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秦嶺風來,石泉點染,滿目蒼翠。

一路走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

新徵程上,不管亂雲飛渡、風吹浪打,新時代的領路人帶領我們繼續書寫偉大奮鬥的歷史新篇章,為建設一個更加繁榮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陝西省石泉建縣於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25年),因“城南石隙多泉、徑流不息”而得名。石泉縣是國家衛生縣城、省級園林縣城;是秦巴漢水生態旅遊重要目的地,素有“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之稱;是西部第一蠶桑產業大縣,被譽為“絲路之源、金蠶之鄉”;是國家南水北調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西部重要的電力能源基地;是先秦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縱橫學派鼻祖鬼谷子在石泉縣修煉授徒,又稱鬼谷子故里。

在陝西各地盛行的民俗文化鎮村當中,經歷幾年的市場洗禮和發展,如今能夠存活下來的確實不多。不過,在陝西省安康市旅遊名縣的石泉縣,還有一座鮮為人熟知的小鎮,那就是中壩作坊小鎮。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中壩作坊小鎮位於陝西安康市石泉縣南部,從石泉縣城順漢江而下20公里處,小鎮往西10公里可至中壩大峽谷景區。和別的人造小鎮不太一樣的是,中壩作坊小鎮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白牆灰瓦的原始村落,沿路都是綠油油茶葉園。

走進中壩作坊小鎮,你能感受到秦楚原始農耕文化的魅力。這裡曾是漢江邊茶馬古道的古老驛站,中壩的富硒茶正是從這裡沿著漢江南下北上,享譽九州;這裡還是金蠶之鄉,早在漢代,這裡的絲綢就已經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走向世界……漫步在中壩作坊小鎮,聆聽著從古老的72傳統老作坊(磨坊、油坊、粉坊、酒坊、染坊、醋坊、絲坊、糖坊、豆腐坊、掛麵坊、中藥坊、鐵匠鋪……)裡傳出的悠揚吆喝聲,彷彿又將人們帶回了那個神秘小鎮昔日千年的繁華里。

傳統與現代、原始與時尚、歷史與今天……在中壩作坊小鎮碰撞出一道道絢麗的風景,讓人值得期待。

中壩作坊小鎮看起來和袁家村這樣的民俗村差不多,不過手工藝的體驗倒是很獨特,比如草鞋的製作就已經很少見了,即將正式開業的這個地方,會是一個不一樣的鄉村旅遊體驗地麼?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街區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舊時水井,吃水勿忘挖井人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電影《舉起手來》的馬車道具跑在這裡來了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舊時佛龕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風情街”於2019年10月初對外開放,展出的一系列涉及人民生產生活的老物件,形象反映了時代變遷和發展進步。

陝南民俗風情街內有農耕館、匠具館、影視館、紅色記憶館等八個博物館,每個館內都陳列了許多跟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老物件,承載著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人的回憶。“三轉一響”就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結婚時,女方要求男方家庭的“標配”,反映了在那一時期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據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風情街總策劃師陳飛先生介紹: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農村有一個奔小康的標準,就是三轉一響,三轉一響就是一個加重自行車,縫紉機、手錶、還有這雙卡錄音機。從過去最早的傳統的一個普通的農具到木犁、鐵犁,然後到拖拉機一個歷程,(見證)到社會發展的一個進步。

在農耕館內,各種樣式和不同功能的舊鋤頭,手扶拖拉機以及其他傳統農具,則反映了生產力的發展。雖然現在現代化農業機械已經在農村廣泛使用,但一些傳統農具依然還發揮著它的作用。比如年齡大的可以瞭解一下過去,追憶一下童年的故事,而老年人帶著自己的孩子,可以在這裡講他童年的故事,可以讓孩子瞭解一下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些發展。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農耕文化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區總策劃陳飛的簡介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舊時剃頭擔子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陝南家畜不多見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古時漁船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連環畫,兒時記憶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飛鴿自行車,上世紀70、80年代很火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晚清民國的“寶馬”,達官顯貴才能享用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革命年代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打漁工具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農耕文化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戰爭風雲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區堪稱傳統民俗文化的“典範”,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不斷演進的獨特民俗風貌和觀念形態,其中的共同精神、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是形成群體認同的重要支撐。但是,隨著時代發展,許多傳統文化誕生和存續的社會環境發生變化,要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就必須讓其融入現代社會生活,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尤為緊迫。“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於文化人的時代任務。”應當說,用互聯網遊戲的方式傳播民俗節日文化正是一種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如今年輕人追求新潮、個性和時尚,這種傾向在任何年代都是相同的,我們這個年代的“新”就是電子遊戲、互聯網產品等,“舊酒”雖醇,無“新瓶”卻賣不出去。要讓傳統節日及民俗風貌更具時代感、趣味性,讓口口相傳的模式轉化為新的傳播途徑,對傳統文化進行二次創新,年輕一代自然有興趣去了解。

