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異常表現

由於聽障兒童聽力的損失,造成言語發展緩慢,無法準確理解他人情緒,使得他們與他人交流時受阻,久而久之造成一系列心理問題。首先是自卑孤僻,由於無法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導致他們無法融入到普通兒童的生活中,當看到其他兒童用語言進行日常交流時,自己會聯想到缺陷,進而產生自卑心理。當他們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與他人交流時,卻常常因為理解錯誤而遭到嘲笑,久而久之,他們不願與人交流,形成孤僻性格。

聽障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異常表現

第二是焦慮,由於自己的缺陷,所以在自尊心的驅使下,希望通過其他方面彌補自我,比如學習。他們希望獲得優異的學習成績,一旦成績下降,往往表現的緊張和焦慮,同時對未來充滿擔憂和恐懼,慢慢形成消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和學習。第三是敏感和自責,他們在過度傾向和自責上明顯高於正常兒童,特別對人和環境敏感,他們害怕家人生病,害怕家人為了自己付出比別人更多,所以往往責備自己。

聽障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異常表現

在行為問題上主要表現為社會適應問題,聽力的喪失使得他們感知周圍活動受到侷限,主要依靠手勢和視覺進行觀察,因此視覺較為敏感,形象思維發達,而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相對較差,因而對事物認識不完整,往往容易出現認知偏差,造成社會適應能力差。

聽障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異常表現

第二是爭強好勝,這種現象在聽障兒童中普遍存在,他們不希望自己落後於別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優秀,他們不願意向其他同學請教自己不懂的問題,同時,為了在學習中不被他人超越,他們也同樣不願去分享學習方法。這種時刻處於緊繃的狀態,很容易產生攻擊行為,這拉大了聽障兒童與普通兒童的心理距離。

聽障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異常表現

第三是固執和衝動,常常以自我為中心,遇到問題固執己見,卻反對自身情緒的控制能力,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有強烈的情緒反應,容易任性衝動。而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會在大部分聽障兒童中存在,家長或老師要提前打預防針,針對聽障兒童或許會出現的一些心理和行為問題早期干預,多多 關注聽障兒童的身心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