?

  皇太極繼位之後,雖未向他們開刀,但也通過三份效忠的誓詞把他們的地位貶低很多,特別是皇太極在後來一系列加強皇權的行動中,更是都處壓制他們的兩白旗勢力。連代善、阿敏和莽古爾泰三大貝勒都處處受擠,多爾袞兄弟又怎能倖免。但是,皇太極知道,若要削弱最威脅皇權的三大貝勒的權力,自己的實力還不夠,還必須拉攏和扶植一些跟他無甚利害衝突的兄弟子侄,其中就有多爾袞。

  天聰二年(1628)三月,皇太極廢黜了恃勇傲物的阿濟格之旗主,以多爾袞繼任固山貝勒。這時候,多爾袞剛滿十五歲。 少年多爾袞在夾縫中求生存,開始顯示出他善於韜晦的過人聰明。他一方面緊跟皇太極,博取他的歡心和信任,而絕不顯示自己的勃勃野心;另一方面則在戰場上顯示出超人的勇氣和才智,不斷建樹新的戰功。天聰二年(1628)二月,他初次隨皇太極出征蒙古察哈爾多羅特部,立下戰功,皇太極賜予“墨爾根岱青”的稱號,贊他既勇且智。半個月後,他就繼任了固山貝勒。

多爾袞少年得志,為他將來的進取開始奠定基礎。 天聰三年(1629),皇太極率軍攻明,多爾袞在漢兒莊、遵化、北京廣渠門諸役中奮勇當先,斬獲甚眾,一年半後,他又參加了大淩河之役,攻克堅城的功勞也有他一份。天聰八年(1634),皇太極再度攻明,多爾袞三兄弟入龍門口,在山西擄掠,結果“宣大地方,禾稼踐傷無餘,各處屋舍盡焚,取臺堡、殺人民更多,俘獲生畜無數”。

  當然,使他名聲大振的是征服朝鮮和攻擊蒙古察哈爾部之役。朝鮮和察哈爾被皇太極視為明朝的左膀右臂,是後金攻明的後顧之憂。天聰六年皇太極雖大敗察哈爾部,林丹汗走死青海大草灘,但其殘部仍散佈在長城內外,於是天聰九年(1635),皇太極便命多爾袞率軍肅清殘敵。結果他首遇林丹汗之妻囊囊太后及瑣諾木臺吉來降,又趁大霧包圍林丹汗之子額哲所部,使人勸其歸順,雙方盟誓而回。這一次出征,多爾袞不費一刀一槍,出色地完成了皇太極的使命。更具重大意義的是,多爾袞從蘇泰太后(林丹汗之妻)那兒得到了遺失二百餘年的元朝傳國玉璽,其璽“交龍為紐,光氣煥爛”,後金得之,使皇太極獲得稱帝根據及招攬人心的工具。

  果然,皇太極聞訊大喜,親率王公大臣及眾福晉等出瀋陽迎接凱旋之師,對多爾袞等亦大加褒獎。 皇太極親征朝鮮,多爾袞也在行伍之中。他率軍進攻朝鮮王子、王妃及眾大臣所居之江華島,一方面竭力勸降,一方面“戢其軍兵,無得殺戮”。對投降的朝鮮國王“嬪宮以下,頗極禮待”。這使朝鮮君臣放棄繼續抵抗,減少了雙方的殺戮。

  這兩役之後,戰局頓時改觀,皇太極除去了後顧之憂,便可全力對付明朝。他在天聰十年(1636)改國號為清,年號崇德,南面稱帝,與明朝已處在對等地位。多爾袞在這兩大戰役中所立的戰功,也使他的地位繼續上升。 正月初一新年慶賀大典時,多爾袞首率諸貝勒向皇太極行禮,這與十二年前的情形相比,可謂天壤之別。

