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史新說]樊噲不只會殺豬屠狗,更有大義勇和大智慧!

[舊史新說]從《鴻門宴》看樊噲的大義勇和大智慧。

我是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油茶歷史絲語,期待您的【關注】,共同遇見和分享更多文章與精彩!

說到樊噲,很多人一定會想起鴻門宴上冒著生命險硬闖營帳,拔劍切生彘肩,啖肉飲酒,坦然對答讓項羽處於理屈詞窮、不仁不義的境地,成功幫助劉邦脫離險境的樊噲形象,甚至因此而認為樊噲只是一個勇而無謀的莽夫。

那麼,真實的情況是怎麼樣的?今天,就讓絲語帶你走進那段歷史,一起去解讀或“構建”一個全新的樊噲吧。

[舊史新說]樊噲不只會殺豬屠狗,更有大義勇和大智慧!

一,《鴻門宴》新視角:樊噲勇且機智謀。

樊噲從軍之前以屠狗出生,乃一介武夫,在人們眼裡一直就是魯莽無謀的存在。劉邦赴鴻門宴的時候,樊噲只是參乘,說白了就是劉邦的車伕兼保鏢,只能留在帳外候命,當“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宴會上劉邦情形萬分危急時張良的緊急招入,才了樊噲在鴻門宴上的精彩“表演。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官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

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

1;一止一撞、一僕一立,簡單的四個動作,樊噲大義大勇的武者形象已經呼之欲出。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一系列動(靜)作,如果樊噲只是一個一般的武者,他不僅入不了宴會,甚至是怎麼死的自己都不知道。正是這一系列動(靜)作,闖入宴會瞋目視項羽的樊噲,雖然讓項王按劍而跽,但也對樊噲的勇猛產生了好奇,甚至某種程度上的認同,為自己接下來的表現贏得了機會與可能。

[舊史新說]樊噲不只會殺豬屠狗,更有大義勇和大智慧!

2;說過往,擺事實,粗中細。如果說闖入宴會是樊噲的即興發揮,那麼,接下來他對項羽的應答就像是經過“預演”的橋段,沒有足夠的膽氣和機智,只會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樊噲這既是在說過去的事實,更是對項羽的旁敲側擊和有力的拷問。

3;借約定,講道理,軟裡藏“硬”。“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這是懷王在各路“義軍”發兵之前與諸將的約定,是道理,更是規矩,樊噲機巧地借“懷王之約”來為劉邦證明和開脫,妙用極深,言外之意是:如果你項羽不遵守約定,今天把劉邦殺了,自己就會陷入破壞約定、不仁不義的境地。樊噲的話謂是棉裡藏針,一字一針刺痛著項羽的心。

[舊史新說]樊噲不只會殺豬屠狗,更有大義勇和大智慧!

4;捧主公,推劉邦,水到渠成。至此,可以說樊噲的表演已經到達高潮,他前面所有的“工作”都只是為此時主公劉邦的“出場”做鋪墊。“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官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這既是說劉邦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的事實,又是在給項羽撓癢癢“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在讓項羽“舒服”的同時,將劉邦入關後貪圖美色財寶,甚至稱王的意圖撇得一乾二淨。

5;攬功勞,訴苦悶,步步緊逼。這一路表演“走”過來,樊噲一環扣一環,謂是心思縝密,非大智者而不可為也!但僅這些還不夠,還不足以為劉邦搏得脫離險境的機會和時間,他還需要繼續自己精彩的表演,在為主公攬得足夠功勞的同時,將虧欠與內疚塞給項羽。“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

[舊史新說]樊噲不只會殺豬屠狗,更有大義勇和大智慧!

到這裡,一個既大義勇,又大智慧的樊噲形象已經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相信你也不會再認為樊噲是個只會殺豬屠狗的莽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