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手藝 品味生活

品味手藝 品味生活

《手藝——來自生活》周武 主編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品味手藝 品味生活

2019年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生根·迭代——浙江高校非遺研培的實踐”展覽,體現著非遺手藝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手藝普遍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一個手工的盤子,或者一隻柴窯燒製的碗,它們除了看起來特別,使用的時候也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覺——它們中的某一些也許表面觸摸起來特別細膩,而另一些可能會有種顆粒感。

有別於流水線上的工業產物,這些器物帶給我們的感知是豐富而獨特的。它們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趣味,喚醒我們的情感基因,讓我們的日常生活充滿溫情。

“手藝是人文生活的史詩,也是人類文明的原漿。”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周武如是說。

離開了生活,離開了實用,手藝的存在就失去了根源,但實用必須跟審美相結合,這是手藝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性的,甚至可以說是最核心的需求。

在生活中,如果僅僅是為了實現存放水這一功能,我們可以使用任何工業化流水線製造的產品,如廉價的塑料杯、紙杯等。我們必須思考的是,以雙手製作的器物,跟這類工業產物相比,其不可替代性在哪裡,其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周武認為,其意義就在於手工器物在實用之上,還具有審美特徵。這裡的“美”除了指一般意義上的造型、色彩美,還有更豐富的內涵,即沉澱在手藝中的文化特質。這種特質是工業產品所不能替代的,是地域特徵、時代屬性融合於生活之後的綜合產物,而具備這種特質的器物就成為一種人文物件,具有人文特性。

延展歷史文化記憶,深化手藝思想內涵。主持編輯出版一本叫做《手藝》的書,是周武醞釀多年的一項計劃。這一構思源於他在2016年出版編輯《上手——一場有關青瓷的跨界對話》的切身經歷。《手藝》系列書籍的編撰,圍繞“活化傳統工藝、深耕東方美學、聚焦時代生活”的學術旨歸,結合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承擔的國家非遺研培項目事例,關注手藝涉及社會不同領域的內容,以手藝的多維視角為導向,以手藝的生態長期培育為使命,踐行“文化自信”的國家戰略。

從書籍內容聚焦的點位來看,《手藝》更多關注的是紮根一線的手作藝人,包括工作坊、非遺研培基地等的教員、學生和從業者,通過他們的鮮活案例或故事展開對手藝相關問題的探索,以期挖掘出“器以載道”的本質內涵。如仰韶文化夾砂紅陶器中一件先民在器身外壁繪飾三條游魚的“三魚紋彩陶盤”、河姆渡文化夾炭黑陶器中一件長邊兩側各陰刻一野態躍然之豬的黑陶盛食器“豬紋陶缽”、長沙漢墓帛畫中繪有天地人三段場景的“馬王堆一號墓‘T’形布帛”、河姆渡遺址那件採用“滴漆入土,千年不壞”髹飾技藝的“朱漆木碗”,以及迄今依然受到當地人和遊客青睞的大理白族扎染和侗族的藍染布等,這些手工藝物件都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相關,是盛放思想與物的載體和先民們共源的生活記憶。

《手藝》不拘泥於純粹的理論說教,側重上手和實操。本系列書籍擬一年出版兩本,倡導手藝文化的推廣傳播,將策劃、編撰、內容、版塊、樣式彙集為一體,通過撰稿、口述、採訪、對話的不同方式,匯聚鮮活的話題文本,探尋學科高等教育與社會行業文化的融通,分享可借鑑的優秀經驗,運用分項聚類的研究方法,重建獨具當代手藝特質的藝術生態。

周武教授認為,《手藝》系列書籍是品讀手藝與品味生活的敘事史,也是手藝匠者使用雙手研磨思想和錘鍊精神的奮鬥史,更是講述手藝與時代故事的編年史。書籍涵蓋手藝的理論思辨、教學探討、非遺研培、經典閱讀、產區調研、前沿新知等主要內容,從不同的維度觀察手與藝的內在關聯,深度揭示了匠人對材料思維、工具技藝、功能審美的差異化認知,豐富人們閱讀手藝的經驗感知。

而今,隨著“振興傳統工藝計劃”國家戰略的踐行、中國特色文化軟實力的構建、各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搶救,手藝的重要性地位日漸凸顯。“我們是一個從田園生活走來的民族,我們民族有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正確面對我們的基因、尊重自己的歷史,是傳承、發展非遺手藝的核心。器物是體現人類活動、存放人類思想的容器,它承載著製作者勞作的汗水,記錄著他生活與成長的經歷。手藝清晰地呈現於這些物件當中,它源於生活,終須歸於生活。”周武期望,《手藝》的出版,能為讀者開啟多維審美的智慧之門,為高校手工藝術學科的建設提供思想基礎,為“振興傳統工藝計劃”的國家戰略提供活態依據。

(作者:於園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