  當年四月皇太極稱帝,論功行封,多爾袞被封為和碩睿親王,已列六王之第三位,其時年僅二十四歲。 在此之後,多爾袞幾次率師攻明,均獲輝煌戰績。崇德三年(1638)他被授予“奉命大將軍”,統率大軍破牆子嶺而入,於鉅鹿大敗明軍,明統帥盧象升戰死。然後兵分兩路,攻打山東、山西,多爾袞所部共取城三十六座,降六座,敗敵十七陣,俘獲人畜二十五萬七千多,還活捉明朝一親王、一郡王,殺五郡王等,給明朝以沉重打擊。班師之後,多爾袞得到了馬五匹、銀二萬兩的賞賜。

  崇德五年到六年,多爾袞又作為松錦決戰的主將之一走上戰場。起初,他由於違背皇太極的部署,私遣軍士探家而遭到急於破城的皇太極的責罰,但他仍以郡王的身份繼續留在軍中,一方面屢次上奏提出作戰方略,一方面率領四旗的護軍在錦州到塔山的大路上截殺,並在攻破松山後率軍圍困錦州,迫使明守將祖大壽率部至多爾袞軍前投降。松錦之戰後,明朝關外只剩下寧遠孤城,清軍入關已是時間問題。

不久,這個時機終於來到了。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亥時,皇太極“暴逝”於瀋陽清寧宮。由於他的突然死去,未對身後之事作任何安排,所以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後,正迅速醞釀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

  這時候,代善的兩紅旗勢力已經遭到削弱,他本人年過花甲,早已不問朝政。其諸子中最有才幹的嶽託和薩哈廉年輕時已過世,剩下碩託也不為代善所喜,滿達海初露頭角,還沒有什麼發言權。第三代的阿達禮和旗主羅洛渾頗不甘為人後,但崇德年間卻屢遭皇太極壓抑。由此看來,兩紅旗老的老,小的小,已喪失競爭優勢。但以代善的資歷、兩個紅旗的實力,其態度所向卻能左右事態的發展。

  皇太極生前集權的種種努力和滿族社會日益的封建化,自然也使皇太極長子豪格參加到競爭中來。從利害關係而論,兩黃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繼位,以繼續保持兩旗的優越地位。他們認為,豪格軍功多,才能較高,天聰六年已晉升為和碩貝勒,崇德元年晉肅親王,掌戶部事,與幾位叔輩平起平坐。

  皇太極在世時,為加強中央集權,大大削弱了各旗的勢力,但同時又保持著一定實力,又把正藍旗奪到自己手中,合三旗的實力遠遠強於其他旗。因此,這三旗的代表人物必然要擁戴豪格繼位。另一個競爭者便是多爾袞。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說,身後兩白旗和勇猛善戰的兩個兄弟則是堅強的後盾,而且,正紅旗、正藍旗和正黃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還有一個人也不容忽視,他就是鑲藍旗主濟爾哈朗。

雖然他不大可能參與競爭,但他的向背卻對其他各派系有重大影響,無論他傾向哪一方,都會使力量的天平發生傾斜。

  平心而論,皇太極遺留下的空位,只有三個人具備繼承的資格:代善、豪格、多爾袞。但實際上競爭最激烈的是後兩人。就這兩人來說,豪格居長子地位,實力略強,這不僅因為他據有三旗,而且由於代善和濟爾哈朗已經感到多爾袞的咄咄逼人,從而準備投豪格的票了。

  果然,皇太極死後不久,雙方就開始積極活動,進而由幕後轉為公開。

  兩黃旗大臣圖爾格、索尼、圖賴、錫翰等議立豪格,密謀良久,並找到濟爾哈朗,謀求他的支持。而兩白旗的阿濟格和多鐸也找到多爾袞,表示支持他即位,並告訴他不用害怕兩黃旗大臣。雙方活動頻繁,氣氛日益緊張,首先提出立豪格的圖爾格下令其親兵弓上弦、刀出鞘,護住家門,以防萬一。

