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三國孫權未勝,劉備未勝,曹操也未勝,天下終歸司馬氏?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國曆史最後的結局就是

三家歸晉。魏、蜀、吳三國合併,都歸了司馬家族的晉王朝。由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

臥龍鳳雛得其一,天下大定。
當劉備手拉著諸葛亮一起往前走的時候,劉備就已經知道,在未來必然有蜀漢的一番天地。


因為劉備相信諸葛亮,既然是臥龍,就有能力帶領著自己的手下兄弟們去打一場又一場漂亮的仗,最終擊潰曹操,打敗孫權,一統天下。


為何三國孫權未勝,劉備未勝,曹操也未勝,天下終歸司馬氏?

然而時也命也,這時候,龐統出現了,當龐統依託於孫權,孫權瞧不起;依託於劉備,劉備也瞧不起。最終被張飛發現是個人才,拎到劉備面前時,劉備開心的笑了
世人都說:擁有臥龍鳳雛兩位先生當中的一位就能夠一統天下,可是蒼天有眼,一下給我送來了兩位先生,如此看來大漢帝國必然再創輝煌。

龐統最終死在了落鳳坡,臨終前說了一句話:今日吾死,此乃天命也。


為何三國孫權未勝,劉備未勝,曹操也未勝,天下終歸司馬氏?


劉備這個人在我看來是一個,仁義的假君子,也就是說放不開手腳。歷來一統天下的帝王都是心狠手辣之輩。他得不到天下在我看來,情有可原。

接下來說說孫權,孫權是曹劉的晚輩,年輕人的屬性預示著他比曹劉二人更有希望看到天下一統,甚至是由他來完成統一。

孫權不僅熬到曹操和劉備“下線”,還送走了諸葛亮、曹丕和司馬懿,甚至連比他年輕22歲的曹叡,也沒能活過他。世人皆道司馬懿能熬,送走了曹魏三代君王,殊不知孫權才是三國第一能熬的狠人。


為何三國孫權未勝,劉備未勝,曹操也未勝,天下終歸司馬氏?


在蜀漢丟失荊州後,對曹魏的威脅大大減輕,曹魏的防禦重心全都壓在了孫權身上。這就讓孫權很被動:雖然得到了朝思暮想的荊州,但是卻幾乎獨自承擔了曹魏的壓力。他只能選擇和蜀漢結盟。

於是比他弱的蜀漢不能打、比他強的曹魏又打不贏。所以同樣未能統一天下。

關於曹操此人,
在曹操的一生中,充滿了矛盾和對立面。他姓曹名操,他的父親就希望他是一個有操守,有品德的。但是曹操他正是一個即善即惡的人。善良時的他可以原諒殺愛子殺愛將的仇恨,寬宏大度,重新接納他人。


為何三國孫權未勝,劉備未勝,曹操也未勝,天下終歸司馬氏?


惡狠起來的曹操可以瞬間變成一個殺人如麻,輕易將恩情拋至於腦後的人。這樣的一個人本來應該是成為帝王的。但是最終也只得到半壁江山。
曹操之所以沒稱帝,很大部分原因是赤壁之戰的失敗。赤壁之戰的失敗直接導致他完不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三國》大結局是,許昌大殿,曹睿身體日益衰微。司馬懿覲見,曹睿任命其為太尉,徹底消其兵權。
病中的曹睿召司馬懿進宮,假意將攝政大權交付於他,以測其用心。司馬懿推辭不受。不久,曹睿薨,其子曹芳登基即位。


為何三國孫權未勝,劉備未勝,曹操也未勝,天下終歸司馬氏?



司馬懿中風病發。曹爽大喜,決定次日陪同天子攜文武百官拜謁高平陵。此時,司馬懿一改往日病態,在府中調兵遣將封鎖洛陽各城門。司馬懿率兵直奔皇宮,命郭太后“降旨”緝拿曹爽奸黨,命司馬懿執掌軍政大權。
自此,司馬家族主宰魏國朝政數十年,後司馬昭滅蜀,司馬炎廢魏帝建立晉朝,滅東吳。天下終歸司馬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