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主動改變,總好過庸庸碌碌

《被討厭的勇氣》:主動改變,總好過庸庸碌碌

文|青兒的書影世界

因為疫情,呆在家裡,正好滿足了不想和人打交道的心理。但也為此長期煩惱:生而為人,你總不能一直討厭人際關係吧?

讀這本書,完全是被樊登的一段話吸引了。他說:

《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能量,而是,如果這能讓你的生命綻放得更美,即使改變的勇氣可能被人討厭,也要用雙手雙腳堅定地向它走去。

雖然知道變成一個陽光,正面的人會好,但是人已經習慣了當下的人設,改變往往也意味著風險,所以改變需要勇氣,於是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變得幸福的可能。

一本心理學書籍,聽起來這麼激勵,誰不想幸福呢?決定打開看看。

本書是由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和作家古賀史健所寫,裡面哲人運用的思想正是“ 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心理學。

岸見一郎說:阿德勒心理學是關於勇氣的心理學。

在這本書裡,作者告訴我們,

人為什麼會煩惱?

如何擺脫這些煩惱?

怎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整本書體現了四個字:主動改變。體現的是一種創造精神。這不正是我的解藥嗎?

《被討厭的勇氣》:主動改變,總好過庸庸碌碌


一、人為什麼會煩惱?


生活中,我們免不了和人打交道。

阿德勒說:人的一切煩惱皆來自於人際關係。


我們討厭自己,感覺自己沒啥優點,是因為跟別人比較後,心理產生落差引起的。比如自卑。

我有一個朋友,身材不足1.5米,卻穿著恨天高的鞋子,整個腳快立起來了。她說:“我也不想這樣,很痛苦,三年下來,我的腳快變形了,和別人在一起,心理上就感覺矮了她們一截。”

很奇怪的是,後來再見她時,她竟然找了一個身高1.8米的法國男朋友,高跟鞋也不穿了,一身休閒打扮,笑容也綻開了。男朋友和她說:“ 男矮點怕啥,給人一種小鳥依人感覺也是你的優勢,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做你自己就好。”

這位朋友是幸運的,幫她打開了心結,不再懼怕別人的眼光,突破了自己。

除自卑外,很多人還會存在因為人際關係帶來的其它煩惱,比如,我們不想去一個地方,往往是那裡有不想面對的人際關係存在。

去人多的地方,總感覺別人的狂歡和自己無關,一個人待著,又覺得孤孤單單,被周圍的人忽略的滋味也很不好受,於是煩惱倍增,想改變。我們沒有上面提到的那位朋友那麼幸運,大部分人需要自己主動去改變。

《被討厭的勇氣》:主動改變,總好過庸庸碌碌


那麼,這種因為人際關係產生的煩惱是怎麼來的呢?

因為認可欲,大多數人,需要在他人的認可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在認可欲驅使下,我們愛跟周圍的人比較,發現別人的生活都可圈可點,家庭、工作、社交、財富等等,每個人曬出來的一面都比你的好,你能不焦慮嗎?能不自卑嗎?我們認為的世俗的成功就是得到別人的認可。所以,這種意識造就了很多人的煩惱。

看到別人比自己強,產生自卑很正常。

阿德勒認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和別人比較。因為這樣的你是不自由的,你是在被“認可欲”利用的工具。


生活中,不知道你又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景?本來對自己還挺滿意的,可是一聽到朋友升職,買房的消息,心裡就會很失落。不該是祝福嗎?怎麼就聽不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好呢?因為你把與對方的關係當成了競爭關係,用對方的成功襯托自己的失敗,人都活成工具了,失去了自由,你能不痛苦嗎?

再反過來,你升職了,別人還在原地踏步,你會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很幸福,這種比出來幸福是幸福嗎?

《被討厭的勇氣》:主動改變,總好過庸庸碌碌


二、怎樣擺脫這些煩惱?


要想擺脫這種苦惱的人際關係,就要做好課題分離,活出自由。

很多人都有認可欲,需要在他人的認可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比如,在學習社群裡,我把老師講的內容做了一份思維導圖分享給大家,大家誇我,我被認可了,會很高興,因為我會覺得我對大家有用。

但是阿德勒心理學否定尋求他人的認可。

因為換取別人的認可,需要“滿足別人的期待”這一手段,結果就會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在意別人的“眼光”,註定失去幸福和自由。

生活中,對我們無法輕易改變的現實,比如身高,長相,家庭背景等等,我們可以通過自我接納、主動改變對自我價值的判斷。

發現自己有不足,就去尋找其他方面的優越性,培養一個或幾個突出的優點,足以讓自己不那麼在意這個缺點,像學習特別厲害,文章寫得特別好等等。有句話說的是,上帝為你關上一道門,也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被討厭的勇氣》:主動改變,總好過庸庸碌碌


怎樣才能少生煩惱?阿德勒提出一個方法:課題分離。

比如說,父母催婚,如果你不順從他們,違背了父母的期待,父母就會感到失望,怎麼辦?你會因為不讓他們失望就選擇結婚嗎?你一旦答應了,那你的煩惱也會隨之而來。你可以和父母好好談談,但不要因為怕他們失望就去增加自己的煩惱。

父母需要自己去消化自己的不滿情緒,而不是你答應結婚。

課題分離就是,不去幹涉別人的事情,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事情。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我喜歡你,但與你無關!

