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能與呂布戰十餘回合,在三國前期是什麼水準?

富元製作


這裡說的是《三國演義》。

首先指出一點的是三英戰呂布之前公孫瓚和呂布交過手,但是沒能支持十餘回合,嘉靖本演義的描述是:“布睜目大叫,揮戟來戰。戰兩合,瓚撥回馬,速慌而走。”毛本演義的描述是:“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這裡的戰不數合應該是不到五個回合,因為後面磐河之戰公孫瓚在文丑手下差不多能支撐10個回合,而呂布的武力肯定強過文丑很多。

那麼就以毛本演義的公孫瓚在呂布手下能支持五個回合來說一說公孫瓚的武力大概在什麼水平?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時候的呂布正是其一生武力的巔峰時期,公孫瓚能支持五個回合武力其實已經相當不弱了,如果拿演義中的大將來比較的話,我認為他和曹操麾下李典的武力差不多,這麼說是有一定根據的。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個三國二十四猛將榜,公孫瓚肯定是一個也比不了,其他未能上榜的比如華雄、淩統、樂進、臧霸、程普等人的武力也應該強過他,李典的武力則不如提到的這幾個人,但是比于禁卻要厲害一點。

演義中李典曾和趙雲交手十餘回合後“料敵不過”退走,趙雲武力雖強,但是和巔峰時期的呂布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公孫瓚能在呂布手下支持五個回合,在趙雲手下支持十幾個回合問題不大,所以比較之下他的武力當和李典伯仲之間。

公孫瓚打仗喜歡衝鋒在前,這同他長期率白馬義從和北方遊牧民族作戰有關,當然也和他麾下缺少武力出眾的猛將有關,因為最能打的不是別人,恰恰是他這位主公,所以演義中面對呂布和文丑都是公孫瓚自己出戰。

如果不算猛將,只是諸侯之間比較武力的話,除了呂布和孫策之外,能和公孫瓚相提並論的估計也就只有孫堅和劉備了(孫堅在正史中雖然厲害,但是在演義中卻被弱化了很多)。


百丈之溪


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雖然敗北,但勇氣可贊。十八路諸獨此一人置生死於度外,親自博戰天下第一勇士,可見若在壯年公孫瓚白馬將軍的稱號自當名不虛傳。論武藝,三國諸侯級別裡能上陣衝鋒陷陣,斬將奪旗的屈指可數,袁紹是一個,(曾磐河一人對劉、關、張三人,只不過驚得魂飛天外,寶刀落地罷了)。劉備算一個,曾參加三英戰呂布,而且還起到關鍵作用,再就是公孫瓚了。可惜公孫瓚不是真英雄大丈夫,不然開始為何不識桃園兄弟和趙子龍,若能驅使得四人,再尋訪一天下名士為股肱,何愁不能統一北方,成為中興霸主。可惜公孫瓚的氣度胸量有限,也只能在諸侯面前曇花一現,不過那也是畢竟親自與呂布交過手,也算是一登龍門身價十倍了。


天山月3


首先要更正題主問題裡一個小錯誤,公孫瓚只和呂布打了幾個回合,當然這個表現也算不錯了,在演義中大致可以算二流偏上水平。

在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呂布在虎牢關下大展神威,先是五合殺死河內名將方悅。接著上黨太守張楊的部將穆順出馬,被呂布一戟刺死。隨後北海太守孔融手下大將武安國揮錘上陣,和呂布戰了十多合以後被一戟砍斷手腕敗下陣來。

公孫瓚看了不服,親自出馬迎戰呂布。結果戰不數合公孫瓚就不敵敗走,呂布飛馬追上,剛要舉戟刺公孫瓚後心,張飛出馬抵住,救下了公孫瓚。所以公孫瓚只和呂布打了幾個回合,並沒有十餘合。但是公孫瓚這個表現也算不錯了。

虎牢關之戰呂布正好處於巔峰時期,即使面對關羽、張飛兩人聯手也可以戰上一陣。而在滎陽之戰呂布面對夏侯惇時,兩人戰不數合以後,李傕、郭汜兩人從兩翼殺來,曹操剛命夏侯淵、曹仁率兵迎戰,夏侯惇已經敗下陣去。從這裡看,夏侯惇遇到巔峰時期的呂布也就能堅持十個回合左右。

夏侯惇在演義中也是一員猛將,曾經戰平張遼,擊敗高順,殺死了徐榮、橋蕤、曹性等人,面對關羽也能打上一陣,其武藝足以躋身一流之列。結果面對呂布卻如此不堪一擊,其武藝之強可見一斑。

根據和呂布交手結果看,公孫瓚的武藝要比夏侯惇略遜一籌,大致屬於二流水平。在此後的磐河之戰公孫瓚遇到文丑,則是堅持了十多個回合。表現要優於遇到馬超八九合就敗走的于禁,因此在二流裡公孫瓚屬於比較強的那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