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專家找了51年的“河南好人”找到了!這位新鄉衛輝退休幹部的第一反映是“真過意不去”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同增

一份11月15日的《河南日報》攤在面前,一篇《3毛錢讓他惦記了51年》的報道看了一遍又一遍。在衛輝市向陽街一個普通的小院裡,85歲的退休幹部何憲景思量再三,最後喚來老伴:“我自己不說誰也不知道,這裡邊的人就是我!為了3毛錢讓人家找了51年,我心裡真過意不去!”

北京專家找了51年的“河南好人”找到了!這位新鄉衛輝退休幹部的第一反映是“真過意不去”

1969年,何憲景是汲縣(即現衛輝市)縣委宣傳部秘書,也是鄭州和新鄉火車站的常客——由於通訊條件限制,他需要手寫出一篇篇新聞報道,從縣城來到鄭州,親自交到河南日報社、河南廣播電臺的編輯手裡。11月26日下午,老人自豪地告訴河南日報記者:“我的好多稿子都在貴報變成了鉛字,我可是你們的‘資深通訊員’!”

何憲景清楚地記得那一天,他去河南日報社送完稿件返回新鄉,在鄭州火車站候車室,遇到一個滿口京腔的大男孩,餓得說話都有氣無力。何憲景給男孩買了吃的,親切地陪他拉家常,又把兜裡的零錢全部掏出來,硬塞到他手裡。“我怕他以為我是壞人,還拿出工作證給他看!”何憲景回憶說。

北京專家找了51年的“河南好人”找到了!這位新鄉衛輝退休幹部的第一反映是“真過意不去”

何憲景實際也不寬裕。1951年,16歲的何憲景從平原省銀行學校畢業,被分配到汲縣人民銀行工作,18年後他的工資漲到34.5元,夫妻倆收入也不過60多元,既要養活一家6口人,還要給遠在老家江蘇沛縣的父母寄生活費,一月到頭所剩無幾。當時他遇到王書偉時,身上搜遍了只有3毛錢。

但何憲景為人大方,見到誰受苦受難,總要盡力幫一把。3毛、5毛,1塊、2塊,他從不放在心上,也不告訴家人。隨著收入增加,他向山區兒童捐過好幾次5000元,幾百元、幾十元幫助人更是長年累月從不間斷。去年8月,何憲景還委託衛輝螢火蟲志願服務隊,把1500餘本多年藏書捐給山區小學。

何憲景對自己卻很摳門。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何憲景被任命為汲縣第一任審計局長,去外地出差,吃飯從來都是一碗撈麵條,局裡的年輕人都開玩笑說“伙食不好,再不跟局長一起出差了”。何憲景張羅著蓋起審計大樓,經手資金幾百萬,不貪不佔一分錢,把審計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他個人被評為審計系統全國勞模,還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北京專家找了51年的“河南好人”找到了!這位新鄉衛輝退休幹部的第一反映是“真過意不去”

何憲景面相年輕,實際上比王書偉年長16歲;按當年的“流行風格”,他穿著一件舊軍裝,卻被誤認為是退伍軍人。當記者把何憲景年輕時的照片發給王書偉,王書偉馬上回復“這個形象印象深刻”。

對上號了!何憲景就是王書偉找了51年的好心人!

王書偉說,他正抓緊處理手頭的工作,爭取儘快再到河南,當面感謝當年“3毛錢的大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