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就餐那些事兒

細節形成習慣,習慣決定人的命運,為培養學生養成文明就餐的良好習慣,保證身體健康,就要有特定的禮儀,下面我就說說我和我們學生關於就餐的那些事兒。

手勢語言的變化

最開始生活教育部指定的手勢語言是“一湯二菜三饅頭”,我們孩子實際使用時,就會出現個別學生一下記不住,想用時卡殼了,著急地滿頭汗就是不知道怎麼表達,別的學生看到想笑,餐桌就會亂……

我和孩子們就商量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有孩子就說:“老師,我想起來一個絕妙的注意,剪刀石頭布!剪刀就是菜,石頭是饅頭,布是湯。”大家一下歡呼起來“對”“真棒”“太好了”“這我們能記住!”,就這樣我們的手勢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又快有愉悅的解決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具備基本的禮儀,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現在任何場合任何地點,周圍的人會覺得你是個很有品位、替別人著想的人,那麼我們如何來培養孩子好的餐桌禮儀呢?對於孩子,我們的要求應該明確而具體,讓孩子知道怎麼做是對的,怎麼做是錯的。我們制訂了詳細的用餐細則,讓孩子們有法可依,也做到有法必依。

1、 在吃飯過程中沒有特殊情況不要離開座位,避免在餐廳通道中碰撞。

2、 吃飯時專心吃飯,不做與吃飯無關的事情,例如邊吃飯邊看書。

3、 吃飯時注意文明禮儀:坐姿端正,不能亂動;夾菜、舀飯仔細,不掉飯菜,嘴裡含著飯菜時不說話等。

4、 飯盒裡的飯菜儘量吃完,實現光盤,不挑食,蔬菜和肉都吃,均衡營養長得好。

5、負責舀湯的同學合理分配,不能一下子太多湯,以免湯溢出飯盒灑落地面,喝湯時儘量不發出聲音。

6、吃完飯後,湯匙放在飯盒裡,放飯盒時動作要輕,儘量不要發出聲音。每餐桌安排兩人收拾餐具後統一送到收餐點。

7、沒有吃完的飯菜小心倒在一個空盆裡,如果飯菜掉在盆邊,自己拿勺子清掃乾淨。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從觀念上讓孩子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從而學會去珍惜。浪費糧食的孩子,往往不知道食物是怎樣產生出來的,他們只知道有錢就可以買到很多食物。我們早晚進餐廳前,列隊後大家一齊背古詩《憫農二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利用空暇時間給孩子講解農民是怎樣播種、鋤草、施肥、澆水的,讓孩子體驗“粒粒皆辛苦”。

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飯菜;不在吃飯的時候,邊說話邊吃飯;跟孩子們強調不要挑食,學校裡的飯菜,都是經過營養師的精心調配後做出來的,都是有利於身體成長的。

文明就餐禮儀不是天生的,只能通過別人的傳授,而滿懷愛心來教給孩子的,現在是我們。教孩子禮儀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懷著一顆愛心,溫柔地去教。我相信假以時日,我們的孩子們都會成為一個個小淑女小紳士!

學校就餐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