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什麼覺得“萬里長城萬里空”,長城的防禦價值沒有用嗎?

華英雄說歷史


看過大型歷史劇《康熙王朝》的朋友肯定對康熙巡視長城,無意中發現張廷玉詩句那一幕印象深刻。

這首詩一反常態,沒有像歷朝歷代文人墨客那樣歌頌長城的功德,而是站在客觀的角度對長城進行思考,一句“百世英雄百世夢,萬里長城萬里空”直接表明對長城真正的看法。

長城真正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

首先要說明的是長城有防禦價值,並且在古代抵禦遊牧民族入侵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很明顯,一個朝代能否抵禦住遊牧民族南下並不是依賴一條看似雄偉的長城,而是看這個朝代這個國家的整體實力。

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大部分都是明朝在原先長城的基礎上擴建修繕的。明朝初期,永樂大帝可以重鎮漢家雄風,跨長城驅千里,痛擊阿魯臺。

即使在《明實錄》中滿篇劣跡的明武宗也能遠盾千里,在遊牧民族面前耀武揚威。

而叩門天子朱祁鎮時期卻淪為階下囚美名其曰“天子被狩”,朱載坖時期韃靼俺答竟能跨過河套,直逼京師,在外圍燒殺搶掠,最後逼迫明朝開放邊關貿易,美名其曰“俺答封貢”。

1644年清軍入關之前還有五次入關行動,嚴重的時候竟然直接進入山東,刃藩王,掠物資,俘獲大量人口出關。帶領這些物資和人口在蘆(盧)溝橋上大搖大擺的渡河十天,沿途明軍和前來勤王的軍隊竟然沒有一個敢出城阻擊一下。

取長城精神,棄長城思維

這些時候長城的作用何在?所以說長城真正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長城真正發揮的作用不過相當於高速公路上的一條減速帶而已。明朝的長城不僅沒有抵禦住遊牧民族的南下,反而把自己的領土疆域牢牢的框定在長城之內,更喪失了開疆擴土的武力精神,只能用一句“天子守國門”自我安慰。

康熙曾經下令清朝後世之君永遠不得修長城,其實這和康熙時期下令清朝只減賦永不加賦一樣,提前為天下百姓吃了一個定心丸,

把歷朝歷代受苦受難的蒼生從長城這項大工程中解放出來,頗有一番收買人心的味道。

清朝沒有必要大修長城

同時,古代大修長城主要是抵禦遊牧民族的入侵,明朝大修長城是為了抵禦蒙古族南下,而皇太子時期蒙古帝國的最後一任大漢就已經臣服清朝,當察哈爾林丹汗的兒子雙手奉上傳國玉璽時蒙古帝國便永遠消失,蒙古各部落已經變成一盤散沙。

常言道,明修長城清修廟,清朝幾代人通過滿蒙聯姻,二者利益已經融為一體,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勞民傷財的大修長城遠遠沒有在避暑山莊和蒙古親王把酒言歡聯絡關係來的輕巧。

其實說清朝沒有修長城也是不準確的,康熙之後還是對長城進行了些許修繕,只是沒有像明朝那樣用舉國之力就為打造一條防禦遊牧民族南下的城牆。

長城真正的作用依賴於國家的強弱

可以看出,清朝沒有必要重新修繕已經合格的長城,而長城能不能抵禦住遊牧民族的入侵和長城本身的關係並不大,長城已經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主要還是看這個朝代的綜合國力。

時至今日,長城已經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樑,是我們在國際上打出的一張響亮名片,長城代表著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捍衛領土的決心,已不再是冷兵器時代的重要防線。


明月清風閣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多人認為長城就是馬奇諾防線,完全依靠一道城牆徹底阻攔蒙古騎兵。

