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實可以成功的,那麼歷史將被改寫

小時候最早讀的名著就是《三國演義》也最喜歡看《三國演義》,被恢弘的戰爭場景所吸引,被各路英雄豪傑所吸引,被各路智謀百出的謀士所吸引。最喜歡的就是被神化了的諸葛亮,那時候感覺諸葛亮是一個神一樣的人物,料事如神,決勝千里。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實可以成功的,那麼歷史將被改寫


後來長大了才發現,諸葛亮並不是那麼的神,也有失誤的時候,少時讀書以為諸葛亮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因為本身這個計劃就不可以實現,但是長大了才發現,其實這個計劃可以實現的。

子午谷奇謀: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延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一道會師於潼關。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實可以成功的,那麼歷史將被改寫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平氏(今河南桐柏縣)人。自荊州追隨劉備,屢立戰功,深得劉備器重,劉備攻下漢中,拔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鎮守漢中十年。劉備即位後,拜鎮北將軍。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實可以成功的,那麼歷史將被改寫


子午谷,南北縱向,長約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陝西省長安縣西南秦嶺山中,南至石泉縣;北方出口稱“子口”,南方出口稱“午口”。子午谷懸崖絕壁,棧道無數,其險要的原因乃在於秦嶺。子午谷位於其中,其山勢之險峻,途徑之惡劣,則可想而知。

關於對魏延這條子午谷奇謀是否可行,歷來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可行,一種認為不可行。認為可行的有下面兩種理由:

第一,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出奇制勝,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採取突然襲擊的辦法。當時魏國國內對於諸葛亮出兵的可能性顧慮不足,認為暫時諸葛亮不會出兵,認為諸葛亮用兵謹慎,不敢弄險,絕對想不到他會分兵走子午谷,所以此時子午谷是沒有多少兵力的,甚至是沒有兵力。這個時候分兵偷襲,先取長安,截斷敵人後方退路是完全有可能的。謀敵人之所謀,算敵人之所算,而敵人又算我不出的情況下,偷襲完全可以達成突然性。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實可以成功的,那麼歷史將被改寫

第二,長安守將是夏侯懋,夏侯懋為曹操駙馬,是個公子哥,紈絝子弟。不懂兵法。不懂謀略,不曾經戰,沒有實際經驗,而且是好說 大話。這樣的一個人來防守長安,怎麼會算到子午谷這條路?

而認為這條計謀不可行的也有三個理由:

第一,認為道路險,易中埋伏。就算夏侯懋再無能,魏國國內也必然有人建議在各條山谷中設伏。包括子午谷。如果真在那裡埋伏的話,那魏延一去,必然中了埋伏,必然失敗,損兵折將。而一旦魏延有失,會動搖蜀軍的士氣,挫傷蜀軍的銳氣.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實可以成功的,那麼歷史將被改寫

第二,認為魏延兵少,不能成事。魏延就一萬人,其中還有五千人運糧,如此少的兵力,就算過了子午谷,以如此少的兵力也未必能拿下長安,就算拿下長安,也未必固守的住。

第三,後人用司馬勳和闖王高迎祥的失敗案例來說明”子午谷奇謀“的不可取。

1)第一個人是司馬勳。南北朝時期桓溫北伐前秦,他命令司馬勳從子午道出兵奇襲長安,但最終被前秦丞相看穿,後者以七千精銳騎兵在子午道以逸待勞,伏擊司馬勳,司馬勳大敗而歸,此後千年,不敢再有人施展此計。

2)第二個人是闖王高迎祥。這個人是個猛人,被圍困後他將自己的命運賭在了這場戰事上,五萬大軍兵出子午谷,歷盡艱難萬險,直搗長安,可惜被當時的名將孫傳庭看穿,在谷口被伏擊,全軍覆沒。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實可以成功的,那麼歷史將被改寫


當我們把雙方所提出的問題擺在面前,我們會發現,雙方所提出的問題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認為這個計策不可行的一方只是提出了問題卻沒有解決問題,就如同當年的諸葛亮一樣。

其實諸葛亮也認為這是一個好計劃,諸葛亮曾對魏延說:“子午谷奇謀,不失為一個好計劃,但是,這個計劃過於兇險,環環相扣。只要其中一環出現問題,我軍將滿盤皆輸。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亮實在是賭不起呀。”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實可以成功的,那麼歷史將被改寫


