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為何會落得身死的下場,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壹咻123


韓信的死是必然的。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考慮這個問題。

一方面是大局,一方面是人心。

大局,首先可以從建國以後劉邦的舉動來推測韓信為什麼會死。

劉邦要剿除異姓王,為子孫留下一片安定的江山。

漢建國定都關中,十月燕王臧荼反。

後項羽舊臣利幾反。利幾反的原因很有意思。

《史記》載:“高祖至洛陽,舉通侯籍召之,而利幾恐,故反。”

就因為高祖要召見他,他害怕就反了。

要知道,利幾並不是項羽死後才跟著劉邦的。他是“項氏敗,利幾為陳公,不隨項羽,亡降高祖。”他是在垓下之前逃奔到劉邦陣營的,這無異於狠狠插了項羽一刀。這對於劉邦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

在此之前,也只有燕王主動反了。在此時看來,劉邦似乎沒有理由對付一個逃奔過來的利幾。

但是利幾卻害怕了。這說明,一,他得到了劉邦要動他的消息。二,他確實打算造反。

《史記》對這場平叛沒有隻言片語的描述,說明它並不怎麼像回事。

因而,第二點,利幾打算造反並不成立。否則不會這麼倉促,這麼容易被擊敗。

或許我們可以從這件事裡推測,利幾是被劉邦逼反。

為什麼?

劉邦要掃平異姓王

在劉邦實施對付韓信計劃之前,有一場造勢運動。

漢高祖六年十二月,有人上疏,楚王韓信謀反。

於是劉邦偽遊雲夢,大會諸侯,然後直接就給韓信綁了。

輕輕鬆鬆地就把他綁了。

韓信是想謀反的,但顧念到自己的功勞,顧念到和大哥的感情,就放棄了。

綁了韓信這天,《史記》載:“是日,大赦天下。”

可見劉邦有多高興了。

也可見,韓信對劉邦造成的心理壓力有多大。

軟禁韓信後。

  • 七年,韓王信勾結匈奴反。
  • 八年,高祖擊韓王信殘寇於東垣。
  • 九年,趙相貫高夷三族,廢趙王敖。
  • 十年,趙相國陳豨反。這場仗打得不太容易。
  • 十一年,韓信夷三族。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反。
  • 十二年,逼走燕王盧綰。高祖崩。

至此,勢力大的異姓王全部玩完。

這是劉邦一開始就定下的國策,除異姓王,他要為子孫留下一片安定的江山。

但是韓信為什麼非得死呢?為什麼一開始廢了楚王的時候不死呢?

韓信必定會死。

因為他在楚漢決戰之前,是能夠左右局勢的唯一一個人。

那時候他已經掃平北地,坐擁齊城。

他助漢則漢勝;他助楚則楚王;兩不相助,天下三分。

齊人蒯徹這樣分析:你智勇雙全,甲兵充足,佔據強齊,挾從燕趙,趁空虛之地抄楚漢後路,成就帝業,易如反掌。

況且以他赫赫戰功,軍中必得人望。

這樣一個異姓王,確實是劉邦的心腹之患。之所以第一次動他,只是廢了王爵。

是因為他戰功彪炳,如果殺了,必定會引起所有異姓王的警覺,聯合起來就更難對付。

這是從劉邦剿除異姓王的國策上考慮韓信必死。

從人心上來看,韓信也是必須死。

劉邦是個做事不留餘地的人,要麼不做要麼做絕。

從韓信做大,擁兵自重,向他要假齊王的時候。劉邦就決定不留他了。

那時,劉邦被困滎陽,局勢危急。看見使者來書後勃然大怒。後因為張良踩了一腳,才笑罵說:“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

他雖然笑罵,但心裡必定氣得噴火。

滅項羽後,劉邦飛奔進入韓信軍中,還沒等他起床就奪走了兵權。

這是弄他的第一步。

劉邦是個高明的政治家,他不會跟威脅到他的人講感情。穩準狠,步步為營,一旦決定,必定要做到底。

韓信或許是個高明的軍事家,但他明顯不懂得,政治中,是沒有退路的。

一旦你亮出了獠牙,就必然要做好死斗的準備。

我不覺得韓信貪婪。

為什麼?

