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我能看到事實嗎?

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捫心自問:我們這批做事的人,能抓住小趨勢嗎?

小趨勢是什麼?小趨勢是影響趨勢的趨勢,帶來改變的改變。

前面我們講了,小趨勢不能跟,不能追,靠感知。那怎麼辦?

只能把問題的方向指向我們自己。也許今晚能通過一連串的問題,讓我們找到抓住小趨勢的方法。

這些問題我提個醒,都很扎心。

先問第一個問題:所有趨勢都起源於事實,想抓住小趨勢,那就得能認清事實。那問題是,我們看得到事實嗎?

我們和世界之間的真實關係,經常會被誤解。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我的朋友梁寧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2018年,她去大學校園做了一個調查,調查題目是:什麼樣的姑娘想整容?

進校園之前,梁寧心裡其實是有一個假設的,長得不好看的女生應該更傾向於去整容。換了我我也會這麼假設。

當然,梁寧多聰明,她會直接問嗎?她策略性地改了一個問題,她問的是“長得不好看的人會不會自卑?“

結果,她調查的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說,“我怎麼會知道?我相貌中等偏上”。

請注意,是“每一個人”都這麼回答。

如果你經常上網,會發現很多發帖子的人,只要談到自己的相貌,都會說“樓主素顏7分,妝後8.5-9分”。

聽完梁寧的這個發現,我心裡默默地想,原來有這麼多人,跟我一樣,相貌中等偏上。

你的五官比例、你的身材尺碼,這是真實世界。但是人人都覺得自己相貌中等偏上,那可就是感覺世界了。

感覺世界和真實世界,這中間有道鴻溝,而且還有兩種力量在把這個鴻溝越拉越大。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在鴻溝這邊有好多人,我們的親媽、男朋友或女朋友、商店裡的導購,還有美顏相機,他們總是誇我們,長得真好看。這使我們離真相越來越遠。

這條鴻溝的另外一邊呢?其實真相自己,也在往後退,退得離我們越來越遠。

比如,經常有朋友說,羅胖,我能不能去你們公司參觀一下?我不是不歡迎大家來,但是參觀什麼?

我們公司能被看見的只有三種東西:桌椅板凳、電腦設備,還有一堆你不認識的人。

你以為我們有福特生產線嗎?我們公司的那些真相,我想給你看,我又做不到。

公司的真相,存在於那些一點都不神秘,但是很隱秘的地方,比如大家的交談、眼神確認、郵件、微信群……這些看不到啊。

真相未必神秘,但很隱秘。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我們回到真相和感知之間的鴻溝,一邊是人類拼命努力,扭曲事實;一邊是世界拼命努力,隱藏自己。感覺世界和真實世界就是這麼分裂的。

說到這,很多人肯定說,分裂就分裂了唄,從來如此,又不影響什麼。

下面我說一個今年我丟臉的事。第一次跟別人說,知道這事的就算是自己人了。

話說去年的時候,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有一天突然福至心靈,腦子一熱,想到了一個大招可以推廣我們公司的業務,推廣得到App,那就是:咱能不能去央視春晚做一個廣告呢?

想法一出來,我們幾個合夥人越想越興奮。你想,這麼一個小App要是上了春晚,在全國人民面前一展示,那效果,那流量,那收入。

廣告還沒做呢,哈喇子就流了一地。因為我們確實知道春晚的廣告效應。

我們特別認真,下了好大的決心,把公司賬上的每個鋼鏰都數了一遍,覺得還行,基本能夠著春晚廣告的門檻,咱得All in吶。

怕央視瞧不上我們,我們還就怎麼做這個廣告,想了好多主意,都很妙。

做了精心的準備之後,我們正式去拜訪了央視廣告部。我們心裡那個口號,你是很熟悉的:“我要上春晚。”好多胖子都喊過這話。

廣告部的領導也接見了我們,很客氣,但是會談之中感覺很怪,人家就是不跟你談價格的事,話裡話外,就是不接我們這單。

我就有點著急了,瞧不起我咋地?哥們真不差錢。

被我的上進心逼急了之後,廣告部的領導語重心長地跟我說:“振宇啊,特別感謝你對我們的信任,但是互聯網公司要想上央視春晚,有一個小門檻,達到才有的談。

標準很簡單,互聯網產品日活得過一個億,要不然,廣告出來的那一瞬間,你的服務器就會崩掉。你崩掉了我們也沒法對全國觀眾交代。

這一口氣就給我憋在那了。這個標準確實簡單,但我們也確實做不到,只好臊眉耷眼地回去了。

過了兩個月,春晚的招標結果出來了,中標的果然是一個日活超過一個億的互聯網產品,大傢伙,不能更大了——淘寶。

輸給它,我服。央視的領導沒騙我。人家確實在技術上接得住,有保障。你想啊,雙十一那麼大的事,人家不都平穩地過來了嗎?

