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畢業後,讀博士難嗎?

小x樹s林l


在中國讀博士真的很難,一是,需要學習過程中,還要掙生活費;二是還要完全靠自己搞研究,導師基本上沒有多大作用,而且還是導師的廉價勞動力。三是發文章還要花錢。也許有朋友說,你的文章有水平了可以向高水平雜誌發表,不花錢。請問,在有科研論文壓力條件下,在全國這麼多在讀博士,能有幾個在高水平的雜誌上發表論文?每年各個所謂的高水平雜誌還有不少高校的關係稿?四是,畢業不一定就能找到好工作,讀博的風險比以前增加很多,以前讀博不管名校還是一般高校都很好畢業,現在除了官博,真正的博士越來越難以畢業了。


竹梅戀bambooloveplum


不知道題主是要問考博難不難,還是讀博難不難。那我就都說說吧。

1、考博難不難?

難!

先介紹個人情況:機械工程專業,本科成績排名專業前幾;碩士推免,碩士期間成績專業前幾。本碩均獲得國家獎學金。碩士期間發表5篇論文(英文2篇;均為一作or導師一作本人二作)。

不選擇繼續留在中科院讀博,是因為逐漸發現不喜歡中科院的氣氛,總感覺太壓抑,還是喜歡高校的環境。

  • 聯繫導師難

我是從3月末開始準備的,最開始是聯繫一個某985高校的博導,由於這所學校的性質,各種信息都保密,網站上根本沒有相關老師的個人信息,更別提郵箱了。於是到處找老師作為通訊作者發表的論文,間接尋找老師的聯繫方式,幾經周折找到了和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老師的郵箱。然後發出郵件後就是無盡的等待,等待真的太煎熬,每天都刷好多遍郵箱,等待老師的回覆,十分焦灼。4月初好不容易等到回覆,其中一個回覆很積極,另外一個老師直接說該校今年不招生。聯繫該校招生辦得到的也是模稜兩可的回覆,說是要等上級部門批覆。可是我又真的特別想去這所學校,所以只能硬著頭皮,抱著冒險的態度開始複習。英語+兩門沒學過的專業課,說實話,複習起來非常吃力,可是還是堅持啃。複習到6月的時候,突然被告知該校果然今年不招生。簡直晴天霹靂。之前的辛苦準備全白費。真的特別失落,瞬間沒什麼動力。不過緩一緩,沒有辦法,只能選擇換個學校再聯繫,畢竟我們是拼不過政策的。

調節一下心態,結合自己碩士研究方向,開始聯繫另外高校的相關博導,可是得到的回覆都不是特別理想。可能很多人聯繫博導如果得到“歡迎報考”的回覆,就會踏踏實實準備考試,然後等待考博後的擇優錄取。可我覺得這樣的回覆,充滿太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們辛辛苦苦準備好幾個月到最後如果沒被錄取,很難接受。鑑於和自己相關方向老師的回覆不太理想,我甚至考慮換專業,因為本專業其他方向並不是十分感興趣,於是想跨考另外感興趣的專業,聯繫了很多其他學院的博導,諮詢了很多師兄師姐,可是有的導師比較介意跨專業……聯繫起來也是十分心力交瘁,每天做夢都是導師回郵件了、給予了積極的回覆...有人說考博找導師就是靠一種緣分,後來我發現真的是這樣。機緣巧合我聯繫到了現在的導師,回覆很積極,對他的研究方向也感興趣,也和我碩士是相同的一級學科(也就不需跨專業)。這個時候已經7月了,專程去學校拜訪了老師,彼此都很滿意,也承諾唯一的名額會留給我,也就是說考試科目過線即可。聯繫導師的事也終於告一段落。

  • 多事之秋複習難

導師確定下來後,並沒有及時進入複習,8月寫了一篇小論文。正式開始複習是9月,數學、英語、專業課。數學研一學過但是早忘了,而且這個學校指定教材和我們當初學的不一樣,考察重點也不一樣,專業課也是沒學過,要從頭學。說實話,複習的並不理想,因為每天還有很多其他事分散精力,每天都要學到十二點才從實驗室離開,真的非常疲憊,但是人生能有幾回搏?所以默默堅持,就這樣堅持複習到九月末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報考的學院試行申請-考核制,之前沒有任何風聲,甚至連學院的老師們都不知道。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準備相關材料:報名表、推薦信、政審表、balabala一堆材料...然後焦急的等待學院審核結果,過了半個多月,驚喜發現的進入了複試。從公佈複試名單到複試只有2天,也就是幾乎沒有什麼準備時間。匆忙趕到報考學校,參加複試,發現入圍的本校生一半,複試表現自我感覺可以打到85分。然後收到老師發的短信,說我錄取了。說實話,欣喜之餘,突然的如釋重負讓我覺得異常疲憊。雖然最終我並不需要參加考試,成功被錄取,可是說真的,一路走過來,真的累心啊!(穿叉個小插曲,就在我認真準備這所學校的時候,之前那所學校又通知我今年招生了...我內心真是……要知道我之前是鐵了心想上那所學校的啊,唉,只能說造化弄人)


給大家的建議: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博士招生施行申請-考核制,這就要求我們要在碩士有一定的成果積累。所以“未雨綢繆”十分必要。再有,送給大家一句話:自己努力一點,總有人願意幫你,總會有好結果。


2、讀博難不難?