其實這是荒謬的。

大漠遊牧民族,並不是連馬鐙都沒有北美印第安人,具有一定的攻堅能力。

況且,長城既然號稱萬里,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總有地方容易被突破。

長城其實只是一個戰略上的緩衝,將遊牧民族騎兵阻擋在長城一線一段時間,便於中原王朝的兵力集結應對,僅此而已。

這是瓦解遊牧騎兵機動力的必要工事,在古代還是很有意義的。

但是,這不是說有了長城面對遊牧民族就萬無一失了,前提是中原王朝能夠集結大量部隊,攔阻騎兵軍團。

如果中原王朝沒這個實力,那麼長城的攔阻也沒有意義。



至於滿清對於蒙古是一個緩慢的征服過程。

蒙古分為韃靼和瓦剌。

其中韃靼在東部,分為察哈爾、土默特、科爾沁(含喀喇沁)、鄂爾多斯等部。

韃靼蒙古在明代,實力已經相當衰弱,對大明不能構成什麼威脅。

大家都知道土木堡戰役,蒙古人是瓦剌,並非韃靼。

到滿清崛起以後,韃靼的領袖為察哈爾部的大汗林丹汗,是蒙古最後一任的大汗。

當時韃靼的力量已經不足以和滿清對抗,林丹汗最終被打的裸奔到甘肅後病死。

歸屬林丹汗的科爾沁部、土默特部、鄂爾多斯部先後投靠滿清。林丹汗死後,他的兒子率領察哈爾部殘部,也歸順滿清,後康熙時期有3000人反叛被鎮壓。

滿清對於韃靼蒙古的征服,並不僅僅是武力鎮壓,還有高層的聯姻。

皇太極本人在1625年娶了科爾沁部寨桑之次女布木布泰(孝莊文皇后)為妾。

滿清和韃靼蒙古高層聯姻非常多,等於是聯合蒙古一同對付漢人。

這在以往是不存在的事情。

在大明眼中,蒙古屬於韃靼,這同北魏蔑稱柔然為蠕蠕沒什麼區別。韃靼在當年明代的書籍中,是一種野蠻無知的民族,同野獸差不多。明代史書多以“人面獸心”來形容,不存在公開的皇族通婚。

而韃靼既然已經和蠻族高層聯姻,原則上就不用武力進入了滿清統治高層。

既然如此,韃靼為什麼要和滿清對著幹呢?他們本來就是利益共同體。



但對付瓦剌則沒這麼簡單。

搞定漠南蒙古以後,還有漠西蒙古瓦剌,以及漠北蒙古喀爾喀。

我們先看看瓦剌,

瓦剌分為四大部:杜爾伯特(綽羅斯氏)、準噶爾(綽羅斯氏)、和碩特(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兒之後)、土爾扈特。

準噶爾強大以後,土爾扈特被迫從新疆逃到伏爾加河流域,脫離中國境內。

而噶爾丹和杜爾伯特同滿清,一直激戰到乾隆時期。

為什麼他們最終會失敗,其實原因也不復雜。

隨著科技的進步,農耕民族越來越強,乾隆初期中國人口已經接近2億,到末期已經達到3億。而明代人口頂峰時期,也不超過1億5000萬。


同時,清軍準備火器的數量越來越多。在乾隆時期討伐準噶爾殘部的戰役中,清軍很多部隊火器比率很高,100名士兵中就有火器手75人,還準備不少火炮。

而即便是康熙時代,清軍也大量裝備火炮,作為對付準噶爾的火力支柱。

這些都是明代所不具備的。



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農耕民族必然越來越強,遊牧騎兵肯定越來越弱,這是客觀歷史的規律。


至於漠北蒙古喀爾喀的土謝圖汗部、賽音諾顏部、車臣汗部和札薩克圖汗部,也起不了什麼風浪。

在準噶爾的噶爾丹試圖統一蒙古時期,喀爾喀遭到大舉進攻。

這四部實力都不強,都被被擊潰,被迫南下投靠滿清。所以漠北蒙古形式上是歸屬滿清,還是雍正時期的事情,直到清朝末期被沙俄扶持獨立。



換句話說,滿清搞定蒙古的威脅,是乾隆時期的時期。

而眾所周知,滿清所謂的“康乾盛世”以後,帝國就開始衰敗,最終一蹶不振。

那麼,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以後,到乾隆時期的1758年才大體搞定蒙古各部,前後花費了130多年時間,這能叫做輕鬆嗎?


