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道德經第25章地位特別顯著,為歷代註釋家所重視。“道法自然”一句是最為著名的經文,深入文化精英的心智中。即使人們並不清楚這句經文的內涵是什麼,但還是反覆引用。“道”是什麼?老子創立道家學說,指引華人的精神生活,老子此章正面回答了這個道家學說最關鍵的問題。

在老子之前,華夏文化是天地人三元宇宙模型,此章老子宣說道天地人四元宇宙模型

,這是宇宙模型的大轉變,是思維基點大轉變。董仲舒說:“天不變,道亦不變”。老子的“天”變了,“道”亦變了,一切都變了,原有的邏輯不成立了,牛生牛,馬生馬的“真理”突然成為謬論。老子破了世俗的“顛簸不破”的“真理”,破了原來牢牢佔據世人心智的“邏輯”,一切從頭再來,這就是第16章說的“靜曰覆命”,重建整個邏輯大廈。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道的學說改變了心智的大邏輯和小邏輯,四大學說又在破壞的基礎上迅速重建邏輯,不僅沒有使古老的三元宇宙受損,反而使古老的三元宇宙換髮了無限活力。古老的三元宇宙是一種華人的核心價值觀,但只能說是世俗精英的核心價值觀,並非是遠古證悟者的核心價值觀。證悟者的核心價值觀一直深藏在證悟者的妙心中,師徒代代相傳,以心印心,目擊道存。

世俗精英一直以“德”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作為普世價值,周公把“德”的普世價值發揮到極致,作為周朝的立國基礎。在可考的三千年華夏曆史中,周公是治者的典範,是一個完人。周公之後,“德”的普世價值迅速衰落,德無法“以心印心”,無法從師父傳給弟子。因為德有外在標準,反過來是一種束縛,束縛對於治者是無效的,權力可以讓德的束縛形同虛設。這是老子作為證悟者深深明白的。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德是告訴你標準,讓你遵循。道是不告訴你標準,讓你自己契悟(道妙)。德是“言教”,道是“非言教”,即“不言之教”。德是讓你學的,道是讓你悟的,只有悟才能轉心,標準不能轉心。六祖說:“迷時法華轉,悟時轉法華”。

“轉心”最為第一,製造產品是標準最為第一,二者完全不同。道的標準和德的標準天上地下,不可同日而語。德還依靠外在評價,並希望獲得社會名譽地位的獎勵,道不依靠外在標準,證道不依靠社會名譽地位的獎勵,因此是最有價值的。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老子要建立以道為核心的四元宇宙模型,徹底重建心智。天地人都還是有形跡的,只有道是徹底無形跡的,徹底抽象的。老子早就建立“物、象、無象”的抽象思維路徑,無是最早被放下的,然後是象,直達“無象之象”。人與動物的區別很多,抽象思維是人的最大區別。人類的爭(野蠻)與是繼承動物的,但人類僅僅繼承動物就可以了嗎?人既然有抽象思維能力,一定能夠超越動物,而且必須超越動物。人懂得心智是高度邏輯的,而邏輯本身就是抽象的。

老子顯然把人類文明(和)的希望寄託在抽象思維之上,有抽象思維,人類文明必定能夠建立。因此從物的思維要進入象的思維,但這遠遠不夠,還必須從象的思維進入無象的思維。無的思維代表了低等邏輯(爭的邏輯),象的思維代表了較高的邏輯,只有無象的思維才代表最高的邏輯

無象的思維是人類文明(和)的保障。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道就是無象思維的代表宇宙的本質就隱藏在無象思維之中,只有無象思維,即道思維才能接近宇宙真相。此時語言完全失效,言教完全失效,只有非言教(不言之教)才是真正的工具。培根著有《新工具》,不言之教就是老子的“新工具”

,沒有“不言之教”的新工具,人類文明寸步難行。

與不言之教一起的必然是無為的新工具,所以老子說“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43C)、“不言之教,無為之事”是第2章就宣說的,是老子的二大新工具。不言之教就是契悟,是以心傳心。莊子把遠古證悟者“以心傳心”的第一稀有妙法發揮到不可思議的高度。離開契悟,離開以心傳心,道德經就是“聖人的糟粕”。“道”這個概念都會汙染道的真體,但老子不得不借假修真,又以真破假。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依靠誰來借假修真呢?依靠人。依靠誰來以真破假呢?依靠人。這章經文是弘揚道呢還是弘揚人?這是需要回答的問題。古來註釋者爭議頗多,因為此章第道德經的“眼”。道天地人的四元結構已經出現上章(24C--這看出來章序的重要),第24章與第25章是呼應的,不可分割的上章的道天地人四元結構不是偶然的,是老子的核心宇宙模型。

