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煩惱都是比較出來的

比較少一點,知足多一點。

作家周國平曾說:“人生許多的痛苦,都源於盲目較勁。”

作家孫睿在《跟誰較勁》裡說:“20歲,跟學校較勁;25歲,跟老闆較勁;30歲,跟自己較勁。”

俗話也說:“很多煩惱都是比較出來的。”

我們總是習慣給自己定下一些俗世的標準,然後再去跟別人比較誰先完成,誰完成得比較好。

有的人死磕著得到了一切,有的人到頭來什麼都沒得到,心中滿是負擔和疲憊。

一味的比較,只會讓人持續地感到不滿足,失去發現美好的感覺。

說白了,人生就是一場“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旅程。

淡然於心,不要將任何東西都看得太重。

人生最怕就是什麼都想要去比較,什麼都抓不牢固。

過於執著反倒會兩手空空,就像手握一把沙,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


很多煩惱都是比較出來的


想開了幸福,想不開痛苦。

說起林清玄,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是臺灣著名的散文家。

先生的書法很好,有一次,他的朋友向他討要一幅字。

他思考之後寫下了“常想一二”四個字。

朋友問他這是什麼意思呢?

先生回答說: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生命裡不如意的事也佔了絕大部分,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了。

但扣除了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快樂、欣慰的事情。如果我們要過快樂的人生,那就要常想一二。

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不至於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打倒。”

人雖然不能對生活抱以盲目的樂觀,但也絕對不能悲觀消極。

誰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用什麼樣的心情去面對生活,不同的人還是會有不同的選擇。

豐子愷老先生在他的著作《豁然開朗》中寫道: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

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

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如果一個人相信好運,那麼這個人的生活可能並不會因此變得更好或是更差。反之,倘若一個人覺得自己無比倒黴,那麼這個人的生活會因此變得糟糕。

就像面對一條滿是石頭的小道,想不開的人會覺得硌腳,而心寬的人會想著這樣道路就不會平滑使我摔跤了。

心寬似海,有容乃大。

用包容的心去看待周遭的一切,生活的快樂值一定會有所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