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正確的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關注)

家長如何正確的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家長如何正確的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關注)

記得在我們上學時就流行這麼一句話,叫"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意思是說考試分數是衡量一個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現在,當我們步入中年,我們的孩子正在接受著分數的考驗,或許是我們的角色變了,變成了"分、分、分家長的命根。"在當代應試教育體制下,家長比學生更看重分數,打開我們的中華家庭教育網諮詢熱線,十有八九是為孩子的學習問題,即使涉及到孩子早戀、心理等其它問題,也是從注意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開始的,似乎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了就萬事大吉了,孩子成績一下降,家長就覺得非常焦慮,感覺在家長眼裡,分數比孩子本身更重要。每到考試後,學生、家長都盼著考試成績出來,有家長朋友說孩子的考試成績就是給家長的一個關於學習的交代,是孩子一學期學習的成果。可是真的如此嗎?我們到底該怎麼樣去看待孩子的考試成績呢?

我想和現場的各位老師和家長做個互動:

當您的孩子考了58分的時候,你面對孩子的態度是:

A 很生氣、大聲責罵孩子

B 抱怨孩子學習不努力、不用功

C 用同理心來理解孩子,並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查漏補缺

下面我們來看幾個事例:

一次考試後,孩子一回家就高興地對媽媽說"我數學考了98分!"可是媽媽卻馬上問誰誰考了多少,聽到人家考了100分,媽媽臉上表現出不滿:"人家能考100分,你怎麼就考不了?"孩子原本興奮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一臉的委屈與沮喪。

  也許孩子一回家就高興地說"語文98,數學99"。別人一聽連連稱讚孩子真棒,你倒也高興,可還是白了孩子一眼,嗔怪地說孩子:"看你像只驕傲的公雞,班裡有好幾個孩子考雙百呢,你考個雙百再來吹牛!"你也許在內心應該是比較滿意的,這樣說多半是為了謙虛。可是孩子聽了卻有些不服氣地做個鬼臉跑開了。

記得在一本書裡看見過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寫給媽媽的信:

那天,我從老師手裡接過數學試卷一看,糟了,58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中,怯生生地告訴了媽媽。"啪"一記耳光落在我的臉上,媽媽的眼睛瞪得像銅鈴,抓起蒼蠅拍照我的屁股上就是一下,嘴裡說著"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學,你不好好學習,才考了58分,我看你瘋了……"

今天,我從老師手裡接過語文試卷,啊!100分,我哼著小曲,像小燕子一樣飛回家:"媽媽,看,100分。"一個響亮的吻印在我的臉上,媽媽的眼睛迷成一條逢,高興得合不攏嘴:"我女兒真好,真乖。"午飯是我愛吃的紅燒雞翅、魚湯。

我想多問一句:"媽媽,你是愛我還是愛分數?"

學校要公佈初三第一次模擬統考的成績。陽陽一進門,爸爸就迫不及待地跟在後面問:"怎麼樣?考了多少分?"陽陽一邊放書包,一邊回過頭來說:"爸,還可以,就是……"爸爸臉上的笑容一下子不見了,轉身坐到沙發上,打斷了兒子的話:"我不要'就是',我的要求是不能低於90分,你只要告訴我結果!"

  陽陽顯得有些不安了,躲閃著爸爸的目光:"除了數學,都高於90分。就是數學題太難了,我考了81分……那也是我們班的前15名,我們班還有人不及格呢……"

  爸爸火了:"就知道比下面的,沒點兒上進心!你們班有沒有考90分以上的?"看到兒子輕輕地點了點頭,他的聲音更是提高了幾分:"別人能考90分,你怎麼就不能?題太難,別人怎麼不覺得難?看來,還是你不努力!告訴你多少回了,要想考上重點高中,就必須得用功,知道嗎?每門功課都不能低於90分,平均95分以上,是你最後的目標,你給我記住了!"

  陽陽小聲嘟囔著:"不是我說數學難,老師也這麼說。我怎麼不努力了,連老師都說我進步了……"

  爸爸根本不聽他的解釋:"你還狡辯!"爸爸"噌"地一下站起來,一巴掌掄在兒子的肩膀上:"我告訴你,我不管題目難不難,也不管老師說沒說你進步了,我要看到成績!就你這也叫進步?差遠了!要是考不上重點高中,以後就考不上好大學,那你也就沒有什麼前途了,知道嗎?這個星期六、星期日哪兒都不許去,在家把模擬統考的題目重新做一遍。"

  自從被打以後,陽陽越來越不喜歡學習了。他心想:反正在爸爸的心目中我已經是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了,不如干脆就不學了。於是他的成績越來越糟糕了。

