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同學在班級群裡發水滴籌,意外來臨前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我們總覺得意外和疾病離我們很遠,但這些來臨的時候真的是猝不及防。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這段時間,我認識的人中發生的一些事情讓我對生命更加敬畏,同時也加劇了我對預防未來可能發生風險的緊迫感。

初中同學在班級群裡發水滴籌,意外來臨前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01

先是聽說一位一週前還在我們辦公室跟我們討論設計方案的設計院工作者突發疾病離世,我們的一位同事因為一直聯繫不到人,給他的徒弟打電話我們才知道的這個消息,大家都震驚了,但那時候葬禮都已經辦完了,因為他沒有成家也沒有親人,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徒弟操辦完成的。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的心裡是很複雜的,滿腦子都在想“怎麼會呢”,因為你真的很難想象一個才40多歲、幾天前還在你面前暢談的人轉眼間竟然從別人口中傳來死訊,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事情就真的發生了。

生活中真的有太多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把握當下、享受生活、保持愉悅是對自己最好的善待。

初中同學在班級群裡發水滴籌,意外來臨前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上個事情發生沒兩天,我們初中的班級微信群裡一個同學發了水滴籌的鏈接,點開才知道是班上一個女同學她們一家人出去旅遊途中遭遇車禍,她父母手術過後仍處於昏迷狀態,醒了也可能是植物人,由於無力承擔鉅額醫藥費,只能藉助水滴籌這個平臺籌集好心人的善款,希望我們這些老同學幫忙轉發、儘自己的一份力。

我不對水滴籌這個平臺做任何評價,因為我確實不瞭解,捐款也只是出於對老同學的幫助,我更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這件事給我帶來的觸動和改變。

先說我這位同學,和我一樣普通家庭,上學的時候是個自尊心挺強的女生,能讓她四處求助可想而知她面臨的境況是有多無助,幾天時間花去了十多萬的費用,後續的治療費用保守估計還要三四十萬,一般家庭真的會傾家蕩產,雖然好心人很多,但是終究是杯水車薪,一旦交不上住院費用,就真的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停藥、停止治療。

人們總說“錢不是萬能的”,但事情來了的時候,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能的。

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是我面臨同樣的問題,我是否有能力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照顧好父母?答案是——不能。

雖然很不想承認這個答案,但考慮自家經濟狀況和現有工作狀況,不得不說這就是事實。

即使可以向親朋好友或是好心人求助,但沒有人是有義務幫忙的,對於出自善意的幫助我們可以心懷感激卻不能將全部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

說實話,我很害怕因為錢而放棄治療時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那該怎麼辦呢?

唯有在做好預防風險準備的同時提高自身實力,創造更高收益。

我又是怎麼做的呢?

02

第一步:給家人買保險。

請大家放心我不會推薦任何保險產品和課程,我只想和大家講一些我購買保險的過程和這個過程中我學到的一些小知識和小感悟。

保險這個詞對我而言是陌生又熟悉的,說它陌生是因為我真的搞不懂該注意什麼東西,那麼多的產品該買哪個。說它熟悉是因為我身邊有好多人是做保險的,老是能聽到他們推薦一些產品而且朋友圈裡也時不時能看到宣傳,包括我媽媽在十多年前就從我三姨那裡買過,現在每年依然在交保費,但我們仍然不知道到底是保障些什麼,當時就是很盲目地買了。

在購買保險前,我先報了一個保險課程班,開始瞭解保險,課程是音頻+微信群討論的形式。我們常提的社保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醫保報銷是有起付線和封頂線的,包括多數進口藥物是不在醫保報銷範圍內的,而這些我們可以通過購買商業保險來配置保障。

在聽完整個課程以後,我主要是對整個保險產品的分類、如何決定買什麼保險、買多少合適、該給家裡人分別配置什麼樣的保險、是否可以用保險來理財這幾個大方面有了一定的瞭解。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一直堅信這一點。

在聽完課程決定買保險的時候,我付費請了一位保險方案規劃師(魏老師)幫助我制定家庭保險方案。

之前之所以報保險課程的原因也僅僅是為了確保我在跟保險銷售人員打交道的時候不會犯原則性的錯誤,不至於聽對方說什麼就信什麼。

事實證明,多瞭解些也沒有壞處,不然的話我肯定不知道要優先給家庭主要經濟支柱配置保險保障、也不會知道還有重疾險、意外險、商業醫療險、壽險,也分不清什麼是消費型、什麼是分紅型,更不會知道成年人的保險越早買越好,因為年齡越高保費會越貴而且男性和女性的保費也不盡相同。