對一個人好的時候,我願意真心真意對別人好,這是我的事情;但是別人怎麼對我,這是別人的事情,我們管不了,也沒必要糾結。一旦糾結我對你好,你對我並不善良,那麼你就會陷入一種回報式思維當中。依然沒做到課題分離。

生活中,不管是試圖改變別人,還是追求別人的認可,學會課題分離,試著用這個思維看待問題,生活會輕鬆好多。

《被討厭的勇氣》:主動改變,總好過庸庸碌碌


如何獲得幸福的路徑?找到共同體感覺

說完課題分離,你有沒有覺得,如果大家都這樣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不就淡化了嗎?對,確實是這樣,所以,

課題分離,只是人際關係的起點。

而人際關係的終點是共同體感覺。

把他人看作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就叫共同體感覺。是找到一種“我可以在這裡”的歸屬感。

比如一個孩子在學校,經常受欺負、交不到好朋友、功課不好或者根本無法適應學校這個系統,那麼他就無法對學校這個“共同體”產生歸屬感。

如果孩子在學校找不到歸屬感,他就有可能逃避到更小的共同體中,比如家裡,而且還會一直躲在裡面不願意出來。

有的父母讓孩子出去打工,體驗打工的辛苦,那麼他就會明白自己在學校中所受的苦根本算不上什麼,也就選擇回去上學了。

所以,當我們遇到人際關係的困惑時,讓自己走到別的共同體去,換個地方,換個環境,心情也會好很多。

歸屬感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手去獲得。

《被討厭的勇氣》:主動改變,總好過庸庸碌碌


三、怎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不批評,不表揚,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立場。


我們表揚或批評他人只有“用糖還是用鞭子”的區別,其實背後的目的都是操縱。

希望被別人表揚或者反過來想要去表揚別人,這是一種把一切人際關係都理解成“縱向關係”的證明。什麼樣的關係才是“縱向關係”?

一般來說,父母對孩子,領導對下屬,這種有上下高低之分的關係都屬於縱向關係。

舉個例子,父母對孩子,孩子沉迷遊戲,你以家長的身份狠狠地揍了他一頓,孩子會因為害怕不去玩遊戲。但是,他如果想去別的事情,就可能會用討好的方式和你說話,或者壓根就不和你說,揹著你去做。

但是,如果你以朋友的方式和孩子說沉迷遊戲這件事的利弊,孩子往往會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這種改變是發自內心的。以後再遇到別的事情,他也會主動尋求你的幫助,而不是尋求你的認可討好你。

用這種平等的關係和家人相處,家庭關係會變得和睦許多。

《被討厭的勇氣》:主動改變,總好過庸庸碌碌


再舉個例子,在公司上班,你會怎樣看待自己和老闆的關係?如果你會認為是上下級關係,那麼做事就是為了獲得老闆獎勵,這是很現實很常見的職員心理狀態,如果沒有得到老闆足夠的獎勵,就會認為:“ 這老闆太狠,把我們當牲口一樣使喚。”

如果把你們的關係看作橫向關係,那你做事想的是:“ 我工作不是為了討領導歡心,我只想怎樣做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用這種橫向關係看待彼此,職場上也會少生很多煩惱。

看待人際關係的不同,對人的思考驅動力也是不一樣的,前者關注點更多的是外界,後者關注的是內心。

這有點類似於《高效能人士》一書裡提到的關注圈和影響圈。關注圈裡有很多我們不能控制的因素,比如老闆。而且過多地關注外界,精力也會分散,而自己能決定的影響圈就會因為缺少經營變小,內在不足,自身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

有著認可欲的人一般更在意關注圈,比較追求功名利祿,這樣的人會把人際關係看作縱向關係。

阿德勒心理學反對一切“縱向關係”,提倡把所有的人際關係都看作“橫向關係”。


當然,不在乎別人的認可,想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這需要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主動改變,總好過庸庸碌碌


結語:

改變並不容易,它需要勇氣,更需要面對風險。

說需要勇氣,是因為要打破自己原有的習慣,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在確定性的安全下,很難踏出那一步.

說需要面對風險,是因為我們需要開展新的人設去面對其他人,在新的人設下我們需要用什麼方式與人相處?又怎樣讓別人接受一個全新的自己?這些都是要考慮的。

生活的路上充滿著各種挑戰,你若不堅強,沒人幫你分擔。你若不努力,也沒人給你讓路。你若不自信,也沒人替你勇敢。

想要自由,就需要被人討厭的勇氣,這份勇氣包括:不怕被黑,不怕試錯,甚至不怕丟掉性命的擔當。

《被討厭的勇氣》:主動改變,總好過庸庸碌碌

主動改變,總好過庸庸碌碌。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全文完——

注:以上配圖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