  是年八月十四日,諸王大臣在崇政殿集會,討論皇位繼承問題。這個問題是否能和平解決,直接關係到八旗的安危和清皇朝的未來。兩黃旗大臣已經迫不及待,他們一方面派人劍拔弩張,包圍了崇政殿;另一方面手扶劍柄,闖入大殿,率先倡言立皇子,但被多爾袞以不合規矩喝退。這時,阿濟格和多鐸接著出來勸多爾袞即位,但多爾袞觀察形勢,沒有立即答應。多鐸轉而又提代善為候選人,代善則以“年老體衰”為由力辭,既提出多爾袞,又提出豪格,意見模稜兩可。

  豪格見自己不能順利被通過,便以退席相威脅。兩黃旗大臣也紛紛離座,按劍向前,表示:“如若不立皇帝之子,我們寧可死,從先帝於地下!”代善見有火併之勢,連忙退出,阿濟格也隨他而去。多爾袞見此情形,感到立自己為帝已不可能,迅速提出他的意見,主張立皇太極幼子福臨為帝,他自己和濟爾哈朗為左右輔政,待其年長後歸政。

  這一建議,大出眾人所料。立了皇子,兩黃旗大臣的嘴就被堵上了,豪格心中不快,卻又說不出口。多爾袞以退為進,自己讓了一步,但作為輔政王,也是實際掌權者。濟爾哈朗沒想到自己也沾了光,當然不會反對。代善只求大局安穩,個人本無爭位之念,對此方案也不表示異議。這樣,這個妥協方案就為各方所接受了,但由此而形成的新的政治格局卻對今後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政局起著巨大影響。

多爾袞之所以選中福臨為帝,曾被某些騷人墨客扯到他與其母莊妃的“風流韻事”上。實際上,多爾袞之所以選中福臨,一是由於他年甫六齡,易於控制,而排除了豪格,因而也排除了葉布舒、碩塞諸皇子;二是由於其母永福宮莊妃深得皇太極之寵,地位較高,選其子為帝更易為諸大臣所接受,甚至可以說是符合先帝的心願。當然,麟趾宮貴妃的名號雖高於莊妃,但她的實際地位並不高,所以她才兩歲的幼子博穆博果爾也不可能被選中。同時,輔政王的人選也代表了各方勢力的均衡。既然黃、白二旗是主要競爭對手,福臨即位便已代表了兩黃和正藍旗的利益,多爾袞出任輔政則是必然之事。

  但他一人上臺恐怕也得不到對手的同意,所以便拉上濟爾哈朗。在對方看來,這是抑制多爾袞的中間派,在多爾袞想來,此人又比較好對付。而對下層臣民而言,多爾袞和濟爾哈朗是皇太極晚年最信任、最重用的人,許多政務都由他們二人帶頭處理,所以對他們出任攝政也並不感意外。

  就這樣,多爾袞妥善地處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爭奪問題,自己也向權力的頂峰邁進了一步。隨後,統治集團處理了反對這種新格局的艾度禮、碩託、阿達禮、豪格及其下屬,穩固了新的統治。多爾袞的這一方案,在客觀上避免了八旗內亂,保存了實力,維護了上層統治集團的基本一致。當然,他這一提案,是自己爭奪皇位不易得逞之後才提出來的,是在兩黃旗大臣“佩劍向前”的逼人形勢下提出的中策或下策,而並非是他一開始就高瞻遠矚、具有極廣闊的胸襟。

  孝莊和小叔子多爾袞之間的情感糾葛描繪得悽美纏綿。他們是不是一見鍾情的痴情男女?他們的愛情能否修成正果?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

  歷史上對於莊妃和多爾袞的關係一共有三種猜測。一說兩人在皇太極駕崩之後就結了婚,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種說法是兩個人非但沒有結婚,還相守以禮,保持著純粹的皇嫂與小叔子的關係。第三種是兩個人沒結婚,而是非法同居了,保持著情人關係。《孝莊秘史》裡面取的是第三種說法。

