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惑、洗腦與撕裂——香港修例風波回望之一

新華社香港5月7日電 題:煽惑、洗腦與撕裂——香港修例風波回望之一

新華社記者

2019年,一場猝不及防的修例風波侵襲香港。在外部勢力插手干預下,曠日持久的嚴重暴力衝擊法治基石、危及民眾安全、重創經濟民生,挑戰“一國兩制”底線,嚴重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回溯整個過程,諸多“真相之問”在人們心頭縈繞不散——

修例原本是為處理向臺灣移交殺人嫌犯相關法律問題,何以在部分香港市民心中“失焦”?

香港社會一直以法治為傲,何以部分市民對執法者極盡苛責,對黑暴之惡卻容忍沉默?

部分香港市民是如何被誤導,一步步陷入設計好的圈套?

招式一:長期蠱惑,煽動恐懼

2018年2月,香港居民陳同佳涉嫌在臺灣殺害女友後潛逃回港。因港臺之間沒有簽訂刑事司法協助安排和移交逃犯協議,陳無法被移交至案發地臺灣受審。為維護法治與公義,堵住法律漏洞,香港特區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

“特區政府的修例建議旨在完善法制、彰顯公義,符合人權保障原則,法律理據充分,有助香港避免成為‘逃犯天堂’。”香港律師黃英豪說。

然而,香港反對派和激進勢力“盯”上了這個機會,自2019年6月起推動各種激進抗爭。在特區政府多次表示修例工作已徹底停止後,他們繼續以“反修例”為幌子,變本加厲策動暴力且不斷升級,直至公然鼓吹“港獨”,包圍和衝擊中央政府駐港機構,侮辱國旗、國徽和區徽,挑戰國家主權和“一國兩制”原則底線。

享譽國際的“東方之珠”,一時間黑雲壓城,風雨如晦。

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曾任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的葉劉淑儀揭露,帶頭反修例的李柱銘和陳方安生,早在20多年前,一個曾敦促特區政府與內地商談移交逃犯協議,一個時任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曾承諾會盡快修例。

如此不顧“打臉”地大玩“變臉”,製造修例風波者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知道不少香港市民對內地法律、司法制度瞭解不多,遂動用各種手段造謠生事、危言聳聽,製造社會恐慌。

“會被抓回內地,以‘莫須有’的罪名坐牢,我那段時間對此深信不疑。”香港視頻博主曾鎧琪說,“當不少人說這是‘好黑暗’的時刻,你就會想他們說的是不是有道理。”

儘管不知道修訂《逃犯條例》究竟和自己有何關係,但當時的曾鎧琪很想參加遊行,還在社交平臺上轉發過曲解修例的文宣。她坦陳:“示威活動開始時,我是比較‘黃’的。”

風波看似偶發,實非偶然。追溯歷史,可見操弄者及其背後掌控者的長期“經營”。

“自迴歸以來,香港的特殊地位都被別有用心的外國政客和反華勢力視為樂土,他們利用香港與內地的制度差異,煽動港人的恐共情緒,破壞內地與香港的關係。”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坦言,他們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令香港變成國際博弈的戰場、反抗中央的基地,成為牽制中國的棋子。

1997年後,美西方勢力培植的香港反對派長期和“主子”裡應外合,歪曲解讀“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削弱香港同胞的國家認同。從2003年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到2012年反對推行“國民教育科”,直至2014年持續79天的非法“佔中”。修例風波爆發前,香港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已經存在並呈波浪式上升。

讓曾鎧琪誤入歧途的,正是反中亂港勢力對部分香港市民既存的憂懼心理的再次挑撥和煽動。遮蔽事理和邏輯、販賣焦慮與恐慌,將專業法律問題偷換成政治偽命題進行“營銷”……連串手法看似粗糙,但確實影響了一些信源單一、不明真相的香港市民。

從風波伊始到黑暴肆虐,美西方反華政客不斷跳出來為香港反對派站臺、背書,美西方媒體大肆為香港反對派傳聲、造勢,企圖用恐懼感誤導香港社會。

美國前駐港總領事唐偉康多次抹黑稱,中國內地的法律框架及可靠性、可信性都與香港非常不同,修例還會令國際商界暫停在香港的投資,影響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信心。

末任港督彭定康一再就《逃犯條例》修訂大放厥詞。他聲稱修例是移除香港與內地的“防火牆”、要市民承受內地法制的風險,還會危害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

“當媒體和身邊的老師、朋友一直說內地好差、沒有人權和自由時,我們就慢慢產生一種優越感,覺得生活在香港好幸福,害怕香港變成內地一個普通的城市,完全沒有獨特性了。這時候,大家會產生一種恐懼,莫名其妙的恐懼!”曾鎧琪說。

招式二:歪曲事實,散佈謬誤

“先前我批評香港警察,還把臉書和微博的個人主頁背景換成了黃絲帶圖樣。”港人梁可民並不關心政治,其實不太清楚香港到底發生了什麼,影響其立場的是傳播媒介。

梁可民說:“我們通常從《蘋果日報》和某些支持反對派的熱門網絡媒體上獲取信息,還認為了解事實的真相。”當網上充斥反對特區政府的言論時,“反對”就變得理所應當。

在這場風波中,反中亂港勢力無所不用其極地向社會灌輸錯誤價值觀,鼓譟市民參加激進活動,以致街頭暴力不斷升級,從打砸搶燒發展到行兇殺人,使香港驟然陷入暴力、恐怖的危困之局。

