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在傳承中國古詩詞時會遇見哪些困難?怎麼解決?

馨香閣文學苑


當白話文裹著山海之勢襲來的時候,古詩詞註定會沒落,民國那些大師的詩詞也必然等同於迴光返照。

現代人對古詩詞的喜歡,基本上等同於對美文的喜歡,無非是句子裡的那些拾不起的相思,訴不盡的失落,數不清的惆悵,以及無止無休的惘然。

彷彿一個太監跑到青樓裡,面對眾多小桃花,小秋香,小夏蓮空有一身幻想偏偏無力大殺四方。

偏科的學生可以是學生,但偏科的傳承卻配不上傳承。只喜歡納蘭,易安,晏殊,卻對宋玉,陶潛、退之,子厚、山谷、美成,白石,甚至蕭德藻都不感冒的話,哪裡有資格說自己傳承了古詩詞。

傳承是需要資格的,比如廚藝,總得給你一些白菜土豆豬肉尖椒才可以上灶,然而對面古詩詞,我們只剩下了調料,那些浩如煙海的經史子集,哪怕給你一本工具書,也未必能看出其中的美來!

好多人都說會寫詩詞,然後這些人卻與不出賦來,寫不出古文來,連個古文版的家書都寫得支離破碎,不堪一讀。正如前面所說的那個青樓裡做夢的太監,他說會九九八十一式,會所有的洞房秘術,又有個屁用?

古詩詞從來不是單獨存在的,始終和那些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聯繫在一起,和詩經漢賦樂府以及無數野史雜記中的典故在一起。只要古詩詞,偏偏對這些視而不見。我這是什麼?

我們就是那個太監。

那些專家學者同樣是太監,只不過他們更可悲,他們竟然不知道自己的那個寶貝兒早就不在了,還偏偏大書特書,編了那麼多漏洞百出的所謂的詩詞鑑賞辭典以騙人財物。

回頭再看那些詩詞大會之類的詩詞節目,那些詩詞寫得臭不堪聞,才薄如紙,放在古代都是過街老鼠那種檔次,偏偏還上了正席。

人,變成太監容易。

太監變回人,沒指望了!


亦有所思


關於我們在傳承古詩詞時會遇到的困難,我認為應該從價值觀、文化氛圍以及教育環境來看待這個問題。

古代人的讀書人把詩賦作為考試內容來進行學習

在科舉制的年代,從隋朝建立科舉制開始(大業元年605年),一直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最後一科進士考試,一共經歷了1300餘年。尤其是從唐朝開始,近體詩也就是格律詩開始盛行,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科舉考試是考近體詩的。

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是什麼?當然是金榜題名,走上仕途,從此以後平步青雲,為國為民也好,光宗耀祖也罷,總之是出人頭地了。正如孟郊的《登科後》所描述: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科舉制為廣大寒門子弟提供了改變命運的機會,而詩賦作為科舉必考項目,正如我們今天考試的必考點,讀書人自然要把它給弄清楚、整明白。所以,那時的讀書人基本都會寫詩。


另外,古時候的文化氛圍好,按現代話講,叫做流行。同窗或是朋友在一起,遊春玩水、踏雪尋梅,或是興致上來時,不管是就被重逢還是分手送別,不吟上幾句詩還怎麼好意思對得起文人的身份?

對比我們今天,考大學是不考你會不會寫詩的

考什麼?當然是語數英物化生地史政這些知識了,既然考大學不考寫詩,誰還會管他會不會寫詩詞?自然就不會重視詩詞的傳承與否。

在有的人看來,反正從古到今,優秀的詩詞一抓一大把,會不會寫又能怎地?咱會背呀,反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會做詩沒關係,會吟詩就行。應時應景的整上幾句,誰敢說咱不是文化人?

從時代需要的人才培養角度來看,當今社會需要的全方位的人才

只會風花雪月吟詩作對自然是不成的,詩詞只是作為一項業餘愛好。除非從事古代文學研究工作,或者有志成為一代文學大家,這可能需要對古文有一定的造詣,需要對詩詞有鑑賞能力,甚至要求精通格律,能寫出好的詩詞來。

只不過這樣的大家,當今社會還剩下多少呢?自從西學東進,白話文取締文言文以來,總共誕生了幾位博古通今的文學大師呢?恐怕屈指可數罷。就算是漢語言文學畢業的大學生們,又有幾個能寫出流傳千古的詩篇來?要知道,古時候十幾歲,也就是如今高中生年紀的青少年,寫出千古傳誦詩賦的可是大有人在。

相比於古代讀書人在一起談詩賞詞,今天的讀書人在一起幹嘛?至少有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的業餘生活是在遊戲中度過的吧?這種氛圍,怎麼可能做好詩詞傳承?當然,這倒不是說我們不如古代人,畢竟從小所受的教育、接觸的環境以及社會對人才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

結論

綜上所述,傳承古詩詞所遇到的問題的根本,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基礎教育方面。想要做好古詩詞的傳承,最好是從娃娃抓起,讓孩子接受優秀詩詞的薰陶,培養孩子對古詩詞的興趣。當然,不僅是對古詩詞的傳承,我們中華優秀的文化都應該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米樂讀書


與時俱進,能夠適應大眾文化,走入尋常百姓家。

古詩詞:

舊行業標準(如平水韻)+繁體字+不同的古漢語發音。

現代詩詞:

新格律(需要與時俱進)+簡化字+漢語拼音(國家標準、世界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