還有一則報道:青海省大武鎮年僅9歲的三年級學生夏斐,只因期末考試語文得79分,算術得82分(居全班第一),低於母親規定 語文、算術在90分以上的要求而被生母活活打死。

 以上事例都不同程度的表達了父母過分看重孩子成績的高期望心理,雖然家長說話的口氣和用意不一樣,但卻不約而同的表達了同一個意思——100分才是好樣的,才是令人滿意的。第一個案例中家長做法,孩子在她這種思想影響下不但孩子對學習會懷有虛榮心,還讓孩子學會去嫉妒別人。尤其是第二個案例中,孩子對母親的描寫多麼生動,孩子對母親的反問多麼一針見血。最後一個案例孩子沒有考到母親規定的分數竟被母親奪取了孩子鮮活的生命。

不得不承認,現在的許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以後就是抱著投骰子的心理,在焦急的等待著考試的結果,然後給孩子貼上"學習好"或者"學習差"的標籤。殊不知,家長這種庸俗的目標只會催生孩子庸俗的學習內在動力,一味地追求分數,會使孩子形成畸形學習動機,變得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學習興趣,影響考試成績。

父母過分看重孩子的分數的現象不勝枚舉。孩子放學回家,有些父母常這樣問孩子:"最近考試了沒有,得了多少分?"他們以為這樣問,就表示自己很關心孩子的學習,其實不然。父母張口問孩子考試,閉口問孩子分數,孩子會認為你關心的只是分數和考試,而對其他事情漠不關心。

還有的父母把對孩子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把對孩子的親疏寵責都與考試分數掛鉤,逼著孩子去為分數而學習,結果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有的父母把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孩子的一個主要標準,甚至是唯一標準。他們對孩子的考試分數增加或減少特別敏感,看到孩子得了90分、100分便眉開眼笑,對孩子大加讚揚甚至用金錢作獎勵;倘若孩子考試分數低了,便板著面孔,馬上念起"緊箍咒",一訓、二罰、三檢查,弄得孩子苦不堪言。更有甚者,一旦看到孩子的考試分數不合自己期望,便對孩子非打即罵,以致上演了一幕幕的家庭悲劇。 

我們應該反思一下,如今的父母為什麼如此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有些家長就說了:你不看重行嗎?分數連著孩子將來的幸福,沒有好分數,孩子就上不了重點中學,上不了重點中學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沒用一份好工作,沒有好工作就沒有幸福的生活。

那麼,父母太過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會有什麼不良後果呢?

1.父母只看重孩子的成績,容易使孩子對自己評價產生偏差。

孩子考得不好,認為自己不是好孩子,父母不再愛他。而成績好的孩子父母也忽視了孩子身上的不良行為。家長將孩子的成績作為.和其他家長攀比的條件,究其原因是家長的攀比心理和虛榮心在作怪。每到考試結束,同事朋友見面談論的話題就是:你家孩子考了多少分,考得好的家長臉上無限風光和自豪,而考得不好孩子的家長則默不作聲,覺得自己在朋友面前也抬不起頭。似乎成績是衡量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當父母一門心思把焦點定位在孩子的成績上時,就好比用一個高倍的放大鏡在太陽下聚焦一片樹葉,結果只有一個:烤"焦"了。

2.父母過於看重分數,會讓孩子懼怕考試。

有的孩子平時學習成績很好,但一臨近考試就緊張,擔心考不好,越害怕越容易出錯,也就越考不好。而父母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一味地在考前給孩子施加壓力,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惡性循環,從而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有些孩子特別害怕考試,一考試就緊張,為什麼?因為他們知道,成績不好,意味著家長更多的嘮叨和責怪,意味著更多的家庭作業,意味著不能看喜歡的動畫片,等等等等。一邊做題一邊想著媽媽猙獰的臉和爸爸的拳頭,能考好嗎?

3.過於看重分數,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小學裡的孩子都是天真純潔的,都有積極向上的願望。即使學習差的孩子的內心深處也有考第一的願望。其實,一些平時成績相當不錯的孩子,也不能保證每次都考高分。即使是平常學得很好的功課,如果發揮不佳或者因為某種因素,也可能會考得一塌糊塗。這時如果父母只關心孩子的考試成績,不問青紅皂白,輕則辱罵一番,重則打一通,會使孩子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傷害。長此以往,會使孩子自暴自棄,造成孩子厭學。

4. 過於看重分數,容易造成孩子與家長的對立。

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他不知道父母注重分數是讓他好好學習,出發點是好的,他只知道自己沒有考高分,會被爸爸媽媽訓罵;而得了高分,則會受到父母的表揚和獎勵。他也不會覺得父母是愛他,而是容易認為父母喜歡他的高分。這就容易造成父母與孩子間的感情對立。

