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閒聊——蘊藏在香料烹飪歷史中兩種不同性格

萬物的發展都帶有各自的理由,而這些看似毫無聯繫的理由,有些時候只要細心的一琢磨,便會發現內在的不少聯繫,今天小鳴還是依舊以自己所熟悉的香料為切入點,從東西方香料應用的發展歷史中,聊聊這隱藏於其中的兩種性格。

深度閒聊——蘊藏在香料烹飪歷史中兩種不同性格

聊歷史東西,一般需要從起源說起,只有起源明白了,才能說清楚一些行為的目的,目的清晰了,那內在的邏輯才會合理,香料也是這樣。先從我國說起,所謂的香料,在我國的歷史文獻中最初表述是香芬植物,而香芬植物的歷史大致可以追尋到殷商時期,至於周朝因為一直比較缺少直接的證據,甚至有人懷疑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就是我們的周朝,反正就是一直沒有得出一個比較確切的結論,所以這裡就不做應用。殷商時期的《易經》《山海經》這些著作中,便有關於檀香、白芷、大椒、蘇葉這些的記載,這些都可以佐證我們香料歷史的悠久。而同一時期的歐洲,基本是沒找到關於香料的記載。

到了秦朝時期,隨著疆域的擴展,偶然的機會下,阿拉伯人將我們的香芬植物以皇室珍品的身份賣入歐洲,歐洲人並美玉將它們視為飾品,而是將這種傳說秦始皇用於隨身佩戴的植物用於調味,以達到抑制肉臭的目的,這就是後來的俗稱‘香料’的前身,所以香料這個概念其實是一種由外輸入的概念,並非我們土生土長而形成的。看到此處,有些朋友便有疑問,什麼我們的早已發現了後來用於烹飪的香芬植物,而沒有像歐洲人那般用於烹飪呢?小鳴總結了一下,大致原因有兩點。

深度閒聊——蘊藏在香料烹飪歷史中兩種不同性格

其一是現實條件的原因,從古羅馬帝國開始,歐洲人一直都繼承了使用冰雪保持食物的方式,這種方式季節性太強,就算稍後的用鹽醃製的方式它也不科學,食物保持的質量不佳,以至於所謂的肉臭太過濃郁,所以它們才會急需要香料用於烹飪。而我們早已掌握了風乾、煙燻、鹽等方式用於保存食物,並沒有上述的問題,況且我們一直是以農立國,肉食並非最為主要的食物來源。

其二是價值觀念的原因,自從我們上古時期的炎帝神農氏開始,我們便有已經將植物定性為治病養生的,將之稱呼為草藥,後來戰國時期演變出薰香、香囊這類的用途,也沒有往烹飪這一方面想。直到後來醫聖張仲景將當歸用於烹飪羊肉藥方出現,這才有了藥膳的概念,我們的‘藥食同源’這時才開始萌芽,這也讓我們使用香芬植物用於烹飪的時間晚於歐洲。至於傳說的所謂戰國時期易牙香粉烹飪的故事,確實沒有較多的文獻支持,這裡便不做討論了。

深度閒聊——蘊藏在香料烹飪歷史中兩種不同性格

歐洲雖然比我們更早的將一些香芬植物用於烹飪,但是很可惜,這些植物在歐洲基本上沒能找到,而且那時的歐洲並不知道這些植物從何而來,在一千多年的時間中,這個秘密始終掌握在阿拉伯人的手中。到了元朝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將疆土推到了多瑙河畔,東西方第一次有了暢通的交流,歐洲人終於知道他們夢寐以求的香料來自於東方,隨著一本叫《東方見聞錄》,也就是我們這邊俗稱的《馬可波羅遊記》在歐洲面世,歐洲人們生出了掠奪之心,奈何當時元朝確實太過強大,後來取代元朝的大明也非可欺之國,它們只能將目光鎖定在了印度之上,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咖喱被英國人創造出來,它的初衷也是掩味,以至於後來任何食材加入咖喱之後只有一個味,就像是西方人一樣,具有強烈的侵略性,它不需要食材的本味,要的只是讓任何食材變成自己需要的味道就可以了。

而在我國,我們香料應用的發展,則是以食材本身為主,香料是食材的輔助,像是最初的用草果、小茴香、孜然這些去除羊腥味,為的是讓食材更好的展現特性,後來的五香粉、滷水香料、十三香等各自配置也是圍繞著不同食材,做出了各有側重的變化搭配,這些搭配無一不是以食材為主,追求展現更加多樣的香味。兩種在香料應用上的不同體現,這或許便是美式所謂優先、偉大與我們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同的一個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