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清沒有被推翻,能抵抗日本的侵略嗎?

llsj1990


可以把這種如果賦予任何朝代,結果都是毫無意義,因為歷史是不存在如果的。但是既然要來回答這個假設性的問題,那我們就來臆想一下,權當娛樂。

如果當時清朝成功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那麼歷史發展到二戰開始前,中國的工業發展水平不會亞於日本,即使比日本差點,也不會差得太遠,要知道在甲午戰爭前後中日發展水平是不相上下的。但是依靠中國龐大的體量總體實力八成會超過日本,這樣的話在二戰戰場上中國對日本在實力對比就會有極大優勢。更重要的是,中國會以一個工業化的統一整體去對抗日本,而不是像真實的歷史那樣以一個政治分裂的農業社會加入的世界大戰當中,這樣形勢就會好得多。

1902年的清軍

  首先人口上佔據絕對優勢,清朝如果能發展到1940年肯定也擁有現代化的動員體系和能力(其實在二戰時中國雖然人口多,但是兵力總體並沒有優勢,原因就在於沒有有效的總動員能力,日軍兵力分散在數個戰場,所以在中國戰場我軍兵力才會佔優勢),清軍兵力至少將4~6倍於日軍總兵力,而且質量會不分上下。在清軍佔優勢的情況下,日軍不可能像真實的歷史那樣進攻中國大陸,中日戰場估計會成為清軍為了復甲午之仇,重新爭奪臺灣和朝鮮半島,估計在東海和西南太平洋爆發激烈海空戰,戰場範圍肯定會從中國沿海城市到日本本土。

  二戰日軍航母編隊

  鑑於實力對比,戰爭預計不會在1937年爆發,至少要等到歐洲開戰以後的1940年左右,戰爭以某一突發事件為藉口開始。開戰後,首先清朝海軍航母編隊和日本聯合艦隊航母編隊在東海、黃海和臺灣海域展開大規模海戰(這有可能)。估計雙方都會損失慘重,但是清朝工業總量比日本大,可以及時補充損失,反之日本便沒有這種能力,最後海戰估計會以日本失敗失去制海權而結束。在1942年―1943年美國估計就會加入戰爭,那樣美軍從太平洋攻向日本本土,日軍就會陷入兩線戰爭的泥潭!

  清朝的海軍部隊(1910年訪問美國)

  在日軍失去制海權後,清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1903年清朝便有海軍陸戰隊)會收復日佔臺灣,在臺灣大規模登陸,與日本佔領軍展開生死決鬥,最終以日本人的秉性估計會被“全員玉碎”。同時在北方,清軍的新銳裝甲部隊和機械化步兵也會進入日佔朝鮮半島,解放被日本壓迫的人民。從而整體上驅逐日本在亞洲大陸上的勢力點。接下來清軍和美軍就要一同進攻日本本土啦!這樣的話估計清軍需要準備數百萬的龐大兵力和大量海空裝備。

  清軍陸軍重炮

  進攻日本本土需要削弱它的工業潛力和奪取制空權。這樣清軍戰略轟炸機部隊(想想這畫面都喜感)可以從上海附近或者朝鮮半島起飛對日本進行跨海轟炸,打擊日本的工廠和城市,這樣必須和日本本土防空部隊展開慘烈的大戰,清軍必須開發遠程護航戰鬥機或者使用可以抵達日本沿海的海軍艦載機進行護航。清海軍潛艇部隊和艦載機部隊需要對日本港口和機場進行封鎖和掃射,當清朝的飛行員佈滿日本的天空時會是一副什麼畫面?在清軍和美軍聯和絞殺下,日本空軍肯定不敵,失去繼續作戰能力。

  接下來清軍至少需要300萬陸軍在日本登陸,由於跨海距離長,規模和難度要遠超過諾曼底登陸。這樣需要近萬艘的海軍艦隻進行支援作戰,同時需要10000多架作戰飛機,後勤補給就需要海量物資,這樣就需要強大的美軍給予配合,從東西兩面同時夾擊日軍,經過血戰清美兩軍最後會師東京,消滅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如果是這樣的歷史那就太有趣了,可惜那個爛泥扶不上牆的清政府讓這個國家遭受了永遠無法挽回的屈辱。


記憶中的歷史


問題很有意思,如果大清沒有被推翻,必然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帝國,它能抵抗日本侵略嗎?我的回答是能,當然能,一定能。無論中國當時是任何政權,日本都不會戰勝中國。

之所以能堅定這樣的信念,不僅僅是因為身為華夏子孫的民族自信,更是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

從政治上推斷:通過清末新政,大清已初具現代化雛形,國家發展走向正軌

自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起,清朝在軍事、官制、法律、商業、教育和社會方面進行一系列系統性改革,如倡導官商創辦工商企業,頒佈一系列工商業規章,廢科舉,辦學堂,派留學,悉心考訂製定法律。1906年,清政府預備進行立憲,隨後設立“國會”性質的諮議局,允許私人辦報紙。

經過改革,清朝中央政府設立有外務部、學部、民政部、度支部、陸軍部、法部、農工商部、郵傳部、海軍部,還改組了內閣,雖然皇族雖佔了一半,卻也算是比較有誠意的一次改革,這些舉措都大大加快了我國現代化進程,意義深遠。

改革也推動了自由經濟發展,設廠數目與投資總額都大大地超過了前代,連張謇這樣的狀元也開始投身實業,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有了明顯地增長,西方近代思想得到了傳播,在中國傳統思想體系中透進了民主與科學的霞光。

假如這次清末新政不被打斷,清朝將走上君主立憲道路,繼續在曲折中發展,國家實力的增強是不言而喻的。隨著慈禧等保守派的相繼離世,鐵良等開明親貴將逐步上位,一步步獲得更多實權,大清也將被改造成一個類似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帝國。