從小學到大學,有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這個過程中,孩子將經歷艱苦的學習,經歷許多挫折,經歷無數次考試,只有擁有強健的體質,擁有健康的心理的孩子才有可能實現父母所給予的目標,自己的理想。退一步,即使你高考進入了全國一流的大學,沒有強健的身體和健康的心理,照樣被學校和社會所淘汰。在2007年曾經被譽為高考"槍手"的四川籍青年張非,曾經四次參加高考,一次被北京大學錄取,兩次被清華大學錄取,然而因為沉迷於網絡遊戲難以自拔,曾經被這兩所全國一流的學府勒令退學。

美國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過:"身為父母,千萬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而應該注重孩子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儘量留住孩子最寶貴的興趣與好奇心。絕對不能用考試分數去判斷一個孩子的優劣,更不能讓孩子有以此為榮辱的意識。"

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陶行知語)考試分數是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某門課程進行一定階段上的檢查所做的成績評定。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而不能反映孩子的智力水平和綜合素質,更不能以分數的高低來衡量學生優劣。作為家長,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是關心孩子的一個具體表現,但應如何看待分數,卻是一個科學而又嚴肅的問題,它反映著家長對子女教育的態度、方法及其成敗。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正確的看待孩子的成績呢?

1、家長既要看孩子的絕對分數,又要看相對分數。

這就是說,家長在看待孩子的分數時,既要看分數的多少,又要看所得分數與孩子自己比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與班內同學比是位於上等、中等還是下等。如果與自己比進步了,那麼家長就應賞識和鼓勵孩子,反之,就要幫孩子全面分析退步的原因,當與同學橫向比較時,也就更加清楚自己孩子在班級所處的位置,年級的位置。以便為孩子制定好下一步的學習計劃或方案。

2、家長不要給孩子規定分數的硬性指標。

如果家長給孩子規定考試分數的硬性指標,那麼就會壓抑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使孩子產生畏懼心理,以至於產生厭學情緒和逆反心理,還很有可能導致孩子考試作弊、對家長說謊等不良品德行為的形成。

3、衡量分數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般而言,孩子所在年級越低,學習內容就相對簡單些,考試所得分數也就相對高些,而隨著年級的升高,科目的增多,內容的加深,相對來說考高分就不那麼容易了。另外隨堂測試和單元測試,得分可能高一些,而期中期末考試,得分就可能低一些;至於學年末及畢業考試等,要考高分就難得多了,而且分數往往還受題目的難易程度、覆蓋面的大小、孩子身體狀況、考前複習準備以及心理狀態等多方因素的影響。因此,家長不要只看分數的多少,相對來說看年級名次比分數更有參考價值,故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是。

4、家長要正視孩子的成績,幫孩子對試卷做出科學、準確的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一個學校只有當它能看到少年孩子的優點比缺點、壞處多十倍、百倍的時候,它才能有強大的教育力量",這對家庭教育同樣具有指導意義。因此,明智的家長應正視孩子的考分,幫孩子科學、準確地分析試卷,總結經驗教訓,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並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和提高的措施。同時,還應看到成績以外的東西,也就是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和長處,從關愛出發,揚長避短,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讓孩子的個性及其特長得以充分發展。

5、家長觀念要轉變,不應以分數高低論成敗。

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才能,不能只看分數的高低,因為分數不能用來判定除考試以外更多的東西。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能力除智力之外,還有語言能力、交際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運動能力等。人的許多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是不能通過簡單的比較來衡量的。往往在學習上循規蹈矩的人,容易獲得好分數,而在求知上異想天開的人,卻常常思維活躍,還可能有創新。論分數,後者不如前者,但論思維能力,後者可能更有潛在優勢。實踐中發現,應試教育下的高分低能,早已不受人們的歡迎。因此,家長們不要一看到孩子的某次分數不高就失望。"天生我材必有用",孩子的潛力是很大的,而且是多種多樣的,幹這行不行,幹另一行很可能就是高手。

6.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心態,不糾結在孩子的成績上。

有的家長抱怨孩子為什麼考試丟了幾分,糾結在孩子丟的那幾分上,其實"分數"和"成績"並不完全對等,分數可以反映成績,但分數不等於成績。當過老師的人都知道分數除了與學生的實際能力有關之外還與考試試題有關係,所以,面對考試成績,我們更應該仔細分析孩子的實際能力有沒有進步,學習上是否養成了一些好的習慣,孩子的學習是否快樂等,100分或者多少分,許多時候都只是一部分地反映了過去的一段時間內的學習,而過去的東西我們是沒有辦法修改的,孩子通過努力可以改變的只能是未來,因此,面對孩子的成績單,不過分的看重多少分而是去注重學習品質的培養,注意培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遠比單純的追求多少分,滿足家長的虛榮要好得多,95分和98分在實質上沒什麼差別。