難!

我想從我個人角度出發的話,我能說的就是我自己在博士期間學到的或者說是經歷過的,而在碩士期間沒有過的一些事。

  • 事多

我們導師常說的一句話:“你都是博士了”。

對,博士生就是要比碩士生做得多。甭管你是否博士期間換了方向。只要你是博士生,那你就得這也要會,那也要會。工程項目要做,縱向課題也要做。實驗要做,實驗室的日常事務(簡稱跑腿)也要做。論文要寫,各種基金本子、年終報告、結題報告也要寫。總之,碩士能幹的,你必須能幹;碩士不能幹的,你也得能幹。以前總會感覺忿忿不平,逐漸醒悟,這才是大多數博士生的日常。讀博讓我心態平和。「peace & love」

  • 要求高

博士一年的被diss總量比我過去二十年求學生涯累計還要多。不誇張的說,由於個人能力不足和科研壓力太大之間的矛盾,我一度“抑鬱”,甚至去學校心理諮詢中心諮詢心理醫生。當時的狀態就是生怕導師安排任務,安排了任務害怕做不出來,做完了又怕做不好,做不好又怕被diss...怕達不到導師的期望,從而給自己非常大的壓力,就這樣心理防線一點點被自己擊垮。幸好有對象和家人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我才逐漸緩和。終於清醒,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就是處處荊棘的。既然註定要遇到困難,害怕也沒用,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畢竟害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且達不到導師的要求太正常了,臉皮厚一點就好了。太往心裡去反而造成情緒難以排解,然後連鎖反應影響自己的學習工作狀態。

  • 導學關係

如果你和導師之間存在師生情誼那是你的幸運。沒有也要坦然接受,不要奢望。很多老師真的只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現實中師生關係本質的一種表達就是僱傭勞動關係。他給你提供平臺,給你安排工作,給你發一些薪水,然後你給他打工。被壓榨,被剝削是常態。因為導師手裡權力太大,現在的相關規定就是比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師到底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似乎並沒有特別明確地界定。結果是,導師讓幹什麼,就必須幹什麼。導師不讓幹什麼,就一定不能幹什麼。

  • 差距

讀到博士,我想很多人都是懷揣雄心壯志的,很少會有人甘於人後。可是越是這樣,往往落差越大。因為你會發現身邊優秀的人太多了,總是有人比你更聰明,比你更努力,比你基礎好,比你學習能力強,比你精力好,比你反應快,比你情商高,比你...那怎麼辦呢?你也很努力了,或者說你真的不想再逼自己了。試著認同差距吧,和自己和解。「他強任他強,他是蘇大強。」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讓自己保持在最舒服的狀態。你會發現很多事只是庸人自擾,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博士生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難做的事和應該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熬最晚的夜,加最多的班,做最多的工作,接受最多的diss,經受最大的壓力...你就快得道成仙了。


最後,讀博要慎重。放心,你不是楊超越。所以你不一定能跟上一位負責的導師,不一定做喜歡的研究方向,不一定發的了文章,不一定承受得了讀博的壓力,不一定熬的起,不一定能畢得了業,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工作...讀博後我才想明白自己要不要,適不適合讀博。可是即便退出,成本也太高了。


哈博士的日常


結合自身的情況,給你一個回答,希望能給你提供幫助。

本人是碩博連讀,不像你後面如果打了退堂鼓,還有一個碩士學位。我沒有碩士學位,不管多難,都得堅持下去。

我本科雙非,剛到課題組讀研的時候,覺得別人都好優秀,師姐們都是985的本科,在進行組會彙報時,講的頭頭是道。每次組會都是一次暴擊,自己講的混亂不堪,師姐們講的老師頻頻點頭。好在我沒有消極應對,而是更加認真翻閱文獻,半年或者一年左右,自我感覺講起來也比較順暢了,老師們臉上也有了笑意。兩年左右,我已經可以單獨幫老師做項目。正好此時,男朋友選擇讀博士。我糾結了許久,在碩博連讀申請截止的最後一天的晚九點左右,提交了申請。讀博後,繼續幫老師做項目,由於是橫向課題,發文章有難度。不過老師們也竭盡全力提供了幫助,甚至請別的老師給我們輔導寫SCI。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時間,發表3篇SCI。碩博連讀5年時間,順利畢業。你問我難嗎?難。能克服嗎?能,必須能。所以不存在難不難的問題,只看你努不努力的問題。大家都經歷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彼此的智商差別不大,最大的差別是努力程度。所以,既然想要更多,那就要付出更多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