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先生說尼姑王採玉日後生貴子,還俗再嫁生總統,死後中山寫祭文

面相先生說尼姑王採玉日後生貴子,還俗再嫁生總統,死後中山寫祭文

灼灼採玉自有方,後有先生可稱王。在中國大地上,張王李趙這幾個大姓遍地流,當然喜怒哀樂亦是家家有,所有人都想能夠像雁留聲那樣留下美名。

如果有人告訴你“王採玉”這個名字,也許你並不知道這個普通而又優雅的名字是誰,也許你也不關心她是鄰家姑娘還是鄰村大娘,但是如果將這個名字和蔣先生聯繫起來,你一定會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這個人的祖墳“挖”個底朝天。

一嫁竺家,喪夫喪子入尼姑庵

王採玉1862年出生在浙江奉化葛竹村,是父親王有則續娶所生的女孩,深得父愛並接受父親教育。19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王採玉做女工補貼家用,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嫁到了蹕駐鄉曹家田地方的竺家。

初為人婦的王採玉很開心,小兩口雖然也會吵架,但總體來說還算溫馨,他們第一個孩子是個胖小子,美好的生活在他們面前展開。

面相先生說尼姑王採玉日後生貴子,還俗再嫁生總統,死後中山寫祭文

然而好景不長,幾個月後小孩突然患了急症夭折了,王採玉為此以淚洗面。福不雙降禍不單行,婆家所在的地方秋天流行霍亂,王採玉的丈夫在疫情蔓延中不幸身亡。

她頓感渾身無力,加上鄰居指著她後腦勺說她剋夫克子,就獨自回到了孃家尋求生路。回孃家的歲月特別漫長,王採玉的母親篤信佛教,恰巧趕上村子旁邊金竹庵的老尼姑去世了,王採玉隨母到庵裡幫忙料理後事。

本來王採玉在喪夫喪子後就看破了紅塵,在尼姑庵幫忙更萌生了出家的念頭,母親開始並不同意,但見其去意已決,便答應了王採玉的請求。

王採玉帶發到尼姑庵修行,每天粗茶淡飯,度過了兩年平淡祥和的時光。據說,有一天庵裡來了個相面先生,見到王採玉就十分神秘地對她說日後必出貴子,晚年將光耀無比、貴不可言,並奉勸她“

年紀輕輕,不應苦守空門,要早些嫁人為宜。”這句卜語稱為王採玉心頭的懸念,直到有人再次上門說媒。

面相先生說尼姑王採玉日後生貴子,還俗再嫁生總統,死後中山寫祭文

二嫁蔣家,喪夫喪子撫育中正

王採玉有個堂兄在玉泰鹽鋪當夥計,這個鹽鋪由蔣肇聰掌管,蔣肇聰喪氣後撫養兒女力不從心,這位堂兄看在眼裡,又想到自己的堂妹悽苦的命運,就有意撮合二人。

堂兄特意到金竹庵和表妹談及此事,王採玉欲說還休並回答需要和母親商量,王採玉的母親當然會答應這門親事,於是23歲的王採玉還俗再嫁。

王採玉在蔣家深受照顧,接二連三生了兩男兩女,其中長子起名瑞元即是日後的蔣先生。然而老天總是不太眷顧這個王家姑娘,次女在出生不久就夭折,次子也在三歲的時候夭折,僅僅剩下女兒瑞蓮和兒子蔣瑞元。

八年之後,公公於81歲高壽離世,第二年丈夫也因為疫情離開了愛妻,那年蔣瑞元剛剛9歲,這些對於王採玉來說猶如天塌了。

面相先生說尼姑王採玉日後生貴子,還俗再嫁生總統,死後中山寫祭文

第二次守寡的王採玉需要面對更大的壓力,她不僅要治家理財,還要養活兩個幼童,她想起了金竹庵那個相面先生說過的話,下決心要將兒子培養成人,每日吃齋唸佛求佑家人平安。

王採玉尤其注重對蔣瑞元的培養,讓他堅持讀書,也任由他自主成長,當蔣瑞元要娶老婆的時候,她支持他的想法並給他選了世交毛家二閨女,那年蔣瑞元剛剛14歲。

後來蔣瑞元自己剪去髮辮決心出洋學軍事,親朋好友極力反對,但王採玉贊同兒子的遠大志向,為兒子籌備資金整理行囊

蔣先生與母親的親密時光

王採玉始終與命運不斷抗爭,但是蔣先生的成長不斷地給她帶來快樂。在蔣先生父親去世後,蔣先生同母異父的哥哥並沒有遵照遺囑,而是欺負孤兒寡母將家產大部分捲走。

面相先生說尼姑王採玉日後生貴子,還俗再嫁生總統,死後中山寫祭文

王採玉默默接受了安排,不爭也不搶地靠著所居的祖屋、二十幾畝薄田和一片竹山,撫養年幼的兩個孩子。因為她始終堅信當年相面先生的話,對年幼的兒子充滿了信心。

在王採玉迭遭打擊,最為哀痛無助孤寂落寞的日子裡,王母姚氏經常來溪口陪伴女兒王採玉。少年頑劣,但母親悉心教導,不斷糾正他身上的缺點,同時也將兒媳婦送到學校讀書,以期日後輔佐兒子的事業。

兒子19歲的時候,富商與官吏因為王採玉不服攤牌過多,將蔣先生抓到縣衙,王採玉繳納費用後才將兒子接回家,從此王採玉更是下定決心讓兒子出人頭地。

蔣先生和妻子的第一個孩子意外流產了,結婚十年後又有了兒子蔣經國,王採玉享受了十一年的天倫之樂。在蔣先生遭到北洋政府通緝的時候,王採玉處之泰然,甘願毀家受累,對兒子頻頻撫慰,千方百計資助其遠避和進行活動。1921年,王採玉剛剛體會兒子小有成就的時候,不幸因病去世了。

面相先生說尼姑王採玉日後生貴子,還俗再嫁生總統,死後中山寫祭文

斯人已逝,中山先生撰寫祭文

在蔣母王採玉因病去世之前,蔣先生離職正好回家省親,趕回到了母親的身邊,並得以朝夕陪伴,盡到了人之孝道,這也成為後人對蔣先生稱道的地方。

蔣母王採玉在彌留之際,曾再三叮囑蔣先生:一、要為她擇地另葬,不與其父同穴;二、要辦一所學校,培育鄉里子弟;三、要報答幾家至親好友的恩情。發跡後的蔣先生一一兌現了母親的遺願。

教子率先垂範,為母多有淑涵。王採玉出殯之時,孫中山先生親自為其撰寫祭文,他還親自為蔣母墓題寫了墓碑。在碑的上面,刻有“壺範足式”四字,意為女中模範。

在碑的兩側刻有蔣瑞元的自題楹聯一副:禍及賢慈,當日梗頑悔已晚;愧為逆子,終身沉痛恨靡涯,落款是“不孝子周泰”。歷史功過暫不評說,蔣先生擁有一個好母親是無可反駁的定理,正是在母親這所學校裡,蔣先生受益良多。

文/文史旺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