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八解:上善若水,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樣

在落筆之前,我想說,我不是什麼舊習難改,也不是搞什麼復古。

我只是因為喜愛,就像喜歡藍色的天空,可愛的貓仔一樣。

就是這樣簡單的喜歡而已。

所以,如果你不喜歡,那就不喜歡罷。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道德經》和其他文言文作品相比,是比較容易理解和翻譯的了,它用來表達的文字,淺顯易懂,但卻是在簡單的字裡行間,表達了非常了不起的哲學思想與治世之法。

這一段老子通過水的描述來闡述人的高尚品德應有的樣子。

他說,人最至高的品德就像水一樣。

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它總是停留在一般人所厭惡的卑下潮溼之處,所以水是最接近於道的。

《道德經》第八解:上善若水,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樣

道德至高的人,能像水那樣甘心居於卑下的地位,心志也能像水那樣博大深沉,執著凝重。

而在交友方面,能夠做到像水那樣親善仁愛,說話也能夠像水一般誠實守信用。

在為政上,又能夠像水一樣有條有理,做起事情來也能夠無所不能,等心應手,而行動起來更能夠像水那樣善於把握時機。

也正是因為能夠像水那樣灑脫超然,與世無爭,所以從來不會有過錯煩憂。

老子原本就是善於從自然之間發現可以讓我們學習並推崇的哲學與思想,道理。

而水作為我們世間萬物都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自然是老子所注重的事物,他也的的確確用非常高的語言讚美了水。

嗯,我覺得任何的讚美都不能歌頌盡水的功德。

而具有水的品質的人,也是我們所要讚美的對象。

他們有著默默奉獻的精神,不執著於與人爭名奪利;他們甘居於人下,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只為建設更美好的世界;他們性格柔軟又堅韌不拔,他們可以為了心中的理想而為之奮鬥一生。

在我默寫上述品德的時候,我的腦海裡閃現出了兩彈元勳鄧稼先的事蹟,就是語文課本里的那位鄧稼先。

但我不準備在這裡講述他的人生故事,因為我想,基本上絕大多數,很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所以我就不賣弄了。

總之,我們能有現在的安逸生活,離不開他和他的同志們的功勞。

《道德經》第八解:上善若水,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樣

我想要在這裡列舉的是經常被網友們戲稱“位面之子”的漢光武帝——劉秀。

劉秀原本是西漢王室宗親沒落的一支宗族,家裡無權無勢。

恰逢西漢末年,王室腐朽,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民不聊生,天下大亂,各路英雄,草莽,百姓揭竿起義。劉秀之兄,劉演,頗有武力,聚集了一群莽魯之人,也是順勢而起,劉秀被動跟著兄長一同鬧革命。

當然,他們是漢室宗親,當然是要打著光復漢室的旗幟,畢竟,大義有時候只是一個詞,有時候卻又是不要臉的遮羞布。

就這樣,劉秀跟著哥哥加入了綠林起義軍,擁護的是另一位漢室宗親劉玄。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戰士不是好士兵,那不想當皇帝的劉家兒郎就不是好宗親了。

所以嘛,劉秀他哥,也是想當皇帝的,只不過是勢不如人,只能在劉玄手下當個大司馬了。

可惜了,他哥空有一身武力,(我大概變了,從一個一本正經的嚴肅臉,變成了二逼)智商確是基本分給劉秀了。對自己是毫不加掩飾,劉玄只能捂臉將他殺了,估計劉玄心中在想,兄弟你這樣子,我還不殺你,別人會覺得我眼瞎的。

劉秀當時在昆陽打仗,聽到哥哥被殺的噩耗傳來,心中悲憤,卻不敢有絲毫表露,並且越發的謙卑。

劉秀的這種態度讓劉玄不好意思再向他出手,便放過了他。

但劉秀明白這只是暫時的,於是在忍辱負重之下還在不斷尋找機會。

《道德經》第八解:上善若水,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樣

就這樣,在一眾朋友部下的扶持下(

內容太多,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百度),劉秀終於登基稱帝,而他登基以後,善待百姓,善待奴隸,善待功臣(兵權換富貴,這一點是很多開國皇帝難做到的)。

總之,他是一個十分優秀的人,說他有如水的高尚品德也是非常符合的。

後世的許多名家,皇帝(好似李世民等),又或者身居高位之人,都對他的評價非常之高,連我們寫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毛主席也是對他非常讚美。

其實說起來,有名有望的人要做到如水的品質,比普通人難的太多。

但期盼,不論是普通人,還是有名望財利的人,都能多向山間的清泉靠近一點,不要自暴自棄的做那汙水處理廠產的回收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