上章把“天地人”看做未證悟的修行者(老子眼中,萬物都是有生命的),此章則把“天地人”看做是證悟者。前者是現實地,現在是究竟地,二諦法是解讀道德經的“手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正是天地人修行之路。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道完善了人的慧命,從而使人與道無二無別,子母相會,大光明普照法界,這就是“眾妙之門”。眾妙之門就是眾妙藏,含藏無量無邊的妙,妙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現在妙的量也是不可思議。

此章既宣說道妙,又說人妙,二妙無別,本來如一。人妙源於人的心妙,只有心妙才能以心印心,和才能普降,和就是“甘露”。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道的甲骨文造字是鳥的頭部,辶代表鳥的行走。鳥能夠從北極飛往遙遠的目的地,顯然不是依靠辨認路標,而是依靠一種“覺性”,現在成為磁場導航。所以導航的導從“道”。道又引申為必經之路,在抽象為看不見的路徑。莊子說:“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人的五官六根不知宇宙萬物的演化,但其中有必由的路徑,這就是“道”,即古希臘的邏各斯。

道的偉大學說建立在法則性、有序性、必然性之上,這是道的第一重玄義。道的學說宣告了華人族群的共同信仰,為每一顆心靈提供了人生最高追求的方向,使華人在文化上有可能融為一體。老子在甚深禪定中實證華人族群及其代表的華夏文明的未來必須建立在共同信仰的磐石上,道就是這塊磐石。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希伯來文明建立在耶和華的磐石上,這是依靠信仰和啟示的文化,到了科學興起的時代這種信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來自內部的懷疑,因為與科學有不可調和的衝突。老子道的學說早就解決了這個質疑,因為道既代表心證又代表法則,排除了人的凡心凡情。這是道的第二重玄義道代表了偉大的創造力,道力不可思議,可以成就一切,可以毀滅一切。這是道的第三重玄義。

道無處不在,可以顯示在天地人之中,人的妙心正是道的化身,可以證道。這是道的第四重玄義。道還代表慈悲和最高德行(上德、玄德),維護人世間的公平正義,以“天之道”的名義懲惡揚善。這是道的第五重玄義。道代表最高貴的德性--和,萬物因和而生(衝氣以為和),萬物的本質是和,恢復萬物(包括人類)的和性是必然的。這是道的第六重玄義。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因為都是所生,故宇宙萬物雖然不同,但其同母,所以道代表同,同又代表通,通又代表一,故宇宙萬物玄同玄同得一。這是道的第七重玄義。道體混成,所以含藏不可思議的妙的,道代表含藏性。這是道的第八重玄義。老子宣說道的學說,內涵八重玄義,所以幾千年依然魅力不減,成為華人的文化、哲學、信仰。

道法自然和希言自然是呼應的,有密意的。

第二十五章

第一段: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第二段: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地母。

第三段:

吾不知其名,

強(qiǎng)字之曰道,

強(qiǎng)為(wèi)之名曰大。

第四段: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第五段: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一申人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二申人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三申人大)

第六段:

道法自然。

此章經文分為六段。第一段經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凡夫開口,必須說一物,耳目所見故。第21章句法於此相同,“道之為物,惟恍惟惚”。二章的述說法完全一致。先舉起一物,然後放下。老子“物-象-無象”三次抽象,三次概念分離,代表下士、中士、上士的理解力,只有到無象才能證道。“有物混成”,這個“混成”值得思考。物質是什麼?物質在人的意象中是實物、有體積、重量、顏色、質礙等,與五官對應。古希臘哲學家說的原子是星球、可見物體在心中的縮微版。

這個原子本質上是單一的,同質的,因此不是“混成”。

混成是多元、非單一的多元素、多態混合而成。從混成一說看,老子不認為有單一的原子存在。單一的原子、物質概念是古希臘哲學的基本概念,但在東方思想和老子這裡沒有這類概念,而是代之以微小混同體(玄同體、生命體)。這就是混成的意思。混成排除了單一性,而單一性構成了物質、原子的幻想。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古典物理學強化了原子、物質的幻想,但現在被量子力學動搖了,而是以一種更接近老子的宇宙模型展示出來。我們可以把道看成一個點(太極),但這個點是活的,生生不息的,可以變為無窮大的(無極),老子說是玄同體(玄態)。