又過了倆月,就過年了。你猜怎麼著?春晚一開演,淘寶就崩了。大公司也沒扛住啊。

那一刻,我才知道我躲過了什麼,央視的領導對我那是真愛護啊。

有句話說,世界上最悲慘的事情是,錢花光了,人還在。

但是,我後來才知道,世界上更悲慘的事是,花光自己的錢,搞崩了自己的產品,人還在。

回到2018年的春節,看看除夕那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後來,我看到淘寶自己的總結,他們知道春晚的流量大,他們還推導了各種極端情況,最終決定穩妥起見,在2017年雙十一的基礎上,再擴容3倍。

結果是什麼呢?春晚當晚登錄的實際峰值,超過了雙十一的15倍。

他們的團隊對此的感慨是,我們真的對春晚的力量一無所知。

這個事件折射了什麼?折射了我們經常對真相一無所知。

這就是我震驚的全部嗎?不是。後來我們聽說,當天淘寶的客服電話被打爆了,這個在意料之中,但是有一件事是意料之外,三分之一的客服問題是:買東西怎麼填地址?

這說明一大批從來沒有用過淘寶的人,被春晚從中國的社會結構中翻出來了。

這還不是我震驚的全部。那些不會填地址的人,打客服電話問啥?他知道自己在哪個省,也知道自己在哪個村、哪個鎮,但是說不清楚自己在哪個市。

這說明啥?通過春晚,淘寶突然湧進來了一批沒怎麼離開過家鄉的人。

這感覺我打個比方你就明白了,你到外地住個酒店,你知道自己在哪條街上,也知道自己在哪座城市,但你不知道自己在哪個區。

這就是「得到」、春晚和淘寶的故事。

故事說完了。來看看我們遭遇了什麼。

過去,至少在我身邊,大部分人是不缺席雙十一的,至少會關注一下,倒是說自己現在已經不看春晚的人很多。

很多人會感覺中國大部分人都參加雙十一,但是會覺得越來越少的人在看春晚。但這是事實真相嗎?

事實正好是反過來。要看春晚的人,比參與雙十一的人多得多。

這個真相你看不到,你會把自己搞崩的,不僅是自己把自己搞崩,阿里這樣的大公司也會把自己的服務器搞崩。

你看,看到事實有多難?

在我們這樣的大國,經常會有這樣的錯覺。

我經常提醒我們公司的同事,你們千萬別把自己當主流,要對自己的趣味保持一種警醒和謙卑,不要動不動就以己度人。

比如,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好多大學生吧?但是你想過一個問題沒有,大學畢業生佔我們這個國家人口的總和,也就5%。換句話說,至少有13億人沒有大學畢業文憑。

你之所以覺得大學生多,可能是因為你生活在大城市,也可能是因為你很年輕。這並不是說上了大學就怎樣,而是說這個世界和你默認的事實不一樣。

媒體人沈帥波有這樣一句話:“ 在中國,再眾所周知的事情,都起碼有一個億的人不知道,而大多數時候,是十個億的人都不知道。 ”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我們很容易忘記,我們生活在一個龐大的、遠超過自己感知力的共同體當中。這使得我們想要接近事實的真相,變得難上加難。

那怎麼辦呢?為了看清事實,我們人類有一項本事,就是給自己發明了很多工具。

問題是,工具發明越來越多,但這些工具到底是讓我們離世界越來越近,還是越來越遠呢?

我來說一個2018年我最開腦洞的時刻。

除了「得到」,我們還有一個少年得到App,裡面有一個給孩子講數學的欄目,叫《數學有意思》,作者是林欣浩老師。

林欣浩問了一個問題:請問等號是什麼意思?是左右兩邊完全一樣的意思嗎?

不,等號的意思是,有些東西不重要。聽著有點匪夷所思啊。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比如,我說,1+2=2+1,這其實是在說,總數才重要,次序不重要。

比如,我說,你家3個人,我家3個人,加起來等於6個人。這其實是在說,規模才重要,大家之間彼此那個具體關係不重要。

比如,我們說,考個好專業等於工作有保障。這其實是在說,收入才重要,你的愛好不重要。

每當我們用到等號這個工具的時候,其實我們背後都有一句潛臺詞:有些東西不重要。

所以你看,等號的一邊是事實,一邊是根據某種原則的抽象。真實世界的很多東西,被等號全丟掉了。

我們從小就認識的等號,聽了這節課之後,我發現,我其實並不懂它。

何止是等號,我們從小到大,認的每一個字、讀的每一本書、懂的每一個道理、受的每一次教育,認識了多少和等號類似的東西,其實就是一個把真實世界抽象化的過程。過程中,有大量的東西被丟掉了。

