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種植後,應該如何管理才能擴大收成?

東籬旁種豆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玉米一年四季都能種植,要根據當年的氣候情況和用途來選擇時間。它不能生長在貧瘠、黏重的土壤中,最好選擇肥沃沙壤土。選好優良的品種,提前對種子處理,先曬種3-4小時左右,浸泡到50-55℃的溫水中,取出後清洗晾乾,然後播到土壤中,邊播邊蓋土。玉米苗長出後,要注意間苗,及時追肥澆水,做好必要的水肥管理。

一、種植時間

玉米可分為春種、夏種、秋種、冬種,春玉米大多是1月中下旬到2月中旬種植,夏季種植4月中下旬到5月中旬左右,在秋季的種植時間大約是8月中下旬到9月中旬,冬季種植時間在10月到來年的1月份左右。種植玉米時,要根據當年的氣候情況和用途來選擇。

二、選地整地

玉米不適合在貧瘠、黏重的土壤中生長,所以最好選擇PH值在6.5-7之間的肥沃沙壤土。選地後進行深耕耙平,根據種植面積施入一定量的腐熟農家肥。

三、選擇種子

玉米的品種很多,要根據當地的情況來選擇品種,要求品質優良,發芽率高。

四、處理種子

種子在播種之前先曬種3-4小時左右,能去掉部分的病菌。在播種之前準備好50-55℃的溫水,將種子浸泡到溫水中,攪拌大約10-15分鐘,等到水冷卻後浸種6-8小時左右,然後取出種子用清水清洗1-2次。

五、進行播種

種子一般是直播,將種子播到土壤中,邊播邊蓋土,輕輕地壓緊土壤。

六、後期管理

玉米苗長出後,要注意間苗,去掉長勢瘦弱的小苗,中間除除雜草,及時追肥澆水,做好必要的水肥管理。





魯西南小寧哥


給你更新、更真、更好的三農科技,“十星科技”幫你成為當地精英!

作者從事農業技術近30年,有足夠的經驗能幫助到你!

說一句實話:當前的玉米品種99%不適合過於密植!

隨著種植密度的提高,出現了“三升、七降”:株高、穗位高、禿尖度3方面,隨著密度的提高而升高;莖粗、穗長、穗粗、穗行數、行粒數、粒長、粒重7個方面都隨著密度提高加而降低。而且,且莖杆細弱,抗倒性差,發病較重。

例如:據中國農科院佟屏亞老師2015在內蒙古某種業公司考察,該公司育種人兼老闆“親口所言”,同一“耐密品種”,4000株畝產1718斤,
4500株畝產1693斤(多出500棵,減產25斤),
5000株畝產1732斤(多出1000棵,增產14斤),
如此的增加密度,和相對應的產量,有啥意義呢?!

第一,密植需要大水大肥才能提高產量【如果不能大水大肥,過於密植反而會因為增加了20%-30%的秸稈而浪費了20%-30%的肥料,整體田間玉米果穗降低20%-30%,降低產量不爭的事實!】 ——除非你家的土地非常肥沃。但是,增加肥料投入之後,你的產出成比例嗎?

第二,密植導致玉米莖稈細弱,下部節間拉長,硬度和韌度降低,穗位顯著升高,抗倒能力弱。

第三,過於密植導致田間鬱閉,病害加重(大斑病、青枯病、瘤黑粉等)。

第四,過於密植導致玉米果穗禿尖加重,籽粒變淺,粒重減低,行數減少等。

說到這裡,也許有讀者問,那1%的品種是不是適合密植呢?——另外很少的一部分品種,由於生育期短、玉米果穗小,必須增加密植才能【維持正常產量】——比如,2016年在山東省試驗耐密型“xxx17”,在5000株條件下產量略低,需要增加到6000株才較為理想(國家玉米產業體系報告數據)。


序言:2017年2月初,一位內蒙古呼和浩特網名“綠色莊園”的種田戶反映,畝密度6000株以上,連續兩年賠錢。由此,筆者決定將自己近幾年保存的科技資料公開,也算給一些“頭腦過熱”狂熱分子們澆一點清醒的涼水吧。

玉米種植,所謂的“高密度”和“超高密度”,至少現階段在當前的中國是不現實的,因為適合的品種不到位。筆者不同意當前極端的追求“高密度”,也不是倡導極端的“稀植”,僅僅是對當前玉米種植中“過於密植”造成的諸多弊端而提出適當降低密度的“中等密度”的觀點。請那些迷幻著“高密度”和“超高密度”的狂熱分子們,以及更多沒有時間學習和思考的人們,能冷靜理性地看完本文,然後再全面地、客觀地做出自己的分析和總結。

“一兩個例子或許是忽悠人的,多個例子相互驗證才是提高自己的”——這是筆者從事農技推廣近30年來的最大感悟。下面筆者將從“高密度與籽粒機收”、“增產問題”、“品種問題”、“耕地問題”、“肥水問題”、“倒伏問題”、“病蟲害問題”七個方面逐一的分析論述。

真正的科技,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十星科技,更願意幫你“一句話解決問題”!

北方農村網科技總顧問、副總編“十星科技”頭條號作者,為你解答,歡迎關注“十星科技”頭條號,隨時為你解答問題!