諸葛亮也提出了問題,但是他卻沒有為這幾個問題找出應對的方案和措施,只是一味的反對。那是因為在諸葛亮內心裡,他就看不起魏延,就不想用魏延這個人,否則的話,堂堂的鎮北將軍,在劉備死後只是用來作為敗兵,詐兵,什麼苦活,累活,不討好的活都交給了魏延,諸葛亮就是想打擊魏延在軍中的聲望,不想讓他有出頭的機會,以備將來斬殺,更何況他提出來的計劃,無論這個計劃是否可行,他都會否定。一直以來諸葛亮都想殺了魏延,以前有劉備的阻攔沒有時機,如今如果再讓魏延立下不世功勳,那麼將來就更沒有理由殺他了。更何況諸葛亮希望將一切掌握在手中,對於一切不能掌控的事情都會否定。這也導致了諸葛亮不想解決問題,不想冒險採取子午谷奇謀。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實可以成功的,那麼歷史將被改寫

而子午谷奇謀是可以實現的,反對子午谷奇謀的幾個問題在當時的情況下其實都是可以解決的

第一,反對針對子午谷奇謀的都認為山路艱險,容易中埋伏,其實這是不存在的。

1,鎮守西安的是駙馬夏侯懋,而夏侯懋是一個紈絝子弟,是一個什麼也不懂的人,這樣的人是看不出來這條計劃的。

2,魏國國內的大臣都認為諸葛亮是一個謹慎的人,按照諸葛亮的用兵規律,是不走險要之地,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實可以成功的,那麼歷史將被改寫

3,諸葛亮北伐之前,已經用反間計使司馬懿下野,既然這樣,為什麼就不能用計讓整個魏國相信自己兵出祁山。

而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做兩方面準備。第一是搶時間,第二是搶速度。要搶在敵人不知道,沒有做任何防備之前到達指定目的地。以形成進攻的突然性,給敵人以從天而降的感覺。而且這個行軍的保密性,非常重要,不能讓敵人的遊騎哨探發現我方的行軍路程。一旦發現,敵人有所準備,那偷襲就徹底失敗了。

第二,而認為魏延兵少,不能成事的顧慮這是不存在的,當諸葛亮光明正大的出祁山,擴大聲勢,那麼長安守軍必然會減少,防禦力量就薄弱,而夏侯懋又是一個無能的人,面對魏延的一萬大軍,在出其不意之下是可以攻下長安的。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實可以成功的,那麼歷史將被改寫

那麼魏延假如奪取長安後,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首先,前線的軍隊聽到長安被偷襲,必然驚慌失措,無心戀戰,軍心動搖。防線崩潰。長安既是魏國前線軍隊的後方保障,又是他們糧食的供應基地。如果丟了長安,就等於丟了後方基地。那樣糧食不繼,後無依託。軍心散亂,哪還有心思再打下去了,必然全面撤退。其次,諸葛亮不用費多大力氣,就可以直接奪佔渭河以西的全部險要地理,奪到了這些地理位置,就有利於繼續進軍,減少攻堅的時間和消耗。減輕了蜀軍的壓力。也可以逼近魏國的腹地。利於蜀國下一步的進入中原作戰。

第三,歷史上的司馬勳和高迎祥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兵出子午谷的時候戰爭已經開打了,在戰爭中,對方必然會守住子午口,沒有了出其不意的情況下,走子午谷必將一敗塗地。第二個原因是守方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輩,前秦的宰相苻雄,和明末孫傳庭都是智謀百出的統帥型人物,面對著這樣的統帥,走子午谷必將一敗塗地。而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的時候,北伐尚未開始,敵方的統帥只是碌碌無為的夏侯懋,所以這也是可以成功的。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實可以成功的,那麼歷史將被改寫

諸葛亮做事,總是希望把所有的一切都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事無鉅細,一切求穩,想掌控整個戰爭的進程,可是自比管仲、樂毅的他,卻沒有樂毅的軍事之才,豈不知“兵行險著,出奇制勝,用兵用奇”。所以諸葛亮過於追求所謂的完美反而失去了這次機會!

其實對於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的,當我們解決了不能走子午谷的問題之後,我們會發現,子午谷奇謀不失為一個可以成功的方案。如果諸葛亮採用了子午谷這條計策,那麼歷史必將改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