魏老師在瞭解我和我父母的基本信息及過往病史以後,當天就給我發來了一份家庭保障清單,裡面是根據家庭經濟收入及預計保險投入資金做出的針對每個人的保險方案(包括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四大方面),我收到方案以後先是回覆對方已收到並說明需先研究一下,若有問題會及時與其聯繫。

接下來我就結合在課程上學到的內容,分析每一個方案產品,羅列總結對每個產品的疑惑統一發給魏老師,對方也很快做了回覆並結合產品向我闡明她選擇這個的原因。

其中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是

,我當時正好剛剛學完保險課程,正處於求知的興奮期,問了特別多的問題,就那樣我們通過微信溝通了幾天以後,魏老師提出與我電話溝通,但我拒絕了,因為我很清楚自己是個反應慢的人,電話溝通很容易讓我遺漏一些問題,微信溝通雖然慢一些但能給我留有思考的時間。雖然對對方很抱歉,但是畢竟購買保險後是長期的資金輸出,還是要謹慎認真些的。

做決定前千萬不要盲目也不要操之過急,基於一定了解的探討、磨合更適合長久的發展、投入。

比如在第一版方案中,魏老師為我配置了重疾、壽險、醫療、意外,但為我父母配置了防癌險、醫療、意外,在這個方案中我有兩點疑問,一是壽險我認為自己目前不適合配置,二是我父母為什麼不配置重疾險而是防癌險。

壽險是指在身故或全殘之後得到的保障,且分為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分別舉個例子

定壽——保障的是60歲或65歲之前(歲數不一定,根據選擇的定期時間),在此期間若身故或全殘,保險公司會賠付給你一筆保額,但如果在此期間沒有身故或全殘,那就不會有任何返還,相當於消費掉了。

終身壽——保障終身,也就是無論如何,保險公司都會賠付保額,正因如此,終身壽的保費遠高於定壽的保費,我用我的第一個方案中的壽險做了測算,每年繳費貴了將近2600元。

魏老師是出於我是家庭經濟來源之一、未來將贍養父母的角度,考慮一旦我出現意外,至少可以保障父母晚年的生活才給我配置的壽險,但我考慮的是,方案中給我制定的是定壽,保障至65歲,從現在起要繳費30年,每年繳費430元,我現在才20多歲而且父母有收入來源,這筆資金投入對我而言極大的可能就是浪費掉了,所以溝通後我選擇不配置壽險。

在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要適當取捨、選擇最有可能保障自己的產品,後期如果經濟收入有增長,可以考慮補充、完善保障內容。

關於我父母這方面,魏老師是考慮我父母的年齡和最開始我設定的家庭整體資金投入總數才配置的防癌險,在她看來如果給父母配置重疾險,保費會超出預算,但是我考慮的是,最開始想配置保險的初衷就是怕生病或者出意外事故時支付不起治療費用,雖然防癌險有必要配置但是在我看來,相對於重疾險而言保障範圍略為單一,因此在溝通後我還是放棄防癌險另外選擇了一款重疾險產品,保費貴了一千元左右。

繁多的保險產品很容易讓人挑花眼,關注點容易逐漸放在是否返本、有沒有分紅等,但是請時刻謹記當初配置保險的初衷,是為了保障風險來臨時家庭生活不會受到重大影響、轉移風險、降低不確定性。

到目前為止,我的家庭保單定製方案已經修改四版了,在這個過程中我每天都會花點時間跟魏老師瞭解一些產品的具體內容,逐漸地購買保險產品,而且越瞭解越覺得有意思,比如什麼是免賠額、什麼是投保人豁免、什麼是被投保人豁免等等。

下面是幾張我和魏老師的聊天記錄,我問題多的都把魏老師問無奈了。

初中同學在班級群裡發水滴籌,意外來臨前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人往往容易自作聰明以為佔了便宜,實際上利益往往是相對的,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權益、避免踩坑,真的是要用心琢磨的。

作者:@霹靂怕老,95後工科女,注重自我成長,記錄生活中的點滴感悟。

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見解,無任何指向意圖,如果您也有同我一樣的擔憂,希望我的經歷和做法能給您帶來一些啟發,有什麼好的想法歡迎一起來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