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中國經濟或轉入長時期“戰疫增長”模式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電 (記者 龐無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21日在一場線上座談會上表示,鑑於國際疫情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中國經濟將不得不面對並適應這一現實:即從常規增長模式轉入相當長時期的“戰疫增長”模式。

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2020年宏觀經濟形勢與改革走勢座談會”當日召開。劉世錦在此間表示,這次經濟大幅下滑,是由於一次意外的超級外部衝擊,而非經濟內部出了問題。因此,經濟恢復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疫情持續時間,二是生產能力受損程度。

劉世錦表示,現階段要穩增長,首先和重點是穩消費,尤其是居民消費,這是對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部分。這個“大頭”穩不住,經濟整體就穩不住。投資尤其是基建投資已經成了“小頭”,靠“小頭”穩不住大局。

對於“戰疫增長模式”,劉世錦解釋說,這種增長模式的顯著特點是,需要支付一個“戰疫折扣成本”,就是說,要持續拿出部分資源去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經濟難以開足馬力運轉,實現潛在增長率。

因此,他提出,對增長目標的評估也要相應調整。建議採取“相對增長率”的評估方法,就是用中國增長速度與世界平均增長速度的比值或差值,評估中國經濟的增長狀況。以差值為例,2019年世界經濟平均增速2.9%,中國是6.1%,相對增長率為3.2%;如果2020年世界增速為-2.5%,中國為3%,相對增長率就是5.5%,是高於去年的。

對於增長目標設定,劉世錦建議採取“中央提要求,地方提指標”的辦法。國家層面可以提出增長目標要求,但不提出量化增長指標,由省級政府提出量化增長指標。其好處在於,各地從實際出發,不搞一刀切,充分調動各省的自主積極性以及引入地方競爭。

針對救助資源如何投放的問題,劉世錦表示,投到哪裡比投什麼更重要,其實不論消費、投資都有潛力,實質性深化改革是最好的刺激政策。他建議,以要素市場改革推動都市圈建設,形成中國經濟增長的“新風口”。(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