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是嚴歌苓的芳華,而不是馮小剛的《芳華》

嚴歌苓,一位享譽世界文壇且頗具公眾影響力的華裔女作家,她創作的小說不僅數量多題材廣,而且質量極高,近年來其多部作品被搬上銀幕,如《少女小漁》、《金陵十三釵》、《一個女人的史詩》等等。這使得她的個人形象與她的作品更加生動的呈現在人們的關注之下,嚴歌苓的作品大多以女性為主角,以特有的視角去敘述在那個年代下某個階層人民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將小人物身上的性格特點經她筆下無限放大,展現出角色身上最真實的情感和思想。而在這諸多作品中女主人公所表現出的母性情懷也成了嚴歌苓筆下作品的一個代表特點,但就算是在這樣偉大而溫柔的情懷下,仍然隱藏不住背後真正想表達的悲劇色彩。

《芳華》:是嚴歌苓的芳華,而不是馮小剛的《芳華》

魯迅先生曾說過(真說過):所謂悲劇,就是把所有美好的東西撕碎在人眼前,毀滅給人看。

我不知道嚴歌苓有沒有聽過這句話,不過她確實是將這種表現形式在筆下發揮的淋漓盡致。最近剛剛上映的《芳華》便是切實的印證了這個說法:嚴歌苓的作品,就是要你覺得每時每刻都有尋求希望的機會,但轉瞬便用血淋淋的現實將你拍回絕望的谷底。

《芳華》:是嚴歌苓的芳華,而不是馮小剛的《芳華》

《芳華》雖然是2016年開拍,但它的故事還要追溯到四年前,2013年的秋天,著名導演馮小剛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一直沒有拍攝新作,他為沒有好的電影題材而一籌莫展,遂向王朔訴苦:“我不知道拍什麼。”

王朔說,你不是對你自己的文工團經歷特別有激情拍麼?那你就讓嚴歌苓寫,嚴歌苓創作這類小說是具有唯一性的。

馮小剛很快找到了嚴歌苓,並給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嚴歌苓卻這樣答覆他:馮導,如果我寫,就只能寫我自己的故事,劇本出來你能用就用,不能用就當成我的新書吧。

雙方交涉的結果現在自然明瞭了,就在2017年的年末,《芳華》這樣一段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一曲蕩氣迴腸的時代悲歌被成功搬上了銀幕。

《芳華》:是嚴歌苓的芳華,而不是馮小剛的《芳華》

本來故事講到這裡就可以完結撒花了,但事情往往沒有那麼簡單,至少不像表面上的那樣順利。

2016年4月嚴歌苓寫完了初稿,最初的書名叫《你觸摸了我》(如果看完電影的人對這個名字應該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但馮小剛不太滿意,後來嚴歌苓又提供了幾個名稱供馮小剛選擇,包括《好兒好女》、《青春作伴》、《芳華》等,最終馮小剛選中了《芳華》。愛像水墨青花,何懼剎那芳華,《芳華》這個名字確實不錯,馮小剛也按約定很快將它拍成了電影,不過,電影情節與嚴歌苓原著小說想表達的本意不甚相同,或者可以說是存在一些分歧。

無論是《天浴》、《金陵十三釵》、還是《芳華》,嚴歌苓總是從人性的角度來詮釋一個特定社會的特質,在這種特定社會中,人性要麼是醜陋的、邪惡的,要麼是美好的、陽光的,不管那一種,都有一定形成的基礎。

但對於馮小剛來說,他不想要這些,他只想要美麗的青春和美麗的面孔、美麗的動作和美麗的鏡頭,他想要的,不是人性的揭露和深刻的反思,只是自己對年輕和美麗的一份回憶和寄託。他對作品的苛求來源於他內心的偏執,就像他年輕時拍的那部《一聲嘆息》一樣,並且因為是親身經歷,所以更加細膩生動。

《芳華》:是嚴歌苓的芳華,而不是馮小剛的《芳華》

但嚴歌苓不這麼想,她一開始跟馮小剛說的寫自己的故事並不是像《金陵十三釵》那種帶著年代感去聆聽別人的故事,去揣摩別人的情感然後寫成屬於自己的故事,而是真真切切的寫出那年芳華里屬於她嚴歌苓自己的故事。

《芳華》:是嚴歌苓的芳華,而不是馮小剛的《芳華》

《芳華》裡基本上每個人物的每個參與事件中都有著嚴歌苓自己的影子,簡要敘述一段關於嚴歌苓成長中的故事線:嚴歌苓年僅12歲就考入了成都軍區,成為一名芭蕾舞演員,更準確的說是成為了一名文工團的文藝兵。在她十五歲那年,愛上了軍隊裡一名軍官,不到半年,她為他寫了160封熾熱的情書,但後來呢?被上級發現,那個年輕軍官急於脫責,主動向上級交出證據——她寫給他的情書,並揭發檢舉了她。於是,無休無止的審查開始,她一遍遍地被要求反覆寫檢討。同時與之俱來的,是潮水般的唾罵。愛情破滅,信任潰敗,群起而攻之,羞憤交加,她差點自殺。但終究還是熬了過了,舞蹈也就這樣一跳跳了八年。但最終她卻悲哀地發現:“我喜歡舞蹈,舞蹈卻不喜歡我。”於是在1979年,嚴歌苓主動請纓,奔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成為一名戰地記者。後來,嚴歌苓調到鐵道兵政治部擔任創作員,多年的軍旅生涯,成為源頭活水,為她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也為她之後正式走上作家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看來,最初是何小萍,中途成了劉峰,最終才是那個擔任敘事角色的蕭穗子。《芳華》涵蓋了嚴歌苓的青春與成長期,她在四十餘年後回望這段經歷,筆端蘊含了飽滿的情感。青春荷爾蒙衝動下的少男少女的懵懂激情,由激情犯下的過錯,由過錯生出的懊悔,還有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種種,構成了《芳華》對一段歷史、一群人以及潮流更替、境遇變遷的複雜感懷。今天的作者嚴歌苓與當時的小女兵蕭穗子在作品裡構成了理性與感性的對話關係,重新呈現了當時年代裡青春的混沌、感性與矇昧。生命的恣肆與人性的層次以及時代的的特徵構成了《芳華》繁複的調性,它向讀者和觀眾打開了多個層面的認識角度和理解方式。

《芳華》:是嚴歌苓的芳華,而不是馮小剛的《芳華》

《芳華》:是嚴歌苓的芳華,而不是馮小剛的《芳華》

《芳華》:是嚴歌苓的芳華,而不是馮小剛的《芳華》

不過最後要說,電影還是在某些情節上做出了與小說情節不符的修改:原著中明示了胸罩屬於何小萍,在影片中卻被曖昧處理了,原著中劉峰的手摸到了林丁丁的胸罩釦子,在影片中卻變成了一個擁抱。

馮小剛說,之所以這麼改,是因為擔心何小萍和劉峰的角色顯得“負面”。但也許這只是對有關部門的一些官方說辭,究竟是何緣由,想必就見仁見智了。

寫了半天怪累的,自己看完這部電影想說的話大致就是這些了。歡迎熱情轉發點贊,已經看完電影或者想去看的希望可以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