一個生生不息的點(太極),可以變為無窮大的點(無極)就是道的近似描述。活生生的,生生不息的含義就是架構和不斷重組的無限可能性把道看成無限潛力、無限可能性是有價值的。最沒有價值的就是把宇宙歸結為一個死點,好像從身體上掉下的頭皮屑,於是也把道看成是一個類似的死點,這是無知的。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上章宣說了道者的至高無上,道德經的前面章節一直宣說道才是唯一的真實,第一因,歸屬者。老子堅信宇宙是有序的,這來源於道的存在,如果沒有道,則宇宙的有序性的基礎就垮了。對道的堅信是基於對宇宙有序性的堅信,宇宙萬物不是無因而成,不是飄風驟雨,而是有序的展開。飄風驟雨被看成是無序的象徵,所以遭到老子的貶斥。第24章宣說了道、天、地、人的不平等,但第25章反過來宣說道、天、地、人的平等性。

不平等是現實地(俗諦),平等性是究竟地(真諦)。世人的錯誤是隻從現實地(俗諦)觀察,而不從究竟地(真諦)觀察,所以顛倒了對宇宙人生的看法。前文反覆宣說道的存在,但此章宣說道只是勉強的稱名,而且可以稱為大。這是讓世人不要停留在道的名相上,而是要用深思維(玄照)把握道的實質

。這就需要實現對道的名相的超越,更深刻的領悟道的內涵。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第一段經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隨順世人的語言,說有那麼一物,但這一物不是普通一物,不是頭皮屑。混成是老子對宇宙本質的看法,宇宙不是由單一性物質或原子構成,單一性物質或原子是一個假象。宇宙的本質就是無限多樣性構成,是疊加態(玄態)

,為了簡化認識,可以歸結為陰陽二元混一構成。因為陰陽二元“此亦一無窮,彼亦一無窮”,也是疊加態。

陰陽不代表老子思想是二元論,道也不代表老子思想是一元論。老子思想可以描述為二元混一論。道既有二元的特徵,又有一元的特徵,但無論二元還是一元都不足以定義道,也就是二元和一元都不能來定義道的特徵道是超越二元和一元的,是“非二非一”。老子玄同大定中見到的是生生不息的玄同體,這是生命的由來,而不是單一性原子。如果宇宙真如古希臘哲學家所說的由單一性原子構成,則生命就不會誕生。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經文老子宣說了道的“混成學說”。這一學說在“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12C)已經提出來。混成學說與三法印的“妙”一致,就是“眾妙”的另一種表述。道如果不是“混成”就不可能是“妙”,更不可能是“眾妙”;如果不是“妙”和“眾妙”也不可能是“混成”。妙和混成都反映了道體的不可描述性。

“混成”一詞反映了老子對宇宙基質的看法,老子寧願相信宇宙的基質是細胞或者類細胞,而不是單一性原子或物質。換句話說,宇宙的基質是系統而是單體,弦論和量子陣(場)更接近於老子的玄同體。結構比點更重要,因為結構,所以需要假設點的存在,一旦建立了結構,點已經是一顆可以移動的棋子(棄子)。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觀察宇宙的真相,如同觀察一盤圍棋,低段棋手重視棋子(實地),高段棋手重視結構(勢)。高段棋手會經常運用棄子的手段戰勝低段棋手,令低段棋手防不勝防。重視結構已經成為科學的新潮流,統計學原來被視為科學中的差生,憋屈的坐在後排,但現在任何前沿科學都需要統計學的參與。“空”將作為一種存在,參與整個結構的構成,正像0作為數學的關鍵算法因子一樣。量子力學讓世人接受了隨機性、不確定性和統計學。

人工智能和細胞學說讓世人更重視結構、邏輯和複製。老子混成概念與隨機、不確定性、結構和複製概念能夠很好的結合,而與單一性概念無法相容。不確定性是點的不確定性,但又是結構的確定性。結構是邏輯性的另一特徵,邏輯性是複製的前提點可棄,點的確定性可棄,結構不可棄,邏輯不可棄,複製不可棄,結構的確定性不可棄。結構、邏輯、複製被知識體系所重視,基質的重要性大為下降,用原子、基質解釋存在的初級思維被逐步摒棄,這是科學和人類知識的本質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古希臘的原子論曾經推動科學的發展,但一旦原子論被固化為宇宙模型以後則成為思維的妄想。整個科學已經從點的研究轉向系統、結構(包含空)、邏輯的研究,從點的穩定性、確定性轉向系統、結構的穩定性、確定性,邏輯正是穩定性、確定性的基礎。