6.不盯分數,注重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

  作為父母,在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只盯著孩子的考試分數,更應該看孩子實際的學習效果,從孩子的學習習慣抓起,當一個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時,讓他考不好都難,不能僅以分數作為評價孩子學業水平的唯一標準,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對待孩子的考試分數,孩子考好了,不妨進行精神鼓勵;如果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要幫助孩子認真分析,找出失誤的原因,並鼓勵孩子繼續努力,這樣孩子才會情緒穩定,自信心增強,身心各方面才會健康發展。孩子不僅需要掌握基礎知識,還要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這些都需要父母配合老對孩子加以積極的引導。

7.承認孩子存在差異,不拿孩子的成績和別的孩子相比

實際上,上了中學的孩子,早已經能夠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和競爭的壓力。但每個孩子由於智力的因素,所在學校的教學水平以及自身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理解能力等的不同,學習成績總會有差異。父母要做的是認真瞭解情況,聽聽孩子的解釋,不能武斷地得出孩子學習不努力、不用功的結論。要以尊重平等的態度和孩子一起分析、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孩子掌握適合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制訂適當的目標。那別的孩子相比,會使孩子產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引起孩子強烈的牴觸情緒和反感心理。

8. 孩子成績不好時給予寬容和鼓勵

每個孩子都有不足之處,更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考第一名,總有孩子會落在後面。當孩子在考試中沒有得到預期的好成績時,他已經非常難過了。這時候,父母更不要刺激孩子,而要拿出自己的寬容和安慰,一定不要在孩子的傷口上再撒上一把鹽。同時也要不忘對孩子說"下次努力",使孩子把目光轉向下一次機會。

即使孩子有厭學情緒,成績非常糟糕,父母也要忍住一時氣憤,調整好心態,給孩子最大的寬容和鼓勵,想辦法使孩子的目光轉向他的長處,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只要有了自信,那麼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對學習感興趣,在父母的寬容中找到安慰和繼續努力的力量。

家庭應成為孩子幸福安寧的港灣,而不是一個懲罰站。所以當孩子拿著成績單的時候,特別是孩子考砸了的時候,家長不應緊盯著分數,而是分析孩子的學習的內在因素,給予孩子們最需要的理解與引導和撫慰。分數本是對孩子學習情況的一個檢驗,是老師、家長和孩子自己反饋信息的一個渠道、一種手段,只是測評孩子學業的一個參考,分數的高低並不能用來評判孩子的一切。但在考試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分數高低決定著孩子的升級、升學、就業的現實狀態下,分數變成目的,變成了孩子、家長、老師追逐的唯一目標。

在分數面前最容易看出父母的胸襟,在分數的背後,更是折射了每個父母的教育觀念。

周弘的女兒婷婷是個殘障兒童,有一次做題,10道題錯了9道,要是有些父母,那巴掌、拳頭早就上去了,可週弘怎樣對女兒說?"孩子,你真不簡單,你竟然做對了一道!"

婷婷上中學的時候,有一次考試三門主課不及格,各種風言風語接踵而來,周弘鼓勵女兒說:"孩子,你不是要做暴風雨中的海燕嗎?暴風雨終於來了!"

我認識一位優秀的父親,兒子上五年級了,他從不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從不給孩子檢查作業。他的精力放在培養兒子做人上,經常和孩子討論一些成功人士的成長經歷,鼓勵孩子向他們學習。他兒子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不看重分數,這是一種氣魄,一種能力。大多數父母都向分數妥協,於是,孩子就成了分數的奴隸。

作為父母,引導與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也是應盡的義務。但是,作為父母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教育孩子怎麼做人,發展孩子的個性,關心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關注他們的意志品質、道德情操的發展以及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父母應該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可過分看重分數,要重視孩子的全面素質的教育,以利於孩子全面成長。父母應通過對孩子的教育,發掘孩子所蘊藏的潛能,從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來看,真正能在社會上獲得很好發展機會的人才,都是具備很好的創新能力的人。

總之,家長們應該清楚,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孩子考試分數的高低,不足以代表其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正因為如此,目前一些教改區的高中招生,已不再把升學考試成績作為錄取的惟一標準,而是把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創新實踐成果評價等共同作為招生錄取的主要依據。

希望父母學會合理的看待學生和自己孩子的成績,幫助孩子身心健康全面的發展,希望孩子們都能取得一個好成績,都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