從軍事上推斷:新軍改革後,清軍已非戰五渣

清末新政,重頭戲除了政治改革就是新建陸軍,新軍改革中國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近代軍隊的首次努力,是中國近代軍事史上重要的一頁。

新軍,全稱“新建陸軍”,這支軍隊不同於使用冷兵器的“八旗”、“綠營”,完全使用西式的軍制、訓練以及裝備而建立起來的一支現代化正規軍。

為編練“新軍”,清政府對此投入了巨大財力,花費了很大力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8月,陸軍部制定了全國編練新軍36鎮(師)的龐大計劃,每鎮官兵12512人。此外,清朝也開始重建海軍,並湧現出薩鎮冰等一批現代海軍將領。

新軍總體上素質較高,軍官大多由學習軍事的留學生和國內各武備學堂的畢業生擔任,士兵則採取招募制,選拔標準較以往嚴格,對年齡、體格和文化程度等都有明文規定。戰鬥力完全不是昔日八旗兵可以比擬的,“北洋六鎮”即是新軍中的佼佼者。

新軍還湧現了眾多帥才、將才,以黎元洪、馮國璋為首的新軍將領後來在北洋政府中擔居高位,蔡鍔、閻錫山、許崇智等人都成為地方實力派。

事實上,從民國建立到抗戰早期,除中央軍以外的大部分軍隊,實質上都是由清末新軍沿襲而來。我們耳熟能詳的軍隊:奉軍、晉綏軍、直軍、粵軍、桂軍、川軍、湘軍,大多留有新軍的影子。北洋軍閥時代,實際上可以說是清朝新軍的內戰。

在對日戰場中,由新軍發展而來的地方軍、雜牌軍也多發揮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多次在諸如“太原保衛戰”、“桂林保衛戰”這樣戰役中與日軍硬扛。只不過蔣政權擬定了在戰爭中逐漸消耗和改造雜牌軍的方針,在無後援的情況下,這些軍隊多數覆滅於為民族求生存的正義之戰。

如果大清仍在,擁有這樣一支班底的新軍,其作戰能力至少不輸給後世的中央軍的,這也是在軍事上可以一較長短的資本。

從戰略上推斷:中日戰爭,中必勝,日必敗

既然問題假定了大清沒有被推翻,那麼清朝必然是沿著君主立憲制的道路繼續發展。經過三十年發展,即使再緩慢,綜合國力至少是不輸後世國民政府的。

況且如有君主在,沒有“大總統”的位置可以搶奪,在列強的支持與平衡下,任何一個地方軍閥都沒有挑戰中央的絕對實力,軍閥混戰割據的局面大概率不會出現,整個國家的整體動員力將得到增強。

但日本明治維新畢竟比清末新政早半個世紀,這半個世紀的時間差必然會拉大國力的差距,仍然是日本強、大清弱;但日本小,大清大的局面不會變。

或許沒有盧溝橋事變(因為那是在大清京師的旁邊,防衛程度必然高),可能戰爭的導火索是另外一個事件,也許戰爭的時間會拖的久一點,也許戰爭進程也會完全不一樣,但總的發展趨勢不會變。因為不管哪個政權在臺上,中日戰爭必然只能採取“持久戰”、“游擊戰”的戰略(具體原因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已經分析過了,感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西南仍將是大後方,以時間換空間,以小勝為大勝,從戰略防禦到戰略相持,進而發展到戰略反攻,是那個年代中日兩國戰爭的必然走向。


日本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強的,清朝即使經過改革,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仍會相對較弱,但中國的戰爭是進步的和正義的,又有大國這個條件足以支持,最後勝利定將屬於中國而不屬於日本。


任微言卿


這個問題拓展下,先比較下宋,明,清末情況。然後我們就可以推斷出:僅憑清朝末期實力是無法抵抗日本的。

先看看宋明清末共同特點,那就是內憂外患。

外患:

北宋亡于靖康之變,金國滅遼然後攻入開封滅北宋。微宗和欽宗作為階下囚被擄掠道北方。隨後南宋朝廷目光短淺,聯蒙抗金。隨後被蒙古滅掉。

明朝亡於崇禎自縊,李自成農民軍攻入北京。明滅,清軍入住中原。隨後南明成立。南明最後皇帝永曆被降臣吳三桂處死。南明滅。

清朝亡於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清末,世界變革加劇。工業革命的勝利讓西方資本主義快速發展,而清庭依然在天朝上國的白日夢裡,西方列強紛紛來襲。

內憂:

北宋末期朝政腐敗,爆發了著名的農民起義-宋江的梁山伯108將,此後又爆發方臘起義,各地農民紛紛響應。朝廷疲於應付。

類似故事發生在明朝末期,大名鼎鼎的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直接滅亡了明朝廷。根源也是朝政腐敗,還有嚴重的自然災害,民不聊生。

清末,中國被西方列強欺負,知識分子紛紛提出救過方案。革命派和立憲派水火不容,隨後不徹底的君主立憲嘗試,讓革命派揭竿而起,保路運動,武昌起義後,各地軍閥紛紛獨立。此後中華民國成立,清亡。

總結來看,宋,明,清末期超綱腐敗,內憂外患,此外外患實力想打強大。內外夾攻,毫無勝算。

回到題目:如果大清沒有推翻,能抵抗日本侵略嗎?日本實力無容置疑,日本發跡於明治維新。二戰中可以和美國海軍單挑的實力,和後金,蒙古軍冷兵器時代相比,又拔高了一個維度。那麼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中國可是浴血奮戰14年,還是在大國援助下才艱難取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