這與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描述很接近。記住老子的“混成”,不是單體,不是死點

“混成”蘊含了無限可能性,以往註釋“混成”,簡單的以為是確定性的混合,三或二的混合,實際是不確定性的混合,代表老子的宇宙模型的可塑性。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經文“先天地生”開創了全新的時代。古人總是把天地看成最原始、最古老的,老子再次明確宣說“道”比天地更原始、更古老。這與第四章一致。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如虛空,比天帝和天地更古老。老子重構了宇宙的邏輯架構和世人的知識架構,這是非常驚人的。

老子這樣說有點冒犯知識貧乏的世人,但對於追求第一因的大腦來說,一定會歡呼老子的新學說,因為一下打開了宇宙的深度、廣度和維度,打開了知識的視野,摧毀了虛假的邊際。對於以耳目為判斷依據的淺意識來說,現象才是真實對於超越耳目的深意識來說,本質、邏輯才是真實。這是一場淺意識和深意識之爭,是一場現象和本質之爭,是果與因之爭,是農夫與農學家之爭。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第二段經文: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王弼注:“寂寥,無形體也。無物之匹,故曰獨立”。河上公注:“寂者,無音聲。廖者,空無形。獨立者,無雙匹。不改者,化有常”。寂是形容沒有聲音,耳朵聽不見。廖就是空虛無形。

寂寥後來成為靈魂的孤獨感和環境的無聲空曠。獨立就是唯一的存在者,沒有可以雙匹,即沒有第二,合起來就是唯一的唯一。不改,道雖然無處不在,周行不殆,但不會失去真常。一個人在全世界旅遊,回家還是他本人,不會因為周遊世界而變為另外一個人。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經文:周行而不殆。道不是停留在某一個地方,也不會停留在它的宮殿裡,而是無處不在。河上公注:“道通行天下,無所不入。”人不可能穿牆而過,但道可以穿牆而過。不殆,不盡也。殆,結束,消失。道不會結束,道本不生滅《心經》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道體如虛空,虛空怎麼生滅?理解虛空是理解道的最關鍵的一步,但老子此章還是要告訴世人,虛空只是道的近似描述,人必須激活自己的深意識和深思維,道就在前面招手。

這樣,我們對自己和世界的理解就不斷深化了。老子後文說“無有入無間”(43C),道能夠穿透一切時空物體,因為是無有。“周流而不殆”正是因為是無有。莊子寫庖丁解牛,刀刃是“無厚入有間”,道比刀刃更進一步。這都是意識表述,用一近似概念去引導,好像伸出一根手指,目的是指示月亮,而不是指示手指。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此句經文更強調道的內動性。前面幾乎都強調靜,此章強調道的動。道的動是內動性,靜是本位性,所以要認識道,必須從靜和動二態來實現。道的靜和動不是視覺意義上的,而是本體上的。視覺意義上的靜和動是由道的本體上的靜和動引發的。本體上的靜和動是玄同的,不是對立的

。世人擔心修行“守靜篤”會否導致宇宙死氣沉沉,老子告訴不必擔憂。

一顆芥子再微小,一遇到水就會發芽,生長出一顆植物,道就是一顆會發芽的種子。獨立而不改是靜,周行而不殆是動。《楞嚴經》說:“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動和靜的對立消失了。本章的主旨是宣說道的動(本體意義上的,不是視覺上的),與前面多章宣說的道的靜對應。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經文:可以為天地母。王弼本作“天下母”,帛書本作“天地母”,帛書義勝。上章宣說“道、天、地、人”,此章也是宣說“道、天、地、人”,結合下文的四大理論,天地母為正文。天下是一個詞,天地是天和地二者,後者才是崇拜對象。天地母是天和地的母親,與前一句“先天地生”呼應。此句經文是“先天地生”的再次申說,以母為喻。道在天地先,在天帝先,不是誰的兒子,所以天地是道的兒子。

此句經文確立道與天地(前面確定道與天帝)的第一因關係。父母是華人崇拜的對象,天地是華人崇拜的對象,天帝更是華人崇拜的對象。老子此處指出,崇拜的對象還要加上一位,就是道。而且道是第一位的崇拜對象。《易經》出現了“神道”的描述,使華人的信仰文化有了進一步的深化和提升。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第二段經文:

