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心理分析:丈母孃要求的結婚買房,是有合理依據的

​好多年前,房價瘋漲的時候流傳著一句戲話:“房價是被丈母孃炒上去的。”如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房子成了結婚的必需品,想結婚就一定要有一套房。好多人也因此淪為房奴。

房奴心理分析:丈母孃要求的結婚買房,是有合理依據的

前幾天和朋友吃飯聊起買房子的事,朋友和她男朋友有很多年的感情基礎了,兩人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但目前卻面臨一個巨大的衝突——買房。女方父母要求結婚的前提是男方必須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沒有房子就沒法組成家庭。

男方是一個自由職業者,喜歡無拘無束的自由,不想買房,認為買房就是束縛,租房挺好的,也不想因為買房而淪為房奴。我朋友起初也認同她男友,覺得租房也沒什麼,不僅能體驗各種裝修風格,還便宜,覺得還挺浪漫的。

房奴心理分析:丈母孃要求的結婚買房,是有合理依據的

可是後來父母和各方親戚輪番勸說,什麼“不買房就是不愛你,就是對家庭不負責,以後生活不方便”,“結婚了總不能居無定所,不為自己想那以後有了孩子呢”等等,我朋友便也開始動搖了,跟她男友開始是勸說,後來便演變成爭吵,甚至開始懷疑她男友對她的感情。以至於現在他倆鬧到了要分手的地步。我朋友現在很是鬱悶,她不明白為什麼男友那麼堅持的不買房,多數人結婚不都買房嗎?是不想跟她結婚嗎?

房奴心理分析:丈母孃要求的結婚買房,是有合理依據的

看起來我朋友是被勸說到想買房,然而她卻不知道,實際上是她的心理潛意識在作祟。

瑞士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提出了一個名詞叫:集體無意識,又叫集體潛意識。用白話解釋就是:在我們內心最深處,有著來自我們祖先的傳承,就好像電影或者小說裡寫的,藏在我們記憶最深處的東西,我們只是以為它們不存在,然而它們的出現只是在等一個契機,這種無意識決定著每個民族的性格、行為和發展。

就拿買房這件事來看,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農耕生活,一屋兩人三餐四季,居有定所,家有炊煙。那麼房子就變成了家的象徵,雖然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有著變遷,但也有傳承,有房就有家的思想就隨著時間傳承,在我們的思想中就變得根深蒂固。

房奴心理分析:丈母孃要求的結婚買房,是有合理依據的

再說回來我這個朋友,她男友據她說是蒙古族人,蒙古先祖從漁獵到農耕在變成現在典型的遊牧民族,居無定所,逐草而居。因為在他們的文化中有一個說法:“要是固定在一地,大地母親就會疼痛,我們不停搬遷就像血液在流動,大地母親就感到舒服。”而她的男友在這樣的文化背景,這樣的傳承之下,有不買房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了。

其實有愛存在的地方就是家,經濟允許的話,房奴也是甜蜜的負擔。各位說呢?

原創不易,歡迎點贊轉發,多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