而清末首先是外蒙古獨立出去,隨後內蒙古也搖搖欲墜,獨立勢力,也就是滿清時代的內蒙古王宮不斷鬧事。抗戰期間,他們甚至成立了偽內蒙古國,直接將內蒙古獨立出去大半。

如果抗戰最終中國沒有勝利,內蒙古也丟掉了。

這些都是滿清留下的坑。


薩沙


“萬里長城萬里空”是康熙巡視長城時,看到的張廷玉寫在長城上的詩,其中的一句“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說明了一個王朝的興亡不是一座城牆能抵擋得住的,很認可張廷玉的看法。



長城真的那麼有用嗎?

長城字秦始皇勞民傷財修建以來,在抵禦北方遊牧部落的入侵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從來沒有擋住他們的鐵蹄,經常的南下搶掠中原百姓的財物,漢朝時期不得不採取和親的方式來避免匈奴的入侵。


唐朝時期,突厥一直騷擾邊境,北宋被契丹壓制,南宋更是滅於蒙古的鐵騎之下,明朝又花費巨資修長城, 也不免被韃靼侵略,由此可見,萬里長城萬里空,還真是這麼回事。



歷朝歷代的滅亡都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非靠一座長城

從秦朝至清朝,那些被外族佔領的朝代,都是其自身的腐敗造成的,像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就是由西晉的“八王之亂”內部互相殘殺,使得關外的胡人勢力趁機而入,導致北方的中原地區被胡人瓜分,中國歷史進入最黑暗的時期。


北宋時期,保守派與改革派鬥來都去,你方唱罷我登臺,最後把自己作死,後來又中了金人的奸計,聯合起來滅了遼國,從而使得金國沒有了對手,一國獨大,最後反過來吃掉了北宋,也為後來的元朝充當了掘墓人。



明朝末年同樣如此,東林黨人與閹黨鬥得你死我活,從而造成國內矛盾尖銳,民不聊生,受壓迫的人民只得起來鬥爭,就爆發了李自成的農民起義,明朝在裡外夾擊下兵敗如山倒,很快就被李自成消滅了。


但李自成畢竟目光短淺,遠不是滿清的對手,又很快的被消滅,自此長城內外都是滿清的地盤了。


民心國力才是永不倒的銅牆鐵壁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把長城作為一睹城牆,認為城牆修的結實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殊不知長城就是擺在那裡的一條長長的關隘,沒有飛不過去的鳥,再厚的城牆也有被攻破的時候。



但比長城更有價值的是民心和國力,最堅固的城牆其實是人心,只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只有自身的強大,長城才能變成摧不跨的銅牆鐵壁,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防禦,屈人之兵靠的是強大的國防實力,而不是長城。


康熙作為清王朝的統治者,前半生一直在打仗,也打了很多的勝仗,他覺得用武力可以征服天下,可是後來,天下基本太平了,而新的問題卻層出不窮,吏治腐敗、國庫虧空,朝堂上官員們結黨營私,皇子們爭權奪位,把他搞得焦頭爛額,自顧不暇。


修理長城,那得用大把的錢去砸,勢必勞民傷財,加重老百姓的負擔,而關外的滿、蒙以及西北的甘肅、青海、新疆都在他的管轄之下,長城已由邊牆變為內牆,已無實質性的防禦意義了,也就沒必要花巨資去做那得不償失的事情了。



康熙對於治國理政有了新的認識,維護國家統一不是靠一座長城就一勞永逸了,靠的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沒有了國力民心這道鋼鐵長城,那真就是“萬里長城萬里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