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道德經》的境界有五層,你在哪一層?

根據我的經驗,讀《道德經》可以分四個境界;而根據我的知識,讀《道德經》還有第五個境界。而且,解讀《道德經》的方法,就在《道德經》當中。

我先說一下讀《道德經》的方法。

1, 先把書讀厚。選兩三本賣得久的書。比如王弼的,比如蘇轍的,比如魏源的,這些人是名人,也是文化人,對《道德經》的理解都還行,而且這幾個人都不是單純的知識分子。再選兩三本白話文的,比如王蒙的,李零的,林語堂的,他們寫得也都還行。我推薦兩個不知名的:一個是劉兆英的,一個是黃樸民的。

讀完5本後,你就會發現,這些書60%左右的內容解讀是一致的 。

2, 然後再想辦法把書讀薄。需要再讀20本左右,研究另外的40%左右大家都怎麼說。通過這個步驟再讀懂20%左右。

3, 通過以上兩個步驟,就讀懂了80%。剩下那20%怎麼辦?另外那20%,可能某一瞬間你就全明白了,至少從為道的方面是這樣。

漢語裡有個詞叫涵泳。 我覺得叫反芻更貼切。

那麼對於研讀《道德經》什麼時間幹這個事最好呢?老子在書中告訴了我們他的經驗。

佛學講戒定慧,經律論,佛法僧。我個人認為這幾項內容,《道德經》中一樣不少。但確實沒有佛學的內容完備。

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道德經》第16章。

我個人認為,睡覺前10分鐘涵泳《道德經》的內容最好。

不論是釋迦牟尼,還是慧能,還是王陽明,都是在夜深人靜是開悟的,當然他們的悟的深淺不一樣。不論是深是淺,明心見性這一關是必須的。

為什麼這樣呢?

半夜還能學習的人。尤其是還能想這個世界為什麼這麼運轉的人,他想的東西一定和他的生活和工作無關,只和智慧有關。而且一定是坐著想或者躺著想。

以上這兩點:一是無慾,一是守靜。所以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

大家注意,這不是聖人的權利,我們每個人都有。只不過聖人能定的時間久而已。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這一點,一是要想理論,一是想想生活中的人、物。每一個物或人,生生不息的個案是什麼情況? 這些個案有什麼共同的東西?

而一旦靈光乍現,就明白了那個天地萬物的共性,也就是我們說的道,它即是萬物的源頭,也是萬物的規律。

不可說,但又想說。說出來,又知道這只是文字。只是道的影子。

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

我對這六個字的解讀:聖人不以言傳道,而失道。以言傳道,則失於道。

解讀《道德經》的境界有五層,你在哪一層?

一旦明心見性,回過頭來再看《道德經》,一定還有第五層解讀境界。

先想一個畫面:幾個人坐著聊天,大家面前有一本書,有一個手機,有一個電腦,有一瓶礦泉水,還有一棵樹,一輛自行車。

每個人的心都不一樣,所以對眼前的物的理解就不一樣。

第一, 常識境界。 我們在這些物的名上,和他們的基本功用,沒有太大分歧。因為有了常識,所有人和人之間就能夠通。

第二, 專業境界。如果你是研發手機的,你眼中的手機和別人不一樣;如果你是植物學家,你眼中的樹和別人不一樣。

第三, 哲學境界。如果你是唯物主義者,或者是唯心主義者,或者是上帝子的子民,或者是個佛學家。你眼中的這個畫面又不一樣。

第四, 無我境界。到這一層,就超越了哲學,因為這一層要超越文字。就是我們說的明心見性。眼前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用心感知的,所以王陽明說心外無物,而這些東西,我們如果想很好地利用它們,必須是我們去合它們,而不是它們來合我們,這叫知行合一(這個知行合一和王陽明說的稍有不同)。

第五, 無慾境界。這個一般情況下必須進行修行才能進入。我的經驗不夠,但是不論是道家還是佛家,都有人修到這個境界,《道德經》中,老子也提到很多。比如: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比如:聖人為腹不為目。比如:摶氣至柔,能如嬰兒乎?

根據我的知識,我覺得《道德經》的作者老子,應該在第五層:無慾境界。

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