十星科技


想要玉米提高產量增加收成,首先就要在播種前做好紮實基礎工作,然後就是後期的田間加強管理工作,這兩方面相輔相成,單靠在後期管理上擴大收成,也是會費很大勁的。

如種前選土層深厚、疏鬆、肥力中上、土壤理化性狀良好(微酸至中性忌鹽鹼地)、保肥保水能力強的地塊,就是說“地不好不種”;底肥施足農家肥和磷肥,確保幼苗“胎裡壯”,做到“肥不足不種”;種子方面,結合當地自然條件,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株型緊湊、抗病性強、適應性廣、有增產潛力的雜交玉米品種,播前對種子、土壤進行殺菌殺蟲處理,防病除蟲,減少危害;在種植模式上,採用地膜種植,同時根據玉米品種、土壤肥力及管理技術等,合理密植,這些都是玉米提高產量的基礎保障。

那麼玉米種植後,應該如何管理才能擴大收成呢?

玉米從播種出土到成熟,可明顯的分為苗期(即出苗~拔節)、中期(拔節~抽雄)、後期(抽雄~成熟)三個時期,因此就三個主要生育期的管理方法及措施,重點分享一下,供參考!

一,【增加收成】苗期管理重點:

玉米苗期管理(出苗~拔節):這時期管理的重點是在保證全苗的基礎上,促進幼苗根系發育,培育壯苗,以達到苗早、苗齊、苗足和苗壯的要求,為玉米提高產量培育壯苗奠定基礎。

具體工作就是及時破土引苗、查苗補苗、適時定苗、及時打扠、防除雜草、防治病蟲。

破土引苗:覆土如有板結,會導致幼苗出土困難,出苗不齊或缺苗,應破土引苗,地膜種植的要及時擴膜放苗,防止燒傷幼苗。

查苗補苗:在苗期要隨時查看出苗狀況,發現缺苗斷壟就要及時補種或移栽,避免因植株總數大量減少而影響整體產量。

適時定苗:在幼苗長到4~5葉時,即可定苗,破雙留單苗,除去細弱病苗、保留強壯高度一致的苗,減少土壤養分消耗,促進保留苗生長。

及時、多次打扠:玉米生長旺盛時,常會分櫱出很多杈,消耗養分,影響主株生長,因而要勤看勤打,及時從根部掰掉,以促進主株生長。

防除雜草:沒有地膜或半地膜的,結合中耕鬆土,清除雜草,減少病蟲,減少土壤養分消耗。

病蟲防治:玉米苗期病蟲害較少,但這時也是玉米瘤黑粉病和絲黑穗病的預防關鍵時期,尤其玉米絲黑穗病是一種

幼苗侵染性病害,因而苗期噴霧如稀唑醇、三唑酮等藥劑,對預防玉米絲黑穗病有很大效果。

二,【增加收成】中期管理重點:

玉米中期管理(拔節~抽雄):這時管理的重點,主要是促進玉米植株增加葉片數和增大葉面面積,提高光合效能,促進植株莖稈粗壯,雌雄穗發育良好,雌穗分化完善,同時還要注意對玉米頂腐病及玉米螟等蟲害的防治工作。

具體方法和措施,就是當玉米植株進入大喇叭口期(10~12葉片),追施壯稈攻穗肥,一般畝施尿素15~20千克,可用玉米點播器打孔施入,也可兌水200千克,用追肥槍打孔施入。

病蟲防治方面:

這時主要應注意玉米頂腐病玉症狀主要為心葉會出現灰綠色失水萎蔫枯死,使植株形成枯心無頭苗或叢生苗,慢慢葉基部呈水浸狀腐爛,輕病植株株心葉扭曲不能展開,重病植株可拔出整個心葉,因此,提前預防可保植株,不致影響整體產量,結合防治玉米螟,可用代森錳鋅和敵敵畏混合噴防,防病防蟲。

三,【增加收成】後期管理:

玉米後期管理(抽雄~成熟):玉米後期管理的重點是,防植株早衰,增加粒重和防病蟲。防早衰就是保護植株葉片,以提高光合強度,延長光合時間,增加合成能量,促進玉米粒多、飽滿粒重,因此,這時應追施增粒肥,不過這時追肥應根據植株生長狀況,即莖稈葉色的變化情況決定,如果發現植株發黃等缺肥症狀時,就應及時追施增粒肥,有澆水條件的可隨水畝施尿素5千克,不能太多,以防貪青,無澆水條件的,可用點播器打孔施入。

病蟲方面:玉米後期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和穗腐病,可根據病症有針對性的選藥治療,蟲害主要有蚜蟲和玉米螟,根據蟲情,選高效藥劑防治,病蟲防治不力,都會影響植株生長和產量。

四,【增加收成】適當延後收穫: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晚收,以保證籽粒的充分灌漿和成熟,收穫時間改“苞葉變黃”為“苞葉乾枯”,這時籽粒乳線消失,是籽粒最佳的生理成熟,因成熟度達至最高,因而要比苞葉變黃時收穫縮水率低產量高。

以上是玉米種植後,從出苗至成熟整個生育期的田間重點管理方法及措施,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