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之廉頗

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的著名將領,廉頗為我們所熟知是因為他與趙國的另一位賢臣藺相如有過一段將相和的故事。在我們的印象中,廉頗是因為負荊請罪而聞名,但他名列戰國四大名將,必定也有煊赫的戰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負荊請罪

趙國得到了戰國時期的至寶和氏璧,秦王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就對趙王說要以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秦國言而無信,背信棄義天下皆知,趙國群臣當然也知道這只是秦王想要奪取和氏璧的一個藉口,至於十五座城池,那肯定是個幌子,秦王拿到了和氏璧肯定不會再給趙國城池的。

趙國朝堂之上都在討論這個事情,還是有人推薦了藺相如,讓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去秦國面見秦王,藺相如也不辱使命,成功完璧歸趙既保住了和氏璧也沒有折損趙國的顏面。

完璧歸趙之後,藺相如在趙國的地位就水漲船高,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這下廉頗就不幹了!憑什麼一個文臣動動嘴皮子就能坐上上卿的位置,我們這些個武將天天為了國家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卻得不到相應的待遇!於是廉頗對藺相如不滿,多次想要讓藺相如當眾難堪,而藺相如卻屢次不與廉頗計較。

後來廉頗才得知,藺相如並不是害怕他而是為了趙國所考慮。藺相如和廉頗一文一武,維持趙國的內外安定,如果他們兩個產生了嫌隙那麼秦國就會乘虛而入,到時候趙國可就危險了,他們兩個就將成為趙國的千古罪人啊!

廉頗得知藺相如的真實想法之後,羞愧難當,當即赤著上身揹著荊條上藺相如的府上去謝罪,這就是負荊請罪。

廉頗能夠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位,必然是有其理由了,就負荊請罪這一點就強過不知道多少人了。

戰國四大名將之廉頗

負荊請罪


五國伐齊

齊國齊涽王驕傲自大,自號東帝,不顧眾諸侯國的勸阻,強行滅亡宋國。此舉招來各國的不滿,尤其是燕國,燕國本就與齊國有世仇,恨不得滅亡齊國,於是由燕國領頭,聯合秦國、魏國、趙國、韓國一起攻打齊國。

秦國自不用說,當時天下諸侯僅剩齊國和秦國最為強大,能夠一舉擊垮齊國,這等落井下石的事情秦國當然很樂意幹。而魏國、趙國、韓國三晉與齊國毗鄰,他們當然樂意從齊國手中奪取幾座城池,撈點好處了,於是一支五國的伐齊大軍就組成了。

戰國四大名將之廉頗

五國伐齊


五國兵馬集合一處,一致決定由燕國的樂毅為上將軍,統帥五國兵馬攻伐齊國,此時趙國領兵將領就是廉頗。

齊國再怎麼強大,也不可能是五國聯軍的對手,齊國節節敗退,樂毅幾乎把齊國滅亡了,只留下莒和即墨兩座城池。

廉頗則率領趙軍一路攻伐,佔領了陽晉等城池。經此一戰,五國除秦國外都有收穫,而齊國則從此一蹶不振,雖然後來田單復齊,但是齊國從此再也沒有與其他諸侯相抗衡的實力了。而趙國在楚國被秦國削弱、魏國衰落之後強勢崛起,山東列國從此以趙國為首了,也正因為如此,後來才有了秦國與趙國的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秦國與趙國之間的一場傾國之戰,戰爭前夕秦國的主將是王齕,趙國的主將是廉頗。秦趙在長平長時間對峙,廉頗堅守不出,決定打長久的防守戰,雖然沒有取得多大的勝利,但也沒有多少損失。可是這時遠在邯鄲的趙王卻對廉頗的表現很不滿,同時秦國的間諜也來到趙國散佈謠言,使得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之計。趙王撤下在前線的廉頗,改派只讀了兵書沒有多少實戰經驗的趙括前往戰場主持戰鬥,最終的結果是趙國兵敗,趙括被殺,趙國40萬兵馬全軍覆沒!

戰國四大名將之廉頗

長平之戰


後來秦國又派遣大軍兵圍邯鄲,邯鄲朝不保夕,趙國岌岌可危,還好此時老將廉頗率軍固守邯鄲城,終於等來魏楚援軍,一舉擊敗秦軍,為趙國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機會。

作者:小城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