這就是人的宿命,我們的心智成長一直伴隨著這個過程,一邊得到,一邊丟掉。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劉潤老師正在為「得到」做一門新課,專門講商業洞察力的,他說:“ 不抽象,我們就無法深入思考;不還原,我們就看不到本來面目。 ”

你發現沒有,劉潤老師講的前半句話,我們一點都不陌生。我們一路受教育過來,就是學這個。

但是後半句話,“不還原就看不到本來面目”,我們沒地方學。

這個還原能力重要得不得了,沒有這個能力我們不能行動。

相過親的人都知道,介紹人拿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對方的身高、年齡、收入、學歷、工作、愛好,甚至還有相片,你要任何數據我都能給你,但是你能根據這些數據,決定跟對方結婚嗎?

不能吧。你怎麼也得跟對方見個面、吃個飯、處一段時間試試。

這就是抽象和還原,兩個都不可或缺。

我們再來看,比如說,扶貧。

在抽象世界裡,這件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有人缺錢,給他們錢嘛,頂多細化到咱們定一個標準,劃一道貧困線。

在這個邏輯裡,唯一的難題,就是錢夠不夠。

但是,如果你有還原能力的話,也就是說你要幹具體事的話,你就會發現,事情絕不這麼簡單。

假設我是一個基層的扶貧幹部,我手裡的工具是很明確的,一個是扶貧政策,一個是各家各戶的收入統計,只有這兩樣我能幹活嗎?

不行。我遇到的問題不是抽象的政策和抽象的數字之間的對比關係,我遇到的問題往往是這樣——

一家人收入高於貧困線,但是家裡有一個癱瘓在床的病人,要不要納入扶貧名單?

一家人收入低於貧困線,但是家裡有三個壯勞力,整天在家打遊戲,該不該直接發他們救濟金?

還有一家人,今年收入比去年多了幾百塊,抽象地看數字,算脫貧了。但這個變化有可能是因為農產品價格上漲等偶然因素,他自己並沒有覺得生活水平有本質的變化。要把他從扶貧名單上劃掉嗎?

你看,我必須把扶貧政策,還原成每一個家庭的真實情況,才能開展工作啊。

事實上,中國的扶貧工作已經到了最後的攻堅階段,剩下的更多就是這樣的問題,這個時候你光拿錢有用嗎?光給原則有用嗎?

沒用。那怎麼辦?就得靠一線的扶貧工作者把抽象的原則,還原為世界的真實面目。

現在戰鬥在扶貧一線的人,不容易。除了善良,這真的需要能力。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你看,看到事實有多難?

過去,我們以為能把世界抽象化,這是個很大的本事,因為你能用一個很高明的、很簡潔的抽象模型來解釋這個世界,那是最了不起的事,那是牛頓和愛因斯坦式的成就。

但是,對做事的人來說,使命不止於此。

還原能力才是做事的人,逼近事實真相、把握小趨勢最稀缺的能力。

還原能力,就是我們逼近事實真相的一副眼鏡。

戴上了這副眼鏡,你看待世界,評估價值的標準就完全不一樣了。

舉個例子,我們經常說兩個行業,一個是服務業,一個是製造業,聽起來很對等。我們假設它們產出的GDP相等,你說,哪個行業價值更大?

你可能會說,既然GDP一樣,那價值就一樣。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你鼻子上架著的是一副抽象的眼鏡,你把產業抽象成了GDP數字,所以你覺得它們一樣。

我們如果換一副眼鏡,還原的眼鏡,再來看看這個問題,答案會變。

服務業和周邊社會要素的連接沒有那麼強。所以,在一個貧窮的國家,你能看到一座豪華的五星級酒店,你也能看到一個不錯的軟件園,你還能看到一個國際銀行的地區總部,這些都很正常。

它們都可以在某道圍牆裡做生意,不需要和周邊社會打什麼交道。

如果是一個製造業的園區呢?它對真實世界會提出苛刻的要求:得有運轉良好的港口道路、良好的社會治安、穩定的稅收和行政方面的治理能力;得有勞動技能、勞動態度都良好的工人;有穩定的能源、原料、供應;還得有周邊的居住、餐飲、醫療、教育等配套設施……

一座工廠,它必須連接一個真實世界。我們甚至可以說,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的高低,本身就是它社會治理能力的晴雨表。

說到這,你就明白了,為什麼中國經濟不能過度虛擬化。不是虛擬產業不好,而是製造業不能丟。製造業是我們構建一個真實的、良好社會的壓艙石。

我們再看,製造業和服務業,如果你看到抽象的表層,它就是個數字。

但是你往底下看,如果你真的有看到事實的能力,你就會看到更多的人的因素,數字就有了區別。

再往下看,它們體現為不同的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這個差別就更大了。

越往底下看,越往真實世界走,這個差別就越大。

你看得越深,就會發現它們在這個社會的存在感大小是不一樣的。

這就是戴上還原這副眼鏡的意義。

順便回答一個問題,2018年很多人都擔心:我們的經濟增長曲線會不會一個倒栽蔥往下走?