吾不知其名,

強字之曰道,

強為之名曰大。

此段經文意義非凡。《道德經》第1章說:“無名,天地之始。”,此二句經文互相呼應。道是無名的,天地存在之前道就存在。但無名就無法談論。萬物產生了,正像一位母親有很多孩子,必須給孩子取名。如果母親只有一位孩子,也就不必取名。世人已經習慣用名來交流,離開無名的本位。老子為了救世濟人,就不得已借用世人取名的辦法,給那個無名的,也不該取名的創造者取名了。

希伯來經典中有不可妄乎聖名的禁忌,心中可以想,但不可以說出來,這叫禁忌。古人為了表達對父母的崇敬,不能稱呼父母的名字,不得已就說

。諱莫如深是也。道的名字只能心中感覺,不能說出來。老子對道也是諱莫如深,這是敬意的表達方式。所以說“強字之曰道”。老子好像站在高高的聖壇上有敬意的說出了“道”的尊名。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經文“強字之曰道”一句可以包含甚深的奧義,難以盡述。一是老子的不得已和內心的敬畏。二是在此之前沒有智者把宇宙的第一因稱為道。淺意識只承認耳目所見所聞,不管耳目之外的存在。

但深意識又不斷提醒宇宙第一因的存在,老子終於代表所有的智者宣說“道”的尊名。

三是這個名稱不是確切的,也不是唯一的,“強”表達了這一層意思。老子多年帶弟子的經驗,知道不管如何解說“道”,還是需要不同的名字來啟發弟子的理解力,於是老子馬上又給道取了第二個名字“大”,來補充道的含義。此外,老子反覆用常、明、妙、玄、樸等來稱呼道的尊名。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華人古代有姓有氏,有名有字。姓氏是家族和遠古祖先的追溯,字是最正式的(法定的)稱呼,名是第二等正式的。現在合稱名字,一般只有一個了,古代可是有名有字。老子,姓李氏,名珥,字聃。孔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老子對道的稱名完全按照華人古老的傳統,一絲不苟,體現祗敬。

四是世人不可執名忘實,必須循名責實。世人取了很多美好的聖名,但因為怠慢,口頭稱呼一下,寫在文章裡,就以為做到了,不再深入體會深刻內涵。如果老子宣說了道的尊名,世人今後不再探索道的內涵,不再實修證道,那老子就害了世人了。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正是擊中了世人只會稱尊名而沒有實修實證的痛點。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五,既然今日已經宣說道的尊名,就應該更加實修實證,弟子們可以交流實修實證的體會,伸出手指指向月亮。對於大宗師來說,知道是到時候宣說道的尊名了,雖然會有誤解,但弟子們實修實證,共修實證還是非常有益的,對世人的偏見也能有所糾正,利大於弊。

六,有了道的尊名,正像有了黑洞的名稱,應該深入研究,讓道的尊名發揚光大。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又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都在與老子呼應。實修實證,共修實證和發揚光大不能缺一。對於道的尊名,老子和孔子顯然是心領神會的。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經文:強為之名曰大。把道又配名為大,這是此章的奧義的一部分。道從法則性、規則性得名,必由路徑得名。但這還不能充分表達老子證悟的“那個”,於是老子從大的方面來告訴世人“那個”。莊子特別講述語言的貧乏和無奈,聖人之言和聖人之道的差別。

老子用大作為道的第二個稱名,知道世人對大的特別崇拜和敬仰。天地之所以被崇拜,大是其中的關鍵原因。大象被人崇拜,也是因為大象是陸地動物中最大的。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阮籍寫了《大人先生傳》,莊子把“大人”作為聖人的代名詞,因為“大”大有神性,含有崇拜的含義,父母親也被稱為“大人”。老子把“大”字又賦予了更加突出的意義,在第二段、三段、四段都論述“大”,而且突然提出“四大理論”,把大的意義推高到至高無上的極點。

地是大,天更大,而且天比地大無數倍,令世人的領悟力無法穿透。老子知道地的大已經難以承受,天的大已經消耗了人的領悟力極限。老子知道天的大還不是極限,必須再次出發,帶領世人去領悟比天更大的“那個”創造者。用大來作為道的第二稱名,顯然更加令人敬畏,發奮去領悟實證。

《道德經》二十五章精解及譯文(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