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某次日本落地留念


我們所處的世界太大了,大到彷彿我們才是這個地球的客人,我們所能看到的,僅僅是地球主人呈現給我們的,想要讓我們去看的那一點點美貌,而主人偷偷藏起來的才是地球真正的美貌,而有幸窺視一下,都足夠我們吹噓一生。

這顆星球不僅僅是地面下有巨型的鋼鐵管道,植物站在應該出現的位置,動物被豢養在鋼筋水泥的兩居室裡,水從金屬龍頭裡流淌出來。而更應該跨越城市,看到自然本原的樣貌,去感受這“看起來不像地球”。但是地球什麼樣子?峽灣和鯨群是什麼樣子?在沒有高樓大廈的時候,其實已經存在了好幾十億年。

好在,作為客人,我們是一群有智慧的客人,我們創造了互聯網,可以讓各位坐在家裡,就聽一聽看一看,這些有幸之人“吹噓”一下所窺探到的美麗。

(一)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智利百內國家公園藍色冰山

這是南巴塔哥尼亞冰原系統的一部分,格雷冰川是百內國家公園裡最大的冰川之一,整個冰川寬6公里,高達30多米。

(二)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土耳其的“棉花堡”帕穆嘉麗

棉花堡位於土耳其代尼茲利(Denizli)市的北部,是遠近聞名的溫泉度假勝地,此地不僅有上千年的天然溫泉,更有鈣化形成的好似棉花一樣的山丘。土耳其文Pamuk表示棉花,Kale表示城堡,所以Pamukkale就叫棉花堡

(三)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尼日爾鹽湖

(四)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

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是由眾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藍色的鹹水湖共同組成,其美麗的景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沙丘從海岸邊一直向內延伸50公里構成了如同潔白的床單一般的風景。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區域年降量可達1600ml,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至6月,屆時豐富的雨水會填滿沙丘之間的山谷,在7至9月營造出數以千計的“湖泊”。

(五)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南澳的麥克唐納爾湖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南澳的麥克唐納爾湖

它是西澳大利亞州Goldfields-Esperance地區的一個鹽湖,是一種水藻產生的色素讓湖泊變了色。西澳有三大粉紅湖,這個是沒那麼容易看到的一個,顏色雖然沒有那麼明顯,但是仍然讓人有“好像顏色在底片上進行了翻轉”一樣的錯覺。

踏上鹽湖,鹽分結晶反射白色的光線,隨著視線遠望,粉色會越發明顯。最大的感受是,大自然相當任性,一些偶然的碰撞,可以顛覆你日常的“想當然”,畢竟在黑天鵝出現之前,每個人都認為世界上只有白天鵝。

(六)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瓦特納冰川洞穴

瓦特納冰川面積達八千三百平方公里,其平均海拔約1500米,為歐洲最大的冰川。瓦特納冰川以每年800米的速度流入較溫暖的山谷中。

幽藍的冰蓋更襯托出洞穴的神秘。瓦特納冰川每年只有特定時間才允許遊人進入,每次只有少數人有機會進入瓦特納冰川洞穴進行欣賞。

(七)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中國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維語:تەكلىماكان قۇملۇقى)位於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時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這裡,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於平原以上300米。狂風能將沙牆吹起,高度可達其3倍。沙漠裡沙丘綿延,受風的影響,沙丘時常移動。沙漠裡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異常發達,超過地上部分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裡的動物有夏眠的現象。

(八)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人類才是地球的過客,這顆星球的美麗,你瞭解多少?

安集海大峽谷

安集海大峽谷又名紅山大峽谷,位於塔城地區沙灣縣安集海鎮以西的天山北麓地質斷裂帶。安集海河發源於天山山脈,從天山北坡滾滾而下,像一把利刃,切穿了高峻的山脈和平緩的山前丘陵,形成了這條寬闊的安集海峽谷。峽谷東岸是連綿的紅色山巒在河谷裡四處流淌著蜿蜒而斑斕的辮狀河流,百轉千回,展現出峽谷柔情的一面。我記得我買過的一期《中國國家地理》曾將安集海大峽谷作為封面,這奇豔的顏色搭配讓我記了很久。這就是美麗的安集海,宛若一個五彩異星球。


在自然裡,我們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去登山,去涉水,看鯨魚在海洋裡遨遊,下一次見面不知道什麼時候,暴雨後的路一定是泥濘,但卻有土壤和灌木的味道。去接觸自然的原因,就是人們要經常回歸自然的本質,搞明白到底誰是地球的主人,而人類是地球的客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則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