你要是天天刷朋友圈、天天看評論家的分析,你就會覺得這個可能性真的有。

但是我要提醒你,這個問題一點都不新鮮,過去一兩百年很多人都問過。

那怎麼辦?換一副還原的眼鏡。就剛才的方法,回到真實世界,往下看一眼。

金融學家香帥給我看了一張圖,這是過去兩千年人類社會GDP發展的曲線,你看有沒有過倒栽蔥?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你說兩千年跨度太大,不說明問題,來,咱們再看過去一百年:

這個地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有,石油危機,2000年互聯網泡沫,那是2008年金融危機。

你看,當一些大事發生的時候,經濟的發展會受影響,短期的波動會有,但是一個鷂子翻身就接著往上走。你何嘗見過倒栽蔥式的陡然下滑?

真的沒有。一件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你非說今年或者明年就會發生,你非說我們這一代人眼下就會遇上,你怎麼說服我相信呢?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現在很多人的感受,就好比你住在一棟100層大樓的第100層。突然,你的隔壁開始裝修,動靜很大。一會兒砸牆,一會兒電鑽,你確實感到很混亂,懷疑樓要塌。

但是隻要你往下一看,發現就我這層裝修,底下99層都沒事,穩如泰山。你擔心個啥?

說到我們中國的基本面,你只要看到中國的基本現實,它就不再是那個數字。

中國是什麼?它是好多好多全世界最勤奮、最想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一群人組成的。

有了這個對真相的把握,你擔心個啥?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巴菲特還有一個提醒:沒有一個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國成功。

他為什麼這麼說?這不是在講什麼愛國主義,而是說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在分享一個共同體的紅利。

我們一生的所有紅利,其實都來自於這樣一條經濟增長曲線。

尤其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我們的祖先埋骨於此,我們的血脈紮根於此,我們青春在此,也將終老於此,除了盼著它好、相信它好。我們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

最聰明的做法,就是做一個理性樂觀派。只有這個選擇既符合我們的理性,也符合我們的情感,還符合我們的利益。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回到這部分的主題,我想說的是:還原的力量極其重要,但是很容易被忽略。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怎麼擁有這種還原的能力呢?

沒辦法,上半場確實沒怎麼學過如何還原,所以要求我們開始下半場的修行。

上半場的修行,更多是抽象和簡化;下半場的修行,就得加上還原和豐富。

其實修行的具體方法早就有人說過了,就是六個字——多元思維模型。讓很多種認識世界的模型在自己的腦子裡並存。

今年我們試驗了一個新的項目,叫得到大學。有人說得到大學是商學院,是培訓班,錯了。那些事有人做得很好,不需要得到大學再來做一遍。

得到大學做的是一件全新的事,它是為做事的人提供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所以得到大學最核心的教學內容,就是多元思維模型。

這所大學現在已經招收了第0期的實驗班。招生特別嚴格,第0期的入學率是5.4%。為什麼這麼精挑細選?原因其實很簡單。

因為在我們看來,我要找的不只是一個學生,他一定是某個行業的高手。

他身上就自帶這個行業獨特的思維模型,當我們把他招到得到大學來,當這些人以極高的濃度交織在一起,就構建出了一個龐大的、豐富的思維模型交流場。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現在可以向大家報告,我們的實驗班,第0期277名學員,現在都快畢業了。

正如我們剛開始所預想的,這所學校裡發生了一些奇妙的效應——

在它裡面:

一位醫生會分享,如何在信息不完備情況下,做出性命攸關的決策;

一位特種兵會分享,怎麼建立集體心流,打造一個有戰鬥力的組織;

一位核電站的總工程師會分享,怎麼運行一個超大型項目;

一位研究精益管理的工程師會分享,怎麼優化一家賣蘭州拉麵的夫妻店;

一位火箭設計師會分享,怎麼用湍流原理理解股市……

平時,這些人都生活在你的圈子之外。但是在得到大學,他們會帶來各自在職業中養成的思維模型,大家在一起互相享用、彼此嵌入。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還記得我們這部分一開始問的那個問題嗎:為了抓住小趨勢,我能看到事實嗎?

現在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

能,如果你掌握多元思維模型。

說到這,你才會明白為什麼我特別喜歡菲茨傑拉德的一句話:

“一個人能同時保有全然相反的兩種觀念,還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

2018跨年演講2:我能看到事實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