據悉,陝南民俗風情街建成開放後,八個民俗博物館與七十二作坊相得益彰,使中壩作坊小鎮的文化內涵更為豐富。

遊客在這裡,不僅可以見識到各種老物件和老手藝,瞭解陝南民俗文化,也能從中感受社會的發展進步與時代變遷。讓當下的群眾認識到,堅持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化,事關國運興衰、民族存續。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舊時水桶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中藥鋪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舊時木工用具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晚清民國 傢俱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清代老照片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連環畫 小兒書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圖像館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上世紀70年代電影放映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據瞭解,作為陝南民俗風情街的創始人,陳飛從十幾年前就開始收集各種老舊物品,不管是穿的衣服、用的工具,還是各種書籍、錢幣,只要是別人用不著的,他都會收集回來。在他看來,這些老舊物件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歷史見證,對於遊客也有著比較大的吸引力,咱們現在的年輕人更應該珍惜咱們來之不易的機會,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找尋兒時記憶

相關鏈接;

陝南民俗街位於石泉中壩作坊小鎮是由《庖湯宴》傳承人陳國盛及《安康福》創始人、陝西省收藏家協會理事、中國福文化研究院院長陳飛與陝西巴人旅遊公司共同投資建設項目。一期總投資600餘萬元,其中藏品收藏400多萬元,街區裝修等200餘萬元。總佔地肆千餘平方米。其中室內館2600餘平方米,室外展示區1800餘平方米。主要分佈有,街拍展示區、遊客互動區、休息區、室內博物館、《安康福》展示廳、道具服裝租售等。

陝南民俗街以陝南民俗為主體,影視道具為輔助。集聚明、清、抗戰時期、解放初期、文革時期民俗及紅色教育為主藏品展示。滿足各年齡段遊客在旅遊中追憶、學習、娛樂、休閒為一體的文化項目。

藏品博物館分別為

庖湯宴展示——以殺年豬、庖湯宴原形展示

圖像影視館——一千餘本小人書、膠片電影放映、抗戰器材展示、影視道具、影視器材等

秦巴養身館——秦巴山中藥材及中藥房藏品展示

陝南民俗館——民俗傢俱、生活用具展示

漢江漁家館——漁翁打魚用品展示

紅色記憶館——八百多枚領袖紀念章及紀念用品、紅色革命用品展示

獨具匠心館——傳統匠具展示

中壩農耕館——從傳統農具到近代農耕用具展示

道具租售館——道具服裝租賃、紀念章、紀念品、藏品出售

安康福展廳——《安康福》系列產品銷售,《安康福》書畫作品銷售

街拍展示區——以大型民俗藏品原景展示供遊客拍照。

休息區——遊客休息、品茶、欣賞傳統茶藝。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在這裡“遊中追憶,娛裡求知”。陶醉、感悟歷史之變遷,將傳統文化發揚、傳承……(盧劍利發自陝西安康石泉中壩作坊小鎮)

-------------------------------------------------------

記住“鄉愁”把根留住---走進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陝南民俗街”


傳媒新銳盧劍利,男,1973年4月生,從事新聞文化與書畫傳媒事業30年,大秦嶺文化學者。先後榮獲中國新聞獎、中國晚報新聞獎、陝西新聞獎、西安新聞獎等20多項,著述有50萬字散文集《大美秦嶺》,雜文集《硯邊雜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