因為劉邦也不過是個泥腿子,他打仗幾乎從沒有勝過。

既然劉邦能做皇帝,能領袖諸侯,為什麼軍事天才兵強馬壯的韓信不可以?

那個混亂的時代,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信義可言。

韓信錯過了兩次機會,其實應該是他主動放棄了兩次機會。

一次是楚漢決戰前,拒絕了蒯徹。一次是劉邦偽遊雲夢前,拒絕了謀反。

拒絕的理由,就是,他對我好,我功勞大。

他認為劉邦講義氣,他認為他功勞夠大,劉邦不捨得動他。

可以說,韓信將自己的底牌,錯誤地押到了敵人的心上。

等到被軟禁久了,他才明白自己沒有出路。

但是,為時已晚。

到死,他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而死,徒怨天意。

他死在將希望放在了別人的身上,死在不懂政治,死在看不清形勢。

死在細節上,也死在大局上。

假齊王,是他第一次露出了獠牙。

他在錯誤的時機,向領袖顯露了自己的實力。

明明是一頭狼,卻甘願做一隻圈養的羊。

你是牧羊人,會安心嗎?


菌廷


漢初三傑之一韓信在功成名就之後被誅殺,這個結果與韓信本身有很大關係,因為韓信不但反覆無常不忠心,並有過反叛行為,而且貶低劉邦,臨危要封得罪劉邦

1.韓信反覆無常,曾經追隨過項羽,後轉投劉邦,無忠心可言,從未被劉邦真正信任過。

最初韓信投靠項梁,在項梁戰死後,就跟隨項羽,但是項羽一直沒有重用韓信,只給了一個小官,韓信曾多次獻計,項羽也沒有采納。隨後,韓信開始轉投劉邦,不過起初也是未被重用。直到韓信又準備跑路另覓明主時,被蕭何相中,於是蕭何月下追回韓信。然後,由蕭何舉薦,劉邦才委以領軍重任,並獲得輝煌軍事成績。不過,韓信如此反覆的經歷,毫無忠心,讓劉邦對韓信無法真正信任。

2.韓信臨危要封,亳無政治頭腦,得罪劉邦

據說劉邦在滎陽一帶牽制項羽時,陷入了項羽包圍,處於苦苦相持。此時,韓信已攻下了齊國,卻沒有率軍解救劉邦的意思,而是派人要封,並以齊國偽詐多變為由,要求劉邦封其為齊國假王。韓信臨危要封,毫無政治頭腦,劉邦大怒,後來在張良勸說下劉邦才答應封韓信為齊王。可以說,韓信的齊王封號是劉邦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封給韓信,並讓劉邦開始討厭韓信。

3.韓信殺鍾離眜,第一次被告發謀反

韓信曾救過項羽大將鍾離眛,因此兩人關係不錯。在項羽兵敗後,鍾離眛逃亡並投靠韓信,當時韓信是楚王,因此被人告發謀反,於是劉邦決定奪取韓信兵權。但韓信誤以為劉邦只是要清除項羽的舊部,於是,準備犧牲鍾離眛來向劉邦邀功。最終,韓信提著鍾離眛的腦袋去見劉邦時,劉邦趁機奪走兵權,並把他帶回雒陽貶為淮陰侯。

4.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貶低劉邦抬高自己

有一天,劉邦與韓信閒聊領軍能力,劉邦問韓信:“像我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陛下不過能帶兵十萬。”劉邦又問韓信:“那你呢?”韓信說:“我越多越好,多多益善!”韓信如此回答,不但言語上貶低了劉邦,讓劉邦心裡不悅,而且讓劉邦心裡更加害怕並開始提防韓信。

5.第二次叛亂被告發,韓信被殺

當陳豨被任命為鉅鹿郡守時,向韓信辭行,韓信對他說:“你管轄的地區,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你,是陛下信任的臣子。如果有人告發說你反叛,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再次告發,陛下就懷疑了;三次告發,陛下必然大怒而親自率兵前來圍剿。我為你在京城做內應,天下唾手可得。”陳豨一向知道韓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