在《孝莊秘史》中,多爾袞與孝莊兩人偶然相識在蒙古大草原上,多爾袞對美麗的孝莊一見鍾情,於是對著敖包互許終身。情節美則美矣,可惜根據史料考證,一見鍾情這件事卻不大可能發生。因為多爾袞在建州女真,孝莊在科爾沁(蒙古),兩人之間相隔數百里,連見一面也是很困難的。

  兩人第一次見面應該是在孝莊的姑姑哲哲與皇太極的婚禮上。那時多爾袞三歲,孝莊兩歲。別說一見鍾情了,兩三歲的小孩記不記事還是個問題。那會不會是二見鍾情呢?也不可能。兩人第二次會面時,孝莊10歲,多爾袞11歲。那天,多爾袞在那忙著結婚呢。不過新娘子不是孝莊,而是同部落的其他小女子。三見鍾情就更不可能了。

  這回輪到莊妃結婚了,12歲的她嫁給了皇太極。我們現在覺得12歲一小孩,結什麼婚呀?但遊牧民族以食肉為主,激素分泌過多,所以小孩發育很早。不論男女,12歲算是大齡青年了,再不結婚就嫁不出去了。所以孝莊12歲出嫁,是合情合理的。這樣一來,才見了三次面的兩人就已經各自結了婚。

  像電視劇說的那樣,多爾袞和孝莊原來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皇太極跑來橫刀奪愛,是極不現實的說法。事實上對孝莊來講,她的婚姻本身無關愛情。每個蒙古女子的婚姻都承載著民族的使命。任何一個科爾沁部落的女人都是抱著沉重的使命出嫁的。滿蒙聯姻不是一個偶然現象。蒙古族曾經是個戰無不勝的民族,大蒙古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但這個帝國不到百年就衰亡了。蒙古分化成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塊。

孝莊所在的科爾沁部落是在漠南東邊的一個分支。科爾沁部落不善打仗,偏偏強鄰又多。東有大金、西有察哈爾,再加上南方的大明朝,哪一個都得罪不起,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依附於建州女真。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科爾沁蒙古的首領認為僅靠自己部落的男子漢是難以帶領民族重新崛起的。唯一的辦法是改變人種。所以,他們才心甘情願地將部落裡所有美女都嫁給建州女真,讓滿州人的血液裡流淌著一半蒙古人的血,再由滿蒙聯合收復被漢族人奪去的江山。科爾沁部落的每個女人都是帶著這樣的目的出嫁的。

  所以,多爾袞與孝莊之間並沒有什麼一見鍾情、生死相許。當然首先是沒有機會,在集體聚會上見過三次的兩個人,就要愛得死去活來是不太現實的。其次是沒有合理性。對科爾沁部落的女人而言,婚姻是一種使命的達成。愛情,從來沒想過。

  皇太極死後,又是一場汗位爭奪戰。多爾袞與豪格兩個人實力旗鼓相當,要是兩人真幹起來,滿清非得亡國不可。無奈雙方決定各退一步,另立別的皇子。經過孝莊從中斡旋,福臨繼承了皇位。小皇帝尚年幼,攝政王多爾袞大權獨攬,政權易主隨時都可能出現。莊妃如何保住自己兒子的皇位?她必須得嫁給多爾袞,這多少有些政治婚姻的味道。

  說莊妃嫁給了多爾袞,有三條證據。一個論據是明末清初抗清將領張煌言的《建夷宮詞》中寫道,“上壽稱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上壽”就是祝壽的意思,所以應該在說一個壽宴。“合巹”是古代少數民族結婚時候的一種習俗,有點像現代的交杯酒的意思。“慈寧宮裡爛盈門”,就是說太后宮裡的人都非常高興。“大禮恭逢太后婚”,這個就說得特別清楚了。就是皇太后的壽辰與婚宴在一起辦的意思。

