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cba為什麼不能像美國NBA一樣組建一個自己球館?

阿龍講運動


目前,CBA聯賽正在眾所周知的情況影響下處於停擺期,所有的CBA球隊都沒有比賽可打,只能自己默默地進行全隊封閉訓練。

沒有比賽可打就意味著沒有門票收入以及電視轉播,球隊損失慘重。沒有收入,球員的工資卻還要繼續給,CBA球隊的運營壓力非常大。在這個實際情況下,CBA公司率先在管理層開始降薪,隨後也會跟各支球隊商量怎麼給球員降薪,共同度過難關。

不過對於一些已經佈置好場外商業的球員來說,現在還是能夠維持住局面的,比如廣東隊的核心球員易建聯。雖然已經30多歲,但是易建聯還是當下中國籃壇最強的球員,也是廣東隊的絕對核心。

憑藉自己在球場上的頂尖水平,易建聯在場外的商業價值也很高,於是著手開拓了不少場外的生意,不僅接代言廣告,還能夠自己投資一些公司,嘗試得到收益。

毫無疑問,易建聯已經是CBA的頂薪球員,全聯盟沒有一個本土球員的年薪有他高。但相比之下,易建聯的場外收入還是很可能超越了他從廣東隊拿到的賽場年薪。據不完全的統計,易建聯僅僅是代言的品牌和產品就超過了20個,他的年均廣告收入在5000萬元以上。

即便是現在就選擇退役,易建聯還是能保證自己一家人衣食無憂。但易建聯最大的價值就是在賽場之上,只要還堅持打球,他的代言就不會少。從這個角度來講,已經在賽場上功成名就的易建聯與其說還在追求榮譽,不如說是在保持自己的商業價值。


德譯洋洋


第一點:cba的觀眾基礎還是相比nba太少了,說白了看球人太少,一個5000的場館都難以坐滿,若是跟nba18000級別一樣,那就是在浪費資源。而且球館使用率也沒有nba的多,cba常規賽季後賽場次要少近一半,隊伍也少。再加上cba球館的燈光效果,大屏幕,還能那拙劣的廣告牌,將球員與場地隔離開,整體的看球氛圍遠不如nba,無法達到球迷心中的球館。目前國內經常舉辦nba中國賽的球館也就上海梅德賽斯,深圳龍崗體育館

第二點:回本難且投入高,現在大部分球隊都是租用球館,新疆隊紅山球館是老闆自己的,青島隊也是,不過想建造一個自己的球館賺錢還是很難得,收回成本非常難,觀眾那麼少,周邊服務無法帶動,場館利用率不高。畢竟國內體育比賽大家的參與感沒有那麼強。還有可能是國內地皮也不便宜啊,一個場館的投入還是很高的,不僅僅是地皮,場館的周邊設施,日常使用維護都是成本。當然如果都能跟許家印恆大一樣有錢那倒是可行,只要球館設計的好些[捂臉]




小心侃球


第一是沒錢,第二是不容易賺錢,第三是沒有動力。

CBA聯賽雖然發展了二十五年了,卻沒有一支球隊擁有真正意義上的自己的主場球館,所有球隊都是在租用球場。(CBA各球隊主場產權附圖)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其實主場球館,對於商業運作已經特別成熟的NBA球隊來說也是個奢望,NBA三十支球隊也只有活塞、奇才、猛龍、籃網、開拓者、掘金、爵士、和勇士這八個隊才擁有主場球館。因為建設一個籃球館輕則幾個億,重則幾十億的投入,如果沒有成熟的商業運營,很難支撐下去的,如果沒有周邊商品售賣和廣告效應,除了比賽日,很有可能在籃球場連人都看不到的。對於球隊來說就是無法承受的負擔了。

在中國體育場基本都是政府建設的,而為了把CBA球隊留在自己的城市,租金不會太貴的。所以球隊根本沒有自己建主場球館的慾望,隨著CBA球市越來越好,球隊會擁有自己的主場球館的目標早晚會實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