漢十年,如韓信所言陳豨開始反叛,劉邦親自率軍前往,韓信借病在家,同時暗中派人告訴陳豨“只管起兵,我在這裡協助你。”結果,陳豨兵敗,韓信又被人告發謀反,呂后與蕭何藉機設計誘騙並殺死韓信。

可見韓信不忠反叛,貶低得罪劉邦是其被殺的主要原因。

韓信的死也留給我們一些思考,能力越大,成就越大,或許我們應該更加謹慎,更加低調!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喜歡本文的朋友,幫忙點個贊,或關注一下!


凝沙學史


劉邦打下大漢的天下,作為“漢初三傑”的韓信,曾立下不世奇功。韓信用背水一戰的策略,擊敗趙軍20萬;又用十面埋伏的計謀,逼迫西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他是“國士無雙”,可最終韓信最呂后誘殺於長樂宮裡,真印證了那句讖語“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落得悲劇下場。

天平傾向哪端?他是重要級砝碼

在楚漢爭霸賽的後期,韓信的位置至關重要,他是劉邦和項羽爭取的對象。雙方此時就如平衡的天平,他這枚砝碼投入哪一端,都是此方如虎添翼。


雙方的說客武涉和蒯通的意見不謀而合,他們都說:“當今二王這事,權在足下。”韓信左思右想,還是覺得劉邦對他有恩,於是對項羽的說客講:“當年項王給我的官太小,而漢王讓我做大將軍,給我十萬大軍指揮,而且困難時,漢王把自己的衣服給我穿,自己的飯菜給我吃,我不忍心背叛他,那樣對我不祥呀!”

功高震主,劉邦突襲

劉邦打敗項羽之後,韓信自立齊王,劉邦大為不滿。在劉邦的心裡,韓信本已對他構成威脅,所以要設計圖之。蒯通跟韓信說過:“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但韓信還是防範不夠。

劉邦來了一次突然襲擊,奪走了韓信的兵權,把他打發到下邳當楚王。

天子巡狩,意在何為?

韓信一直是劉邦的後患,就在韓信當楚王的第二年。劉邦假稱出去打獵,從洛陽來到陳丘,在諸侯們夾道相迎之時,兵士當韓信秘密逮捕,理由是有人告他謀反。

當初韓信聽到天子巡狩,要經過他這裡時,心裡就非常慌亂。就覺得此事不大對勁,如果舉兵造反,又想天子未必是來討伐自己的。

當劉邦令人把韓信捆綁後,韓信長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實這一招暗度陳倉是陳平之計,他知道用刀槍相見的辦法,未必勝得了韓信。這次劉邦並沒有殺他,而是改封他為淮陰侯。

婦人之仁VS不仁之婦

在“天子巡狩”之時,韓信還做了一件賣友求榮的蠢事。鍾離眛將軍是韓信的好友,是昔日項羽的舊將,但是劉邦痛恨的人。韓信為了取悅劉邦,竟然殺死鍾離將軍,但劉邦眼中最大的敵人是韓信。


漢十年,劉邦親自率軍是平叛陳豨之亂。韓信託病沒去,在家裡準備造反之事。消息被家人告知了呂后,呂后和蕭何謀劃將韓信騙來,將其殺死。


韓信臨斬時說:“我後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以致被婦女小子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於是誅殺了韓信三族。劉邦平亂歸來,聽到這個消息後“且喜且憐之”。

啟示

韓信是有勇有謀的軍事天才。他把利益看得太重,在項羽和劉邦手下都服務過,眼中只以利益,誰給他的官大就跟誰。他為了保護自己,殺掉了自己的好友,這也是不義之舉。兇相必露,他最後還是走上造反的不歸之路。

歷史上越王再復仇之後殺了文種,他沒有引以為戒。蒯通對他的勸告他也沒有聽。


——————————————

補充:劉邦手下有兩個韓信,一般指漢初三傑的淮陰侯韓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