  第二個證據是多爾袞稱謂的變化,從“輔政王”到“攝政王”,到最後的“皇父攝政王”,稱謂的變化是大有講究的。最後稱“皇父攝政王”是孝莊和多爾袞結婚的一個重要證據。這恰恰證明了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兩個人的關係從隱秘到公開的過程。還有一點是,清朝的三大皇家陵園分別為清北陵、清東陵和清西陵。皇太極的墓地位於遼寧瀋陽的清北陵,而孝莊被葬在了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兩地相距400多公里。按照清朝早期喪葬制度,皇后無論是死在皇帝之前,還是死在皇帝之後,那都是要和皇帝進行合葬。孝莊沒有和皇太極合葬,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幾分端倪。

  電視劇中,多爾袞好像很痴情。除了自己很不願意地討了一個小玉兒做老婆外,就沒討過老婆。實際上不算上孝莊,多爾袞有妻妾10人。但他總共就一個女兒,沒有男性後代。而且在松錦大戰後,多爾袞元氣大傷,再生不出孩子來了。這一點也是孝莊皇太后敢於嫁給他的原因之一。因為知道跟他不可能生出孩子來,真要是生出來了那算是皇子還是親王?正因為多爾袞不能再生育,所以他們的婚姻不會對孝莊跟皇太極的兒子福臨造成威脅。這樣看來他們的婚姻,多少有點名不副實。而且多爾袞短壽,不到39週歲就病死了。

  多爾袞死後,輔佐13歲的順治的重擔全落在了孝莊身上。她以她的智慧和膽識,扶持著年幼的順治度過了皇位交替的暴風疾雨,又輔佐孫子康熙登基,實現政權易手。她在風雨兼程中度過了坎坷波折的一生,留給後世一個美麗的傳奇。








周朝文DMU


清朝睿親王多爾袞,生於1612年,卒於1650年,享年39歲。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一生極富傳奇色彩,聰慧多智,文武雙全,幫助皇太極成就大業,功勞卓著。1644年,清朝入關,定鼎中原,多爾袞成為攝政王,當時順治帝福臨只有6歲,多爾袞是清朝入關時的最高領導者,是清王朝政治舞臺上指點江山的主角,是清朝王爺中最出類拔萃的一位。

孝莊太后—布木布泰,生於1613年,卒於1687年,享年75歲,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落人。1625年,13歲的布木布泰嫁給了33歲的皇太極,她的親姑姑和親姐姐也都先後嫁給了皇太極,也就是說她們姑侄三人共侍一夫。1636年,皇太極稱帝,建立大清朝,封布木布泰為莊妃。1638年,莊妃為皇太極生下皇九子福臨。1643年,皇太極病逝,經過激烈的皇位爭奪鬥爭,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和皇太極的十四弟多爾袞放棄了皇位爭奪,採取了妥協方案,擁立了皇太極的皇九子福臨繼位為帝,多爾袞為攝政王。因此福臨的生母莊妃就成為了皇太后,即孝莊太后。

在清史中有許多歷史謎團,而太后下嫁,即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就是其中之一。福臨能夠繼位為帝,即日後的順治帝,多爾袞是擁立有功的。福臨即位時年僅6歲,孝莊太后與順治帝孤兒寡母,大清江山和朝廷大政完全交給了攝政王多爾袞,多爾袞又文武雙全,聰慧睿智,朝政大事完全包辦了。由於多爾袞是攝政王,自然入宮的機會比較多,與孝莊太后接觸的機會也比較多,歷史上對多爾袞與孝莊太后的傳聞也就比較多,後人們有許多的軼事與野史,編排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其證據就有多爾袞的身份由攝政王—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再有就是孝莊太后死後,沒有與皇太極合葬於瀋陽的昭陵,而是與兒子福臨、孫子玄燁(康熙帝)葬於河北遵化的清東陵。

但是,正史當中沒有明文記載著孝莊太后嫁給了攝政王多爾袞,也沒有其它有力的證據能證明孝莊太后與多爾袞成婚了,因此不能說明多爾袞與孝莊太后做過名正言順的夫妻。那麼,還是讓太后下嫁作為清史中的一個歷史之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