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P與新基建

歷時7年,央媽的DC/EP終於進入倒計時階段了。

最近一週,中國人民銀行主導開發的數字貨幣DC/EP已在中國農業銀行開始內部測試,並開放了深圳、雄安、成都、蘇州四個網點參與測試,後續其他幾個大型國有銀行也將陸續開放內測錢包。

與此同時,以新興技術為代表的新基建正在為我國即將發佈的DC/EP的發行和使用提供基礎設施支撐,並最終服務於我國的數字經濟戰略。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範圍框定在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方面,其中,以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是新型基礎設施中的信息基礎設施。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資本金融系主任胡繼曄教授對金色財經表示,央行數字貨幣的落地,可能涉及的新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安全芯片,網絡安全設施等。

DC/EP全產業鏈

結合央行方面的歷史表態,不難發現,DC/EP有以下幾個特點:1,是M0替代;2,與銀行賬戶松耦合;3,可控匿名;4,雙離線支付,擺脫網絡束縛;5,第三方支付服務機構有望參與DCEP分發與落地推廣。

另外從央行系統研發機構提出與數字貨幣相關專利來看,我們也能發現一些端倪。

目前,央行系研發機構主要有三家: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科學技術研究所以及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它們在2016-2019年間共提交了97項專利。其中,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是三家機構中專利數量最多的,從2017年到2019年間共申請了65項專利(佔總數的67%)。從功能分類來看,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專利多集中在頂層設計(11項)、應用層面上(34項),其中交易兌換15項、錢包設計19項,佔到了總專利數量的69%,還分別有兩項設計和銀行間結算、區塊鏈相關,還有一些專利與身份管理等技術相關。

基於此,從發行到流通階段,從技術到銀行再到用戶,參與到DC/EP 產業環節主要分為以下七個方向:銀行IT 改造、數字身份認證、第三方支付、離線支付、ATM 機對DC/EP 的支持、數字貨幣錢包APP(改造或新開發)、密碼保護等。

04ljuWzWToNf0EfJoT0TUHw5A5nGN7dzpvfp2Ali.png

與DC/EP逐步落地相相呼應的是,二級市場的數字貨幣概念股的應聲上漲。儘管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經表示,網傳DC/EP信息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但這並不妨礙資本市場追捧數字貨幣。

gmFD3qIXk4hOKiSC1dbZj6Qmt47gfktEZAdBH6vh.png

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4月16日,數字貨幣概念指數放量大漲6.90%,之後略有回調。今天數字貨幣概念股小幅拉昇1.16%,其中25家機構上漲,2家漲停,包括廣電運通與恆寶股份。

VZW3cl5WK1SnFRGY28lm9TQKg0YytkLdlRLjvTpB.png

DC/EP裡的新基建

顯然,有關DC/EP的相繼測試與落地,正在引領數字經濟時代到來。而數字經濟的基礎又以新基建為主要動因。

“新基建”能夠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因為它不但能夠推動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的發展,而且能夠促進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支撐新型服務業和新經濟,同時拉動強基工程(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藝和新技術)和新四基(自動控制和感知硬件、工業軟件、產業互聯網、雲平臺)的發展。其中,大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的關鍵生產要素,成為驅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核心動能;工業互聯網以智慧工廠為目標,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成為數字經濟的新動能和智慧社會的支柱;5G網絡建設將有助於培育繁榮的互聯網經濟、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技術產業,間接帶動數十萬億元的經濟總產出,為搶佔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高點奠定堅實的基礎;而人工智能的到來使得AI芯片、便捷高效的雲服務以及應用開發平臺的深度學習框架成為新的“基礎設施”,拓展數字經濟外延並豐富其內涵。

此外,近期國家發改委還明確指出“新基建”的具體範疇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及創新基礎設施等三方面。相較於此前央視報道中提到的“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新能源充電樁”七大領域外,此次發改委給出的新基建官方範疇有所拓展,其中衛星互聯網和區塊鏈均為首次被明確列為新基建內容,反映國家加速培育天地一體的下一代通信基礎設施,以及加速央行數字貨幣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