今年2月以來兩度被拘捕的黎智英,是修例風波的幕後黑手和反中亂港勢力的最大金主,他掌控的《蘋果日報》等媒體大肆造謠生事、煽動街頭暴力犯罪,被斥為荼毒香港社會的最大亂源。

“謊言千遍成真理。”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陳錦雲直言,反中亂港勢力利用媒體資源造謠生事相當“成功”。

香港的輿論場中,散佈著大量關於內地的負面報道和攻擊特區政府的內容,一些極端媒體更長期背離事實惡毒攻擊中央政府,鼓吹“香港獨立”“本土自決”等分裂言論。

修例風波中,反中亂港勢力利用“連登”“電報”等新型網絡論壇與社交軟件,製造謠言欺騙公眾,教唆暴力,大搞非法動員。據瞭解,反對派文宣團隊平均每天製作各類反宣圖片上百份、視頻數十個,用以鼓動和組織街頭暴力。

“香港的輿論環境非常開放,海外媒體在香港也非常活躍。”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主席陳志豪說,境外反對勢力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深度介入和影響香港輿論場。

在修例風波中,各種假消息和網絡謠言層出不窮,對特區政府和警隊大肆妖魔化,形成與街頭暴力相呼應的網絡暴力。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共接獲及主動發現4000多宗“起底”及網絡欺凌相關個案,其中警務人員及家屬是受影響人數最多的群體,佔比達36%,表態支持政府或警方而被“起底”的公眾人士個案佔比約30%。

對如何抹黑警察,曾鎧琪感嘆“他們做的事無法一一數盡”。“每次集會他們都製作並廣傳文宣圖,無論事情是否真實。”她說,抹黑最嚴重的是對警察毫無證據的指控,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他們一口咬定並造謠。

地鐵太子站死人、某女士被槍擊失明、孕婦被非禮、中大女生被性侵……謠言層出不窮,舊的不斷被證偽、澄清,新的卻又不斷在生產、發酵。

隨著粗製濫造的謠言不斷被揭穿,梁可民逐漸看清了香港一些媒體的“抹黑之道”。“我開始醒悟,發現以前在香港獲得的關於內地的信息,很多都是偏誤的。”

修例風波中,香港反對派還不斷灌輸“違法達義”“公民抗命”等扭曲、錯誤的價值觀,企圖用似是而非的謬論邪說忽悠市民。

陳錦雲說:“他們把這些聽上去很‘浪漫美好’的概念,演繹為能解決民生困苦和社會矛盾的靈丹妙藥,以博取人心。”部分香港市民深受蠱惑。

招式三:挑動民粹,撕裂社會

“恕不接待大陸人”“藍絲與狗不得內進”……修例風波中,反中亂港勢力炮製出所謂“黃色經濟圈”的概念,不僅可笑,更透露出人性之惡。

香港反對派操弄民粹,製造對立與撕裂,煽動港人仇恨內地、仇視國家,以此衝撞“一國兩制”,由來已久。

“這種民粹的特點是,將‘兩制’之下經濟、文化、習慣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差異,上升為‘一國’與地方之間的矛盾。”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黃均瑜分析說。

陳志豪也指出,修例風波開始後不久,主題就演變成“反中”,網絡及媒體上冒出大量內地負面信息,顯然是要激起部分市民對內地的反感,引起新一波所謂“陸港衝突”。

香港迴歸以來,保持了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並被眾多國際機構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地區之一。但也無需諱言,貧富懸殊、分配不公、利益固化及社會流動性減弱等問題也一直困擾香港,居住差、保障弱、就業難等民生痼疾引發不滿,加上部分政策利好沒有廣泛“抵達”香港所有利益群體特別是基層民眾,部分港人的“獲得感”難言滿意。

反中亂港勢力將香港長期存在的經濟社會深層次結構性矛盾與“一國兩制”掛鉤,不斷製造政治偏見、社會偏見、族群偏見,誘導部分市民將怨氣轉化為憎恨,指向特區政府、中央政府和內地民眾,進而指向“一國兩制”。

“反對派歪曲事實,挑動民眾對內地和‘一國兩制’的不滿,以及對香港前途的迷茫。”葉劉淑儀指出,反中亂港勢力明白,想獲取政治利益,就必須挑起恐懼與仇恨。

香港民建聯主席李慧瓊認為,香港確實存在一些深層問題,要下決心解決,綜合施策、長遠規劃。部分香港年輕人被別有用心者利用,捲入政治漩渦,將“愛國”與“愛港”對立起來,令人心痛。

“沒有國哪有家。希望這些年輕人接受國民教育的同時,瞭解國家發展持續向好、民生不斷改善的現實情況,並努力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尋找發展機會,逐漸改變自己的想法。”李慧瓊說。

梁可民和曾鎧琪都是“90後”。梁可民直言,部分香港年輕人把問題都歸咎於內地,卻沒看到內地恰恰是一條出路。粵港澳大灣區是值得香港年輕一代好好把握的機會,是可以施展才能、追求夢想的舞臺。

“香港的教育錯了。”曾鎧琪認為,問題癥結在於教育失敗,通識課程放大了內地的負面消息以及與香港的矛盾。

“學生是張白紙,跟他說什麼,他就會接受什麼。”看清真相的曾鎧琪說,“作為一個香港人,始終希望香港變得更好,但願一場風波能讓更多人醒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