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最牛"班級:走出工程院院士、知名投資人、詞源學家

1978年,來自陝西扶風的王同川順利通過高考,成為了西北農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前身)土壤化學專業的一名學生。40多年後的今天,曾經的鄉里娃已經事業有成,擔任美國W&W Group LLC 董事長,而曾經和他一起考進西農的兩位同班同學袁新民和張福鎖,也分別成為了我國著名的詞源學家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從稚氣未脫的青年學子,到各有成就的行業、學界楷模,三位曾經的同學在西農樹立理想,積澱學識,最終都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陝西

王同川:從鄉里娃到私募股權投資人

王同川來自陝西扶風的農村,幼時家裡貧窮的生活讓他立志一定要走出家鄉。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後,王同川終於有了機會,他在第二年的高考中成功考入了西北農學院,又因為高考化學成績突出,被調劑到土壤化學專業,從此便與農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大學時候的王同川學習十分刻苦,在學好本專業之外,他還根據自己的興趣,主動學習宏觀經濟學、政治學、英文等課程,這些學科的學習也為他以後涉足海外投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大學畢業後,王同川先從事了兩年教師的工作,之後回到自己的家鄉陝西省扶風縣。在最基層,在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第一線工作。

陝西

紮實的專業功底,平易近人的性格,良好的群眾基礎,讓王同川從科員一路升任到土地局局長、政協副主席。一心想要走走出農村的他在畢業之後還是回到了農村。2003年,王同川再次想離開農村,他辭掉公職,下海創業,與家人創立了陝西省第一傢俬營企業,專業投資新增耕地開發。公司成立後,順風順水,很快,王同川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4年至2015年,王同川跟校友在美國做農業考察調研時發現美國的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很高。他將這歸功於美國強大的科技實力,並且萌生出了投資科技的想法。同時他也體會到,自己年齡大了,從事實體經濟太辛苦,因此終於痛下決心,關掉了自己每年可以創收上千萬元的工程公司,在國內與相關機構嘗試私募股權投資,除此之外,他在美國也成立了W&W Group LLC,在西雅圖做私募股權投資,涉及生物醫療、房地產、互聯網、養老等方面。

事業有成之後,王同川也沒有忘記西農的培育。2015年,他捐贈3000萬元在西農設立"王同川勵志獎學金",資助家境貧窮的優秀學子們順利完成學業。

陝西

袁新民:農學博士出身的詞源學家

袁新民是我國知名的英語詞源學家,同時也是外文出版社《不再背單詞》及修訂版系列書作者,德語《屋頂綠化》譯者,多年從事詞源普及和詞源解析研究。作為王同川的同班同學,袁新民雖然也是個地地道道的土壤化學專業學生,甚至在1982年從西農畢業之後,還分別獲得了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地理所土壤化學專業碩士學位和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營養專業博士學位,但他卻始終對英語情有獨鍾。

引導他與詞源學結緣的是他讀碩士時師兄的一本書。那是一本廣州光華出版社出的、日本人巖田一男寫的《英語單詞科學記憶法》。雖然這本書並沒有明確提詞源學的概念,但對袁新民影響很大。從那時候起,他就陸續開始收集一些詞彙方面的書。而他真正接觸到詞源學,則是在1989年在西安外國語大學出國培訓部學習德語的經歷。當時已經具備基本構詞法知識的他發現了英語和德語的對應關係,在老師基於構詞法的詞彙講解之下,袁新民終於走上了詞源學道路。經過多年的研究,他在1994年出版了第一本詞彙記憶書《大學英語詞彙趣味聯想記憶法》,得到了業內專家、讀者的廣泛認可。

陝西

時間飛逝便又是十年,2003年袁新民本應該在北京語言大學學習一個學期,但因為非典的緣故,只學習了40天。但這段提前夭折的學習經歷,卻讓袁新民找到了真正的原版詞源字典,讓他在真正鑽研詞源學的道路上如虎添翼。

袁新民一直認為,他的農學、生物學、化學、環境科學等教育背景,恰恰為從事詞源學研究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詞源學涉及到很多學科的知識,讓他有機會充分運用所學過的各種知識。

張福鎖:小村莊中走出的工程院院士

陝西

2020年10月1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農業農村部科學施肥專家指導組組長張福鎖登上了央視一套《開講啦》的舞臺,講述關於農業和植物營養的奧秘。

同王同川一樣,張福鎖也是陝西人,他出身在陝西鳳翔縣北山腳下的貧困村,跳出農門,改變窮困的現狀也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1978年,他和王同川、袁新民一同考入了西北農學院土壤化學專業學習。讀完大學,他又到北京讀研,後來又去德國攻讀博士。從此,他將農業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作為一生的主題,樂此不疲,無怨無悔。

陝西

張福鎖(右)在田間給農戶指導種植技術

張福鎖在植物根際營養理論、農田和區域養分管理技術創新與應用方面取得了系統的創新性成果,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發展中國家科學院農業科學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在Science、Nature、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等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論文百餘篇。

經過10年努力,張福鎖和他的團隊在全國建立了121個"科技小院",涵蓋45種作物產業,示範面積上千萬畝,培訓農民20多萬人次,為脫貧增收、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推動農村文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2013年,

張福鎖受聘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的學術院長,助力母校發展,2017年他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創新獎。

陝西

受聘西農資環學院學術院長

一擲千金的投資人、精研語言的詞源學家、深耕農學的工程院院士,雖然擁有著不同的身份,耕耘在不同的領域,但這三位來自於西農的同班同學身上卻都有著西農"誠樸勇毅"校訓的深深烙印。西農的學習生涯既奠定了他們的專業基礎,也開啟了他們的人生選擇,在走出西農的數十年後,這種成形於他們青年時代的精神力量也依然在激勵著他們不畏艱險,一路向前。


歡迎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更多精彩資訊關注頭條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

素材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官網、官微、校友網、西農校友服務平臺、滬江英語、新東方在線四六級、雲天